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奉旨约会(二) 阅读至0%

第27章 奉旨约会(二)

书名:清风遗梦 作者:雪月离殇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05
    年若黎点点头,“是的,奴婢按照皇上的吩咐都说了!”
    “年丫头在怪朕吗?”康熙听出了她语气里的怨气。
    “奴婢不敢!”
    “不敢,却不是不想,丫头以后是不是都不会再对朕说笑了?”康熙问,是不是自己还要失去很多才可以换来大清盛世太平?
    “奴婢只是心痛,为三位阿哥心痛,也为皇上心痛,奴婢不是不知道皇上的苦楚,可是奴婢真的不知道为了这个皇位,为了那些责任,皇上要到底付出了多少,还要付出多少?”年若黎道,不想再隐瞒了。
    康熙的心里一酸,那些不愿触及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曾今也有一个女子这样对他说过,“为了你的皇位,为了你的天下,为了你的责任,到底你还要付出多少?”
    “丫头,朕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富家子弟,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身负着家族赋予的重任,因为他的父亲不愿意再负担那沉重的责任,所以必须由他来承担。他的祖母是个很有能力,很聪明的女子,为了将他培养成合格的家族继承人,无时不刻不提醒他,他身上的责任。小小的他很懂事,一直勤奋学习做一个合格继承人必须要会的一切,他告诉自己要保护祖母和母亲,要替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童年里没有嬉戏,没有单纯和幼稚。他的兄弟在玩耍的时候,他要去看书,他的兄弟在睡觉的时候,他要去处理家族事务。他觉得这都是自己该做的,他以为自己不需要那些平凡小孩拥有的东西。但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快乐,单纯,有着无限的生命力,聪明,总是会有好多奇怪的想法,女孩总是会带着他感受那些他从不知道的快乐人生,他的人生自此有了斑斓的色彩,他想,他爱这个女孩子,他想要留她在身边。可是祖母担心他会走上他父亲的老路,就逼走那个女孩子,无论他怎么去恳求,怎么去争取,都没有用,没有人支持他的爱,最后女孩子消失了,从此再没有出现过。那个长大的男人,很伤心,可是他的祖母告诉他,他的家族面临着重大的危机,他不可以像父亲一样抛弃责任,所以他选择了遗忘,不仅遗忘那个女子,更遗忘了自己,从此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主题——责任。”康熙沉浸在回忆里,不可自拔,若不是这个丫头那么像她,他恐怕永远都不想回忆起。
    年若黎默默地听着,知道那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康熙,那个女子就是他口中的寒依,“皇上,奴婢永远都是您的丫头,无论怎样,皇上在奴婢心里依旧是一个伟大的君王!”
    “呵呵,丫头啊,你还有未完成的事情,朕知道你的心里不好受,但是身在这样的环境。总有太多不得已,你若怪朕,朕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朕是皇帝啊,皇帝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地位,皇上更是意味着责任!他们若不能做到,就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子上!”
    “奴婢明白”
    又是亭子,又是花园,变动的不过是太阳的位置。她还是在这里等待,等待皇上为她安排好的要在这里“偶遇”的人,不知道这一次会是谁呢?
    终于,身后响起了脚步声,年若黎深呼一口气,这一次,就不要太多的话了,早些结束吧,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年若黎回头,发现十四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十四阿哥吉祥!”
    “嗯,没想到若黎在这里!”十四道,真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了,明明想该放手的,却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心。
    没想到吗?自己本不该在这里,皇上不愿意让他们碰见的时候,怎么也碰不到,皇上想要他们见面,就可以这样巧合地遇见。“奴婢在此歇息,不想就遇见了十四阿哥!”
    “哦,那么这是不是一种缘分呢?呵呵,我是不是很好笑,明明知道若黎的心中没有我,却还是放不下!”十四自嘲地道,若是可以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好笑,只是心像有了自己的意志,不受控制。
    年若黎低下头,告诉自己不可以逃避,既然不能改变结局,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发生吧。“十四爷这又是何苦呢?年若黎究竟有什么好,值得您这样对待吗?”
    “爷也不知道若黎有什么好,只是知道,若黎的歌声让爷的心很温暖,若黎的笑容让爷觉得生命很美好,若黎的泪,让爷的心很疼,若黎的身影,让爷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所以爷来了,在远处看到你的时候,爷就来了,不是恰巧经过,只是为了过来看看若黎!”胤祯第一次这样认真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是那个女子,却不会稀罕。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这样让她为难,是不是自己穿越过来,就是为了撕心裂肺地痛一次,直到自己的心死去,直到停止心跳?若是这样,她宁可在那次车祸中死去,何必重生,何必呢?“十四爷,不该这样,您这样的天之骄子,该有更美好的女子相配啊!奴婢的终生已经交由皇上去定夺了!”
    “皇阿玛要将你指给谁?”明明知道不会是自己,却无法不去关心,是谁可以有幸与她相伴。
    “皇上只对奴婢说了一句话,得皇位者,若黎之夫!皇上的厚爱,奴婢自知有愧,可是奴婢没有拒绝的权力!十四阿哥,请您忘了奴婢,去寻找属于您的那份感情!”这一次,不想再多说了,因为心太累了,承受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折腾。
    胤祯眸光一闪,得皇位者吗?太子?为什么呢?为什么身为太子,就该有那么多的特权,什么都不必付出,就可以稳坐储君之位,什么都不必做,就可以得到他们心上最牵挂的女子。多么的不公平啊,他也是皇阿玛的孩子啊,即使相对于其他兄弟,他已经够得宠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比不上太子,他在皇阿玛的心里永远都比他重要吗?不甘心啊,怎么能甘心呢?他的得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可是太子却是因为他的额娘是皇后!
    “胤祯的心里,永远都有若黎,若黎的心里却没有胤祯,可是胤祯还是不能放下,即使知道我没有那个资格!”苦涩地话,落寞的背影,夕阳下,被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消失在年若黎的视线中。
    终于跌坐在亭子的木椅上,不可抑制地落下一滴泪。
    月已经悄悄爬上树梢,昨夜还那么的令人心醉的月光,今夜看来却凄冷无比。明明还是夏天,夜晚依旧凉彻心底。
    年若黎一直没有离开这里,她还有要等的人,她知道这一次会是他。怎么办,自己怎么才能说出那句话?心里百转千回,手帕已经被揪得皱皱的,像是此刻她的心。会不会不再来了,她可不可以走了,知道不可以,因为这是康熙安排好的剧目,自己必须演下去。
    突然,自己一个踉跄,栽倒在一个人的怀抱里。然后就是一个温热的唇覆在了她的唇上,堵住了她所有的声音。心,激烈地跳动着,知道,是他。
    她可以感觉到他的心跳,可以感受到他的体温,像那夜,在树林中。紧紧地拥抱,让彼此之间没有一丝缝隙,挣脱不开,也不愿意挣开。就这一次,请允许她什么都不要想,只愿意沉醉在这个吻中。
    终于在她以为要被他吸走全部的氧气时,他才放开她的唇。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彼此无言,只有呼吸声如此清晰。
    “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这里?”胤禛终于打破沉默,自己在远处已经观察好久,她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这里,望着天空。四下无人,只有她和他,自己终于忍不住思念,悄悄地靠近她,不顾一切地吻了她。终于自己可以相信,她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有他。
    “在等爷,在等爷的出现!”年若黎哽咽着回答。
    “为什么?为什么要哭呢?”
    “若黎想像爷说,不能陪伴您,是若黎此生最大的遗憾,可是爷,请您忘了年若黎吧!”
    “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知道皇阿玛不愿意让你和我接触,可是我不在乎,总有一天,爷要将你带回身边,这是爷对黎儿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胤禛信誓旦旦,他不会甘于平凡,不会让她被任何人夺走,即使是皇阿玛也不行。
    “可是爷,皇上不会让若黎跟您的!皇上要若黎指给储君,得皇位者,若黎之夫,这是皇上的话!”年若黎觉得这句话就像是一句咒语,诅咒着自己,诅咒着这三个男人。而自己就是不可以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念着这句将她打入地狱的咒语。
    胤禛愣了,没想到皇阿玛真的有此打算,虽然自己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却还是心痛着,自己哪里比不上太子,为什么一次次地将他逼入绝境,他从小就被带离额娘身边,额娘对他亲,皇阿玛却一直要让他追随太子,不停地为他清理他所做的事情。一次一次,犯了错误总是自己承担,有了成绩,却总是他的功劳。这一次竟然连自己最爱的女人也要让给他吗?不,绝不,自己可以不要那些虚名,但是只有她,是他决不能放弃的。天下,他也要,若黎,也决不能失去。
    “黎儿放心,胤禛给你的承诺永远不变,无论付出什么代价,爷都要你!”胤禛的目光从未有过的锐利起来,他隐忍太久了,这一次,不能再忍了,他会让所有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爷,若是若黎不想要你做那些事情,您会听吗?”年若黎想要知道,在他心里,皇位与她,孰轻孰重?
    “黎儿,身在皇家,无力选择,这是爷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爷不做,爷就会永远失去你!胤禛本无意争夺,却不甘心被夺去一切,不甘心永远妥协,不甘心永远做太子的影子,为他弥补过失,为他承担错误,却将一切好的,都给他,这样不公平!”
    “若黎明白了,爷的决定,若黎无法阻止,但是若是爷有一天达成所愿,请爷承诺给若黎三个心愿!”年若黎做着最后的努力,若是历史不变,那么他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三个愿望是她唯一能做的了。
    “什么愿望?”
    “若黎现在不能说,总之若黎的心愿绝不会伤害爷,请相信我!”
    “好,只要是黎儿要的,胤禛一定给你!”
    那夜,她,倒在床上的时候,精疲力竭。恨不得立刻死去,那样是不是就不用再面对这一切,真希望有一次机会可以选择,不要来到这里,不要认识他们,不要背负这么多的痛苦。原来以为,回到大清,作为一个现代人拥有那么多历史知识,和现代人的能力,可以逍遥自在的活着,却原来身在历史中,依旧无能为力,改变,谈何容易?
    漫漫黑夜,无边的寂寞,宁愿无知,宁愿无心,若是当初不顾一切离去,是不是今日,这些都与她无关了?历史到底是不是因她而改变,或者说,自己不过是另一个历史版本?
    不愿去想了,睡吧,若是一场梦,请让她快点儿醒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