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捷下的忧虑 阅读至0%

第63章 大捷下的忧虑

书名: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作者:寻一盟主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11 03:29
    “报!”
    “我军大捷!”
    一骑纵横,飞驰而入汉中。
    他背上挂着急报令旗,英姿威武。
    “我军大捷!”
    震耳发聩的声音,在刘备耳畔炸响,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启禀大王!”
    “前将军关羽水淹七军,大破于禁,俘敌三万。”
    “于禁投降!”
    “世子刘禅摧枯拉朽,迫降南乡太守傅方、荆州刺史胡修。”
    “南阳已下!”
    “如今世子正与前将军合兵一处,攻打樊城。”
    “樊城,指日可下!”
    信使一口气汇报,刘备浑身气血翻涌,激动得难以抑制。
    他被曹操压制了一辈子!
    终于有了翻身之日!
    先是汉中大胜,紧接着是荆州大胜。
    天助汉室啊!
    “好啊。”
    “好啊。”
    刘备热血澎湃,不断地重复“好啊”两个字,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恭喜王上!”
    “贺喜王上!”
    “汉室中兴,天下大吉!”
    群臣朗声恭贺,喜上眉梢。
    刘备的目光,突然望向西北,一股豪迈之情,喷涌而出。
    “静待时机,一鼓作气,拿下凉州!”
    他心神坚定,终于看到了获胜的曙光。
    若是能够获得凉州、荆州、益州三州之地,再联合江东的孙权。
    何愁不灭曹贼?
    刘备袖袍鼓荡,意气勃发:
    “何时可以出兵陇西之地?”
    他的目光望向法正,带着无限的期盼。
    “启禀王上,虽然曹贼离开了长安,驻扎洛阳,但他临走之前,做出了安排。”
    “张郃守陈仓。”
    “曹彰守长安。”
    “敌军已经有了防备,我军很难有机会。”
    法正并不好看目前的局势。
    刘备收敛了笑意,追问道:“孝直以为,何时才是出兵的绝佳机会?”
    “等到樊城一破,世子与前将军合军攻打许都,曹贼必乱。”
    “届时,王上命右将军张飞率精锐出祁山,汉中兵马攻陈仓,何愁不破曹军?”
    “王上切记不可心浮气躁,乱了方寸。”
    法正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顺势告诫了刘备。
    胜利。
    容易让人冲昏了头脑。
    “善!”刘备赞同道。
    法正眼眸中闪烁一抹异色,他知道行军作战,肯定不会一切顺利。
    意外,肯定会发生。
    这时候,赵云忽然起身抱拳道:“王上,末将以为,当谨防江东的偷袭。”
    “江东?”
    “偷袭?”
    这些字眼混合到一起,让刘备哈哈一笑,道:
    “子龙,你莫要多虑。”
    “孤与江东孙氏是盟友,此时孙权正率领江东主力攻打合肥。”
    “他怎么可能对荆州不利?”
    赵云神色凛然,沉声道:
    “世子说过,江东需要的是弱小的汉中王,而不是强大的汉中王。”
    “王上可还记得湘水之盟?”
    刘备心神震颤。
    他怎么可能忘记?
    当初江东讨要南郡之地,刘备没有答应。
    结果呢?
    孙权不顾盟友之情,攻打荆州三郡,不请自来。
    这一次荆州防御空虚,难道真的不会重蹈覆辙吗?
    突然。
    刘备脑海中回忆起种种任命,有一种凌厉的压迫感袭来。
    刘禅举荐糜威为南郡太守,真的只是为了互市吗?
    南郡郡治为江陵,遏守江北。
    公安则是位于江南,守将王平是糜竺举荐的。
    这意味着什么?
    早在数年之前,刘禅就已经在边境布置了防线。
    专门提防着江东!
    若是江东来袭,荆州必然危矣,但又不足以崩坏。
    在这种时候,还适合北伐吗?
    这是和曹操、孙权两个政权较量啊!
    “湘水之盟,孙权没有达到独霸长江天险的目的。”
    “江东最赞同联盟的鲁肃,也已经去世。他的接替者吕蒙,年轻气盛,时时刻刻都在谋划着为江东开疆拓土。”
    “末将以为,江东很可能变了。”
    赵云将心中的猜测,一股脑说了出来,酣畅淋漓。
    “子龙为何会这么想?”刘备目光爆**芒,似乎要将赵云看穿。
    “是世子!”
    “吾儿在白袍军,为世子驱使。”
    “伯忠和元忠常与末将通信,二人对世子可谓是推崇备至,时不时将世子的话,写在信中。”
    “世子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恰巧荆州是孙权贪婪的体现。”
    赵云滔滔不绝,让刘备大受震撼。
    这无疑动摇了他北伐的决心!
    “若真是如此,阿斗为何还会主张北伐?”刘备疑惑道。
    “世子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许他认为,荆州兵马足以应对此次危机。”
    赵云拿出了荆州地图,摊开摆在刘备面前。
    “王上请看!”
    “若是孙权和曹操联手,孙权必然会奇袭南郡。”
    “合肥的曹军,也就不必继续防御孙权。”
    “到了那时,曹操至少能够集结一支十五万人的大军,攻打南阳。”
    “宛城无险可守,世子将会在穰城一带阻挡曹军。”
    “云长此时应该已破樊城,他得以集结荆州精锐,回援南郡。”
    “世子之所以不说,或许他认为,樊城必下,并且江陵能够坚守,直到云长的大军抵达。”
    “云长收拾江东兵马后,再解穰城之围。”
    赵云娓娓道来,却给刘备一种极其震撼的感受。
    打仗。
    怎么可能如此想当然?
    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将是万劫不复啊!
    北伐?
    刘备犹豫了。
    赵云之所以此时汇报,乃是为了查漏补缺。
    他担心年轻人,气盛。
    汉室好不容易争取到如今的局面,绝对不容有失。
    若不是赵统、赵广在家书中提过一点,赵云也难以想象。
    这样宏伟的计划,真的能够执行成功吗?
    “孝直,你怎么看?”刘备目光如炬。
    “既然荆州已经有了防御的准备,王上大可不必忧虑。”
    “等到关将军攻破樊城,江东是否采取行动,拭目以待。”
    法正沉稳地解释了一番,让刘备悬着的心,再次放下。
    “若是江东真的奇袭荆州,为之奈何?”刘备追问道。
    “容臣下三思!”法正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刘备没有催促,反倒是想起了坐镇后方的诸葛亮。
    “若孔明在此,会如何决策?”
    他亲自写了一封信,派人即刻送往成都。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