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消息 阅读至0%

第114章 消息

书名:娘娘,快更新啊(清穿) 作者:梵音鹤羽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11:44
        【温宪公主府】
    舜安颜——佟家嫡孙, 不愧是康熙帝精心挑选的额驸, 玉树临风、仪表堂堂。
    二十出头的青年昂首阔步地走过来,身姿健壮、优美, 如同森林中的野鹿。
    穿着宝蓝色的一等侍卫常服, 更加显得英姿勃发, 确实配得上堂堂大清和硕公主。
    “给公主殿下请安。”落落大方地行了个礼, 随即起身, 亲昵地望着夫人, 神色坦然,似乎并不觉得丈夫给夫人行礼很没面子。
    温宪公主笑着迎了上去,握住夫君的手道:“驸马, 今日回来得很早啊, 这是四哥的侧福晋,你随我叫一声小四嫂也便是了,那边是咱们的小侄女。”
    驸马正色喊了“小四嫂好”, 目不斜视,很是守礼, 清璇自然回礼道:“见过驸马。”
    齐布琛与这姑老爷也是一番见礼,驸马对着她就自在多了, 还夸赞了一番, 显然对这样可爱漂亮的小侄女儿欢喜得很。
    清璇随后就向公主请辞了,男女有别,人家小夫妻俩好不容易下班了一起松快松快,她怎好不识趣呢?
    带了小女儿, 丫鬟携着公主送的茶叶、一篓子红菱,悠哉悠哉地回王府了。
    斜望晚霞,漫天红云,心里暗自感触,不知道胤禛那冤家有没有散值归家呢,最是感情管不住,情思易散漫。
    【沁玉院】
    说来也巧,今晚四爷还真就往沁玉院来了,儿子像一枚小炮弹一样弹入了亲爹的怀抱。
    不知道弘晟的个性怎么来的,感情特别丰富,对兄弟姐妹,对父母都格外重视。
    分明昨日还在书房被四爷训过话,这下又甜滋滋地和阿玛抱在了一起。
    男孩子嘛,虽然享受额娘的细腻照看,心中还是向往阿玛的,更别说他的阿玛又比一般人来得尊贵、成熟。
    胤禛关心了一下大女儿的生活起居,呆在身边的年月不多了,还是很稀罕的。
    槿儿也是个大姑娘了,说了几句饮食、身体之后,就不多话了。
    齐布琛送了个自己绣的菱形锦囊给四爷,叮嘱道:“阿玛事务繁多,也要保重身体,女儿在里面放了些帮助安眠的香料……”
    胤禛心中感慨,这么些个孩子,虽然不像从前那样见得频繁了,到底是骨肉相连,感情还是浓郁如初。
    明灯初上,凉风习习,一家人和乐融融地用了一桌素斋,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他的臂膀更加健硕,不同于从前青年人的单薄体态了,源源不断地从光滑结实的肌肤上蒸腾出男人的热气,可是清璇却无法从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臂弯里汲取当初的安全感了。
    已经不习惯了被拥抱着入眠的感觉,清璇闭着眼睛,不想发出声息,寥寥几句互相问候的话语之后,宁可沉默也不想多说什么。
    感觉到胤禛的呼吸渐渐变得绵长,女人轻轻挣脱了他的手臂,磨磨蹭蹭地挪到了床里面去,双手交叠手,放在肚子上平躺着,脑子里混乱地闪过许多东西,最后归于平静。
    【小书房】
    孩子们都知事后,空闲时间就大把大把地剩了下来,有时候清璇还会去耿氏那里帮着撒种子、采摘蔬果。
    交情清淡如水,更多地是向往一种洒脱、恬淡的种田生活,有时候清璇感觉耿氏想的东西很少,眼睛里是一种平实的温和,相处的时候也能让自己放下很多东西。
    今年额娘从南方带了通菜(空心菜)的种子,阿玛又迁到无锡任知府了,听说太湖还是很干净很广阔的样子,莲藕鱼米充裕得很。
    在种菜方面,清璇是“一窍不通”,也没有特别爱好,之所以要种子是为了给耿小雯。
    如今,通菜绿油油的一大片,瞧着就很肥嫩,拍几瓣蒜末清炒,微微带着清苦的味道很是好吃!
    胤禛就好这一口,清璇从前不喜欢这些带着苦味的蔬菜,最喜欢酸甜、甜辣的菜肴,如今不知是年龄增长还是受到对方的影响,口味也发生了变化。
    “侧福晋要摘一些通菜回去吃吗?再不摘就老了。”耿氏的话还是这么实诚,一般人不是应该说长得好所以要给别人吃吗?
    清璇也没同她客气,笑着说:“好啊,早就惦记着你这儿的好东西呢!”
    忽然下起了细密的小雨,没有留下来喝茶,撑着油纸伞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都不是喜欢说话的人,到了这个年纪,宁可冒雨回去,也不想留下来尬聊。
    喝了点姜茶,用干毛巾擦了头发,就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写稿子了,新话本是很平淡的题材——种田文。
    刚才既是放松心情又是收集素材,在砚台里加了点清水,一圈圈研磨出新墨,开始写了起来。
    这篇文的女主角名叫聂云澜,是石头村的秀才之女,眉清目秀又有文化。
    是村里大部分年轻小伙子的梦中情人,单论长相,小莲比她美艳几分,但是聂云澜胜在家境殷实,唯一的哥哥今年又中了举人。
    村里大财主孟员外的儿子孟小川,聂秀才的弟子王渊,还有云澜的青梅竹马梁凌峰是最有利的竞争者。
    不过随着大哥考上举人,梁家小子因为家境一般,基本出局了,孟小川和王渊争相讨好,聂云澜还没定下主意。
    当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聂秀才这个真正拿主意的人也没想好呢,若是儿子能更进一步,闺女再向上高攀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
    聂母最近患上了咳疾,一个多月了都没好,请了镇上的老大夫,说需要山上的一味“木蝴蝶”入药才能根治。【注1】
    村子后面的山上传言有大虫(老虎)出没,很少有猎户敢上山,因此这“木蝴蝶”缺货很久了,银钱根本买不来。
    孝顺的小姑娘思来想去,想到平时母亲的细心照料,就决定亲自上山采药。
    这简单的大纲要形成血肉丰满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反正不着急,清璇写写改改,只是这腰不能久坐,会发酸。
    选择种田文这个题材,是因为发现清朝及之前的文人很少会以下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为题材。
    那些平民也不觉得种田生活美好,大都觉得是在地里刨食,还是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清璇自己蛮喜欢田园生活的,当然她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蠢人,有机会将田间生活展示给城里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姐、贵妇们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呢!
    武侠写过了,仙侠写过了,如今回归现实主义,写种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经常会询问仆妇以及庄子上的农妇,清朝的农民与现代的农民差别还是很大的。
    自然她的笔下还是加了不少浪漫主义的元素,美化了田园生活,不至于太过贫苦。
    放下手中的毛笔,坐在大号的懒人沙发上,舒服地叹了口气,柔媚可人的“喵”叫声传来,一只橘猫卧在了清璇的膝间。
    这是齐布琛养的小猫,不是名贵的品种,被唤作“梨花”,因为白色的肚皮上有一块梨花状的斑纹。
    虽然长大后的橘猫通常会很胖,但这只小奶猫还是轻软的,像一朵灿烂的云霞,温柔地伏在你的腿上,好像有一种陪伴感。
    白腻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背毛,梨花从小细嗓子里发出娇娇的咕噜声,实在可怜可爱。
    抱着小猫出去的时候,听墨蕴说刘佳侧福晋带着弘昇来蹭饭了,知道她在书房正忙,现在与下学的弘晟、弘晖一起玩儿呢!
    有朋友和小客人来,郁郁的心情忽然就治愈了,派人将茹月请来,大家一起吃一顿素烫火锅,岂不妙哉!
    刘佳氏性子和气,不过消息很灵通,吃完饭后,她悄咪咪地与清璇、茹月谈道:“我听说呀,明年皇上就会选一位贵女做四福晋了。”
    清璇愣了一下,强自笑道:“那是自然,王爷也不急,皇上和娘娘也会替他料理好的。”
    “那倒是不错,我也能甩开这摊子杂事儿,常和宋姐姐喝茶了。”茹月是不以为意的洒脱。
    刘佳氏真诚地说:“是没什么好愁的,我们这些侧福晋只能敬着、贡着,左右是上了玉碟的,还有儿女做依靠呢!”
    她这话是实在话,侧福晋的地位毕竟不同于一般小妾,没有犯大错,福晋也不好拿她们撒气。
    何况在皇室,往往是先有侧福晋,随后才有嫡福晋,早就和皇子生出感情了,虽然互相看着来气,也要和平共处。
    “不说这些了,听说东宫里又死了个格格,是真的吗?”清璇问道。
    刘佳氏拧着眉头,苦着脸说:“那可不是,说是得病死的,可这毓庆宫宫女、太监更换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老爷子五十多岁了,身体渐渐衰老,太子的脾气越来越暴戾,他那里的格格、侍妾没有定数,就算是大家出身的女子,也是说不行就不行。
    八福晋组织的活动,太子妃鲜少参与了,偶尔在宫里见到,端着一副贤惠温柔的样子,面具底下是什么神色就看不清了。
    茹月小声道:“那位的地位可不像以前了,九贝子听说前些日子与他起了冲撞,只是被皇上说了几句。”
    是的,若是放在以前,胤禟至少会被禁足一个月,如今康熙显然在暗示太子的地位已经不是不可动摇的了。
    清璇从前对气质尊贵、文武双全的太子很有好感,现在也感觉到大势已去了,看来九龙夺嫡即将愈演愈烈。
    “谁知道呢,我只是可怜那些格格,幸好咱们也算熬出头了。”
    清璇听说那些格格身上都是伤痕累累的,太子爷的性/癖很不正常。
    这些纷纷扰扰的传闻在私底下传得热热闹闹,连他身边的小太监也被纳入了绯闻对象。
    一国储君的名誉荡然无存,皇上却视若无睹,也叫太子爷的脾气更差了,四爷都忍不住抱怨过:“都是皇子龙孙,他现在是拿自己当天王老子了。”
    这话清璇自然不会随便说,与闺蜜们讨论了下京城里的热闹事儿,随后就支起了牌桌子,象牙制成的小方块是消磨时间的好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注1:在网上查的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
    木蝴蝶是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可以清肺利咽。
    朝堂斗争不会太涉及,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开学辛苦了,么么哒! 166阅读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