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殷家军的铁蹄踏平南陈的时候,殷晓梦已经与东方皓追查了当年秦雪之死多日。虽然一个又一个线索总是在他们赶到之前断掉,但至少他们肯定了一件事:身边有内鬼!他们因为化尸水的事情曾怀疑过彩铃,但几次故意放出假消息给彩铃,然后又派人秘密监视,发现她并没有什么异动。最奇怪的是,虽然彩铃没有异动,但那些放出去的假消息似乎真有人信以为真!
无论怎样,他们的追查遇到了瓶颈期!殷晓梦将自己身边的人好好排查了一遍,最后,锁定了娜拉。她是南陈人,她是皇后身边的侍婢,她也是现在镇国将军府现在的管家,她可以在府中随意走动。换句话说,她收到各种各样消息的可能性极大!不过,每次一想到她,殷晓梦就不是很想认同自己的想法。因为她觉得,娜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又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呢?再说了,她如果真是有心阻碍他们寻找真凶,为何又要对南宫嫚忠心耿耿?很矛盾,很纠结……
殷武和张道峰总算是押着南陈皇帝和皇后班师回朝了!
文武百官,全城百姓,万人空巷,都跑出去迎接。这是东方启的意思,这次胜利表面上是为了报仇扬国威,实际上,他深知,这场胜利于他一统天下的愿望又进了一步。
殷武虽然与张道峰并排骑着马,但他的双眼里流露出的却明显是深邃。一眼望不透的深邃!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张道峰自是为胜利而高兴。虽然起初,他并不赞成打这场仗,这毕竟是一场侵略。可当他们的军队真正杀入南陈腹地之时,老百姓的迅速投诚和哭诉,让他不得不动容——这样一个人心险恶的国度,上梁不正下梁歪,草菅人命!多少无辜的生命被带入皇宫成为新药的试验品,多少无辜的生命就这样在不知毒有多重的情况下奄奄一息!百姓苦不堪言,只求解脱!
今天,无论是老百姓的愿望,还是东方启的野心,都得到圆满的解决!
与南陈的事情刚尘埃落定,东方启料想殷武必定会提太子大婚的事。谁知殷武却直接觐见:“打铁趁热!如今我大周将士豪情满满,必将一举夺下东宋小儿!”
“殷将军,朕觉得此事还有待商议。那东宋毕竟已经俯首称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东方启道出实情。师出无名,必将失了民心。
“皇上请放心,臣立即拿出证据,证明那东宋小儿野心不死,妄图谋算我大周江山!”只见他从袖中摸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竹筒,当着众人的面将竹筒打开,里边竟掉出一小截布条。布条虽然不大,上面却赫然写着:趁夜入宫,擒贼先擒王!
“这是何意?”东方启不解。
“这是臣的属下从东宋细作的身上搜出来的。他们好用竹筒传递消息,遇到不测,立即销毁!且这竹筒防水防潮,是他们传递情报的最佳工具。臣从不同的细作身上还搜到许多不同的竹筒,里边甚至装着我大周皇宫的布局图和边疆的布防图!”殷武一五一十地陈述着。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方启震怒,“挥军东宋,扬我大周国威!”
“臣领旨——”
“皇上,这东宋……”张道峰又欲上前阻止。
“张将军此次不必再随军出征了。那东宋本就是镇国将军的手下败将,且实力远远不及南陈。这次单是一支殷家军,必然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东方启好不容易找到借口,又怎会让张道峰把话说出口呢?
“皇上……”
东方启似手一挡,接着说道:“朕决意让太子随军学习,如果殷将军不介意的话,太子的大婚,便是殷将军灭掉百里一族之时!”
“臣,谢主隆恩!”
张道峰见自己的话实属多余,又不放心殷武如此冲动冒进。退而求其次道:“皇上,臣的徒儿陆飞扬,也愿随军学习!力争早日成为我大周栋梁!”是啊,自己去不了,派陆飞扬去,也好与殷武有个照应。
“陆飞扬,这可是你的本意?”东方启直接询问。
“末将愿意随镇国将军出征!”
“好!我大周果然人才济济!”
当然,东方皓要随军,殷晓梦自然也会欣然前往。殷晓梦欣然前往,彩衣和彩铃自然也会陪伴左右。这样的阵容,还有什么不能战胜呢?
只是,当他们再次抵达这东宋与大周交界的边疆时,许多感慨涌上心头。这里曾经有一块儿天外飞石,曾经让一个东宋绝艳的女子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里曾经留下她与东方皓的种种不合与争执,她却不知道,他背负了多大的痛苦和压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解不开的心结,化解不掉的冤孽,然而今天,殷晓梦却全都解决了——是啊,再怎么想不通都得面对现实!事实上,她还是胜利了,起码现在,在东方皓的身边,没有别的女人!事实上,她依旧是大周的女将军,披甲上阵,不能退缩!
东宋既然有心谋算,又怎会毫无准备?
殷武果断决议,兵分三路——陆飞扬带一小队人马正面迎击东宋太子百里成栋的攻击,不求战胜,只求请君入瓮;东方皓与殷晓梦等带大队人马埋伏,力求一击即中,活捉百里成栋;他则亲率大军从侧翼攻入东宋腹地!这样做,取胜的把握虽大,但也着实是兵行险招。倘若这边陆飞扬无法诱敌,东方皓无法制服百里成栋,那么殷武的大部队就完全有可能陷入险境,而无增援!
“要么就此一役,要么便是长久的拉锯战!这对于我疲惫的大周将士不利!”殷武也是有考虑的,“你们不用担心,只要飞扬诱敌成功,便可直接调转马头增援我。百里成栋为保自己平安,几乎卷走了东宋所有的可战之兵!我们只要牵制住他,攻下东宋,断他后路,令他亡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