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比人得死 阅读至0%

第122章 人比人得死

书名:重生之美味关系 作者:春阳木褀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3:51
    正文
    [
    再加上。吴泽荣的知识面又广不管江杰云三个说什么方面的知识只要他愿意都能让话不落到地上。
    而且只要说到这呆子就没有不乐意的时候。
    话又说回来江杰云也就算了他平时不想使坏的时候话真算不上多但是赵真旭和姜成卓的话真不能算少尤其是吃饱喝足的时候简直是两个特大号的废话篓子。
    赵真旭对计算机这方面又是真的喜欢在网上也有同好但是那种隔着网络的交流跟面对面的交流毕竟又不一样平常跟两位好友外加安然虽然也没少白话可那跟遇到吴泽荣这种对什么知识都能拿出十二分兴趣的人又不一样只觉得每次都聊得酣畅淋漓灌上两大壶茶水补充水分才能称得上痛快。
    至于姜成卓本来吴泽荣跟他的话还不是太多但是聊过几次又经过安然的暗示后他便发现这位姜同学真是难得的人才。
    什么人才?
    还能是什么人才?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砍价人才呗!
    未来的学者在关系到做学问的方面便表现出了让人惊叹的机灵和智慧来。
    这种人才怎么能白白放过白白g费呢?
    应该拉着他一起去淘嘛。
    不要以为买旧是件节约银两的事。
    事实上很多旧摊的老板极为的黑心贪婪——至少在荷包里银两匮乏恨不得一分钱就能买上两大本的吴泽荣同学看来是这样的。
    对于那些内容过时没什么价值的过期杂志旧摊的老板收到手里也许转手就买个白菜价甚至你买得多了他也许还会和气生财的送你两本。
    但是遇到那些内容稍有价值稍有名气的真正靠着贩过日子的老板们早就练就一双火眼金晴同时也本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奸商原则绝对会马上的坐地起价宰人宰得毫不手软让吴泽荣这种手里没钱心里贪婪的虫子只觉得刀刀见血句句杀人。
    为此就连吴泽荣这个性格内向腼腆的人在长期与旧摊老板的讨价还价过程中也渐渐练出一点讲价的功夫。
    当然他的那点微末的功夫放在姜成卓这个成日子里以讲价为乐把砍价当成毕生追求最好一毛也不拔的铁公鸡面前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不值一提。
    第一次由姜成卓陪着去跟旧摊老板砍价的时候把吴泽荣激动得简直不知该说点什么才能更好的表达他内心澎湃的心情抱着几乎以往日一半的价钱淘回来的一大叠宝贝旧这个虫子差一点没热泪盈眶真是太痛快了!淘了这么些年的就没一回这么快活过!
    与他一样险些热泪盈眶的还有旧摊的老板见过讲价狠的就没见过讲价这么狠的这哪是讲价啊分明是红果果的抢劫啊抢劫!太黑了太狠了太血腥了有木有!!!
    这个小呆子是从哪儿找这么个黑心黑嘴的小子年纪不大嘴辣心狠一张嘴简直就快不给人留活路了!当然姜成卓的力气也不是白使的虽说如今该英才年纪还小阅历还少不像十几年后想请他出面谈判砍价得花大力气大价钱人家还不一定爱搭理你可是做为一个未来的砍价专业户还是需要在每次砍价之前好好的吃上一顿好料来增加元气和动力以期可以发挥出他最大的功力和最好的水平把摊老板们砍得面无人色赶紧送走人。
    就这样吴泽荣与江杰云三个的感情以一种诡异的让人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方式迅速的发展起来清晨的市上常可以看到这只虫子乐踮踮的捧着老大一叠旧跟在大摇大摆大杀四方的姜成卓身后笑得眉眼不见喜气迎人的身影。
    跟吴泽荣逛了几回市又长谈了几次之后江杰云突然对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跑起旧摊来比吴泽荣还要勤快并且经常拉着那只虫子谈论各种古旧籍的知识以及各种淘的经验心得渐渐的开始在网吧里见不到他的人影甚至吃饭的时候桌子旁也找不到这只超级饭桶的光辉高大的身影哪怕外面雪天路滑也挡不住他四处奔走的劲头不知在忙些什么。
    这一忙就忙了几乎半个来月谜底终于渐渐的揭开。
    原来江杰云是看中了倒卖旧中的巨大差价和利润这一阵子是在做市场调查和研究。
    珍贵的古旧籍的价值自不必说单说学生们每年大量的辅导和辅导材料就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在教育上绝对的下力气肯花钱再分有一分的希望也绝不能让孩子放弃上好中学好大学的希望。
    各类的辅导班自不必说单说那些五花八门的号称名师压题解惑的辅导摸拟试卷就跟不要钱的一大摞一大摞的往家捣腾。
    家长捣腾还不算还有学校。
    每到考季来临走进任意一所学校任意一个班站在教室门口往那一排排桌上一望基本是看不到学生的只能看看一大叠一大叠的辅导材料和试卷至于学生?学生当然是被挡在了辅导材料的后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山题海”。
    可一过了考季这些花了大把大把票子买来的东西便失去了实际意义家里有弟弟妹妹还好还可以给弟弟妹妹接着用。
    但是实行计划生育这么些年大多数人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儿想给都给不出去所以大部分的辅导材料便都被捆吧捆吧便宜了废品收购站成了废纸一堆彻底的回收利用了。
    江杰云这阵子把锦岭城里大大小小的废品收购站跑了个遍对这里面的利润差额有了更深的了解。
    试想一下如果在商业街上开一家专营业二手的店大量出售二手的参考辅导材料生意想必会相当的不错。
    别的不说以锦岭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言大部分的家庭也只是还在小康线上徘徊。家长们重视子女的教育是不错但是对挣着死工资的家庭来说这里面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而那些进入废品收购站的辅导材料绝大多数都有七八成新有一部分甚至是全新的或是头一任使用还未来得及使用便匆忙上了考场或是家长一头热的给孩子买了材料孩子却没有用上……
    当然这里面的商机那些旧贩子基本还是门清的只是一来他们的规模较小不过是在收购旧时夹带上两本种类很少。二来他们的经营规模太小不够专业。
    如果要做就要做得够规模够专业才会形成市场做出口碑进而吸引专门的消费群体。
    江杰云将他的想法一说不用说吴泽荣第一个举手赞成。
    不用说别的单一个“”字他便再听不进别的东西了。
    至于安然则在望着江杰云那还带着浓浓青涩和稚气的脸庞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气。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不服不行啊!
    想当初她为了给家里找一个可续经营的营生和出路真是走路也想吃饭也想就连晚上睡觉做梦都没闲着差一点没把脑袋想破了最后还是机缘巧合瞎猫碰死耗子算是给她想出一个开彩票站的主意来。
    就算这还是占着她有十几年预知经历的便宜才能想出这么一条可怜巴巴的商机。
    再看看江杰云不过是跟着吴泽荣逛了两次旧摊看着姜成卓砍了几回价再随随便便的聊上两回天便找到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金光大道。
    所以说这世上从不缺生财之道缺的只是发现生财之道的火眼金睛。
    也许在江杰云这类人的眼里这世界只怕是遍地黄金只看他想不想弯腰去捡而已。
    要不说自己上辈子只考了个大专在私营的小企业里给人当孙子哪怕重生了一回也没出息到哪儿去。
    再看看人家念大学发大财即便当土财主也能当到1这脑子长得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安然这头在心里狠狠的羡慕嫉妒恨了一把之后便举双手表示绝对的支同学你大胆的干吧我看好你。
    至于江杰云的两位铁杆合作者已经开始着手制订接下来的创业计划了。
    安然看着三人那认真投入的模样不由得又是一番感叹他们才多大啊说起经营创业就已经是这般的老练。
    转念想想又觉得有些兴奋眼前的三人可是未来锦岭城里的地方富豪重生一回能有幸见证这三人的成长和崛起的创业史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吧。或许写回忆录的事她并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该认真的作点准备才是。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