为时三年的战争得以结束,带着西蒙的降书,我带领军队凯旋而归。
当军队进入京城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功高盖主,这是自古就被帝王所忌讳的,兔死狗烹,这道理我不是不懂。
我曾祖父与开国皇帝一同打下这中汉江山,被太祖皇帝立为西北王,整个大西北都是我柳氏的天下,后因西南发生叛乱,叛乱之人是高宗的兄弟翼王,我祖父怀安王前去平定叛乱,却迟迟不见高宗派兵支援,等平定了叛乱,我柳氏的军队也已折损近半,伤亡惨重。
外放王各自为政,对中汉的江山有潜在的威胁,高宗以此为借口,说要保证中汉的领土完整,将在外有封地的几个王爷全部调回京城,实行土地统一管理。
我祖父怀安王明明知道这很有可能是高宗设的一个圈套,只为了收回他手中的封地,因为这几个王爷里,只有我柳氏是外姓王。
祖父要是肯交出封地,高宗再无借口寻他不是,他要不肯就范,那么等着他的只有朝廷的军队了,我祖父无奈,只得交出封地,回了京城。
想我柳氏一族对皇室一直都是忠心耿耿,从无二心,却依然避免不了被皇家猜忌提防,心里不免凄凄。
我祖父手中只握有中汗四成的兵力,都遭到了高宗的忌讳,如今我手握中汉的全部兵力,怎会落得了好。
虽说我对中汉朝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可这兵权却是万万不能交出去了,只要我交出兵权,估计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先皇早斃,新帝年幼,如今的中汉朝由年轻的皇太后掌权,丞相文舒阳是皇太后的父亲,文舒阳乃三朝元老,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的门生,太后一族在朝中的势力不可小觑。
果不出所料,进京的第二日太后就宣我进宫,明为述职,实为讨回兵符,我以兵符不在身上,军队还需整顿为由,拒绝交出兵符。
不见兵符,太后也不敢将我如何,只得放我回去。
我知道太后拿不到兵符是绝不会罢休的,我也无意这中汉的江山,不想与太后为敌,只得收好兵符,小心应对。
太后在宫里为我准备了庆功宴。
皇家奖赏有功之臣,这是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就这再也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却生出了不少事端,让我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我想过太后有可能会对我做的一切事,却唯独没有想到太后会给我赐婚,赐婚之人还是太后的妹妹、文丞相的嫡女文玥。
不用想也知目的何在,跑不过是奔着兵符来的,这赐婚的懿旨我无论如何都得接。
可就在我要接旨之时却传来了萧子怡的抗议,大殿公然抗旨,她这是活的不耐烦了。
不过依萧子怡的性子,这事她绝对做的出来,说起我与她的婚约,这事还得往早了说。
萧子怡是萧将军萧峰的千金,萧将军乃是我祖父的爱将,因这层关系,萧将军时常会去我祖父的府上。
初见萧子怡是在我封王的那一日,跟着萧将军前来给我道贺,那时的萧子怡只有八岁,一身粉色的小袄,大大的眼睛像是会说话似得,显得很是可爱。
萧子怡见我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哥哥,你长的真好看。’第二句话是‘我长大了一定要嫁给你。’
我当时只当她是小孩子,对她说的话并不当真,出于哄小孩的心态,我说‘好啊,那你可要快些长大,等你长大了我就娶你。’
因我的这句话,萧子怡一直在努力的等着自己长大,并时常跟着自己的兄长来我的府上玩耍。
在我出征的前一天,已经十四岁的萧子怡跑来问我,什么时候去她父亲哪里提亲?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来?
我这时才知她将儿时的那句玩笑当成了我对她的承诺。
说实话,我并不喜萧子怡的性格,大大咧咧的不说,还爱由着性子胡来,从不知世上还有道理一说,和她讲道理无疑是对牛弹琴。
为了不被她缠,我只说她还小,等过些年再说,而且外敌当前,正是朝廷需要我出力的时候,不宜谈说儿女情事。
哪知就在去年秋季的时候,她竟孤身一人离开京城,闯去了边关,顺道还救下一落难女子彩莲,带着彩莲女扮男装,一起来到了军营。
萧子怡明为想念自己的父兄,前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其实就是奔着我来的,看在萧将军的面上,我不好赶她走,再说入了冬,大雪封路,让她一个女孩子家的离开,我也不放心,不出事则罢,要是出了事,我也不好对萧将军和我祖父交代。
萧将军宝贝他这个女儿可是宝贝的紧,据说他家几代人里就出了这么一个丫头。
在都是男人的世界里,女子无疑是稀有物种,再加上萧子怡缠的紧,在她到了边关两个月后我和她还是发生了关系。
看来这女人我是娶定了,子怡性格虽不好,可好在心眼少,易懂。
如今太后赐婚,她公然抗旨,我若不保她,她绝难逃一死,可说起我与她的婚约,既无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有的只是儿女私情。
不管怎么说,子怡都是我的女人,我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去死,只得承认我俩的关系,并请旨让她做了我的侧妃。
毁人婚约、断人姻缘在我朝是为世人所不齿的,想来太后也是无奈,最终答应让我同娶文玥与萧子怡。
------题外话------
从这一章开始荒野会以柳青为第一人称对故事做一叙述,大概六七章的样子,不会太长,不同的视角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荒野会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希望朋友们会喜欢荒野的这种叙事方式。如果喜欢荒野的文文,请记得收藏,荒野对朋友们的支持将不胜感激,会尽心尽力写好每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