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尽钟声 上 阅读至0%

第219章 尽钟声 上

书名:长宁元宁宛 作者:晴二初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16:37
    “圣上,燕小世子和吴小将军求见。”福林盛将新换的茶放在桌子上,恭恭敬敬地禀报道。
    “哦?让他们进来。”至和帝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来看着外面。
    不一时便从屏风后面进来两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其中一人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子,似乎是有什么东西要给他。
    “臣燕凌远。”
    “臣吴朝越。”
    “参见圣上!”
    至和帝笑着抬手:“起来吧。这么早来找朕,有什么事?”
    燕凌远和吴朝越回京后,仍是在军营里,负责日常的操练并隔一段时间会进行一次的演武。往日里这会他们应该在校场领着士兵们训练呢。
    至和帝甚少见这几个少年,只知他们这几个少年人越发的出彩,已有不少老臣赞不绝口了。而今他印象里,大概还是燕凌远和吴朝越第一次来求见他。
    “圣上,臣有要事相奏。”燕凌远上前一步,将手上的木盒捧了起来。
    福林盛上前接过,又小心地摆在圣上面前。
    至和帝原本是笑着的,可在看到燕凌远有些严肃的神情之后,他收了自己放松的心情,看向摆在他面前的那个木盒子。
    “这是什么?”
    他还是有些了解燕凌远这个孩子的,不然他也不会选中这个孩子,早早下旨赐婚。如果不是有什么大事,他断然不会贸然进宫来求见。
    可陈荣的事情都处理完了,还有什么大事吗?
    “臣不敢斗胆妄言,还请圣上明鉴。”燕凌远拱手。
    至和帝看了看他,自己亲手打开了那个木盒子。
    盒子里似乎放了许多张纸,厚厚的一沓,最上面的一章,看去不同,像是个清单。
    至和帝拿起那张纸,认真地看了一下。只这一下,他原本还慈爱的眼神霎时间就变得冰凉起来。
    “这是你写的?”至和帝对于燕凌远的字迹有些模糊的印象,故而如是问道。
    “臣只是将盒中一应物件清点,并向圣上启奏当初北疆一事。”燕凌远倒是面不改色,仍旧沉稳。
    不过福林盛偷偷瞧着吴朝越,见他已然是满面怒容。
    只见他上前一步,行礼道:“圣上,当初在北疆,凌远受伤一事就多有蹊跷,如今又有这么多证据,还望圣上彻查!”
    至和帝没有答话,他把那张纸放到一边,拿起木盒里的其他东西一张一张认真看了起来。
    银票、地契,哪一张都做不得假。
    “这些东西你们都是从哪弄来的?”至和帝问道。
    “臣自伤好之后便着手调查,另外有一件事圣上应当清楚,齐家小姐与钟少爷和离了。”
    至和帝微惊。
    齐娉婷当年为了嫁给钟承之,那可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那段日子,齐项大人都快成了满京城的笑柄了。让他瞧着就想起如意要出嫁那会,颇有点惺惺相惜。结果这会,齐娉婷自己和离了?
    “圣上,老奴前两天同圣上说过。”福林盛见着皇帝惊讶的神情,在一边小声提醒了一下。
    至和帝这才拍了下脑袋:“你是不是还说这姑娘有些气性?”
    “是。圣上记性好,老奴的浑话都记着了。”福林盛笑着点头。
    “老了老了,到底不敌这些年轻人。”至和帝摇摇头,复又看向燕凌远,“你还有什么话要跟朕说的吗?”
    “臣恳请圣上明察。我大周山河万里,百姓安居乐业,岂容小人窝藏祸心?”
    至和帝点点头:“你们这些孩子终究也长大了。”
    他似乎在大概了解了这件事之后,就没有那样惊讶了,好像还觉得这是件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燕凌远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便见至和帝却是说起了别的:“福林盛,前两天宛儿那丫头来,朕问她身上的伤好了没,她还问朕有没有好好休息。当年还是那么大点的小丫头,如今也长那么高了。你说这日子过得多快啊。”
    “长宁郡主总归是要长成大姑娘的,圣上应该高兴。”福林盛应道。
    燕凌远都不知道至和帝怎么说起这个,吴朝越更是一头雾水,他偷偷看向燕凌远,可燕凌远却只认真地站着。
    “你今年多大了?”至和帝看向燕凌远,问道。
    “臣今年十七。”
    至和帝便又看向福林盛,好似在唠家常一般,说道:“朕十七那年,第一次遇见忆鸾,一晃,四十多年了啊。”
    他好似无限怅惘,又流露出深深的悲伤。福林盛没有接着这句话说下去,燕凌远和吴朝越自然更不知其中详细,故而修明殿内,一时间又安静了下来。
    “你们回去吧。”静默了良久之后,至和帝突然说道。
    吴朝越不知此为何意,不过他见燕凌远行礼告退,自己便也跟着退了出来。
    等出了宫门,憋了一路的吴朝越终于可以问出口了:“凌远,圣上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还突然问起年龄了?”
    燕凌远摇摇头:“不知圣上怎么想起了旧事。如果我没记错,圣上说的那个名字,应该是那位不能被提及的皇贵妃吧。”
    “皇贵妃?”吴朝越挠挠脑袋想了想,“不会是”
    似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一般,燕凌远点点头:“对,就是那一位。”
    吴朝越长出了一口气:“乖乖诶,能让圣上想起来那位,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
    燕凌远却难得地笑了一下:“坏事也不会是我们的坏事。”
    “啊?”吴朝越眨眨眼,燕凌远却没再理他,而是翻身上马。
    “喂!你等等我啊!”
    九月,已有叶子落了满地,凉风也渐起,燥热去了不少,让人的精神也跟着好了许多。
    秋天的晴天总是天高气爽,便是出门去,那气候也是刚刚好的。
    安定大街一边,原先楼外青山的地盘,如今起了新的馆子,一应摆件家具全都是新置的,便连风格也变了许多。
    众人看其上牌匾,名为“山水馆”。此三字出自有名的大儒傅清源之手。原本傅大人是不屑于给人写这种牌匾的,不过谁让他有个得意门生叫苏子扬呢。
    苏子扬答应山水馆里单辟处一块来,专给朔京的这些文人子弟们学习讨论交流之用,到科举之前,若有外省来的考生,则把屋子优先给这些寒门士子,傅先生这才勉强同意,写了三个大字。
    今日是山水馆开张的日子,虽然面上是穆掌柜在打点,可暗地里,谁又不知苏子昂才是正格的老板。
    这个年轻人倒确乎有魄力,自小就在外许多年,如今回来,果然第一桩就干了件大事。
    朔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但凡有空的,都派了人来,一般便是和苏子扬他们一辈的这些公子小姐们,若实在没空的,也备好了礼送来。
    毕竟那可是安国公府,能多点关系就多点关系才好。
    原本王妃是不让宁宛来的,可偏巧不巧,如意公主竟然要去。
    圣上宠着公主,公主又指明了要长宁郡主陪着,不过是去吃个席面,又不是什么大事,众人都在后园子里也不见外男,谁又好说个不字?
    故而这一日,宁宛还是得以出府来,亲自往山水馆去。
    此处果然热闹非常,且说门口便围了许多凑热闹的百姓,众人或有低声耳语的,或有仰着头瞧趣的,直将这一块围了个水泄不通。
    世家贵族的马车自然不会在门前停留,他们大多绕到后边去,从专门的地方进后园子。
    大堂里是给百姓们吃饭体验的,开业第一天,一应菜品酒水都是半价,有些银两的老百姓,都趁着这个便宜占了座位等着享用。
    而像宁宛他们这样的,则是自后花园到专门的庭院里,由专门的侍女将做好的菜一一送上来。
    男宾都在识金阁,女眷则一应都到润玉阁。两边各摆了三个席面,却又是按着品阶依次落座。
    女眷这一边,如意公主是来的人里地位最高的,自然坐在上首,其次便要数宁宛这个郡主了。
    盖因公侯府中皆是小姐少爷前来,故而宁宛却正坐在了如意公主旁边。
    及至大臣们家中有来的夫人们,则是又另坐了一桌。宁宛打眼瞧去,竟是看见了钟夫人。
    不知齐娉婷偷了那么多东西出来,钟夫人知道不知道,不过宁宛瞧着钟夫人似同身旁的夫人说得甚为开心,大概是还没有发现吧。
    想来也是,一般人家的这种东西,都藏在不易发现的地方,除了要用到的时候,谁又会每天翻出来看看?
    “今日来此,是为了祝贺这山水馆开张,也是本宫想借着这个机会,和各府上的夫人、小姐们聚上一聚,本宫先饮一杯,希望诸位今日尽兴。”
    如意公主端起酒杯来,高声说道。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