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防备江东 阅读至0%

第33章 防备江东

书名: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作者:寻一盟主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11 03:28
    “学无止境!”
    “阿斗莫要骄傲自满。”
    诸葛亮慎重地叮嘱,脸上带着欣慰之色。
    “为万世开太平。”
    此等大志,非一般智者能有。
    很难想象,这出自刘禅之口。
    一直以来,诸葛亮对刘禅的印象都是“憨厚”,继承了刘备的仁义,却没有刘备做事的果决。
    如今看来,是他看走眼了!
    诸葛亮躬耕陇亩之时,曾自比“管仲乐毅”,其志尚逊“为万世开太平”一筹。
    “先生的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刘禅恭敬地作揖行礼,对于诸葛亮他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世间有几人能够做到。
    能够做到之人,又有几人有诸葛武侯的成就?
    “禅必竭尽全力,协助父亲与先生匡扶汉室,大兴天下!”
    刘禅坚定的意志,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
    这一关,算是过了。
    “阿斗,过来坐。”
    诸葛亮招呼一声,刘禅信步走去,与诸葛亮谈论天下大势。
    “而今天下三分,正如先生所料那样。待我军取得东川汉中,稳固蜀中,北伐可期矣。”
    刘禅神态激昂,对于北伐抱以无限的期待。
    “不错!”
    “阿斗能够看到这一点,为师甚慰。”
    “依你之见,蜀中接下来该怎么做?”
    诸葛亮郑重地请教,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却没有天府之实,当务之急自然是耕种田地。”
    “曹孟德在许都行屯田,军士闲时耕种,忙时作战。”
    “仅屯田一年,便增收了百万斛粮食。中原之所以能够快速稳定,和粮食的增产有极大的关系。”
    刘禅娓娓道来,一语中的。
    “除了增产粮食,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防江东。”
    “湘水之盟后,两家的关系只是勉强维持。孙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夺取荆州的机会。”
    “唯有拿下荆州,他才能独霸长江天险,没有任何一名诸侯,会将咽喉之地交给他人,盟友也不行。”
    提到江东,诸葛亮的脸色凝重,沉吟道:“北方强盛,蜀中若是北伐,必依赖江东。”
    他对于盟约,还抱有一丝希望,刘禅却摇了摇头,语气冰冷:
    “先生,您在《隆中对》中提出,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父亲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孙十万攻打合肥无能,为张辽所破,逍遥津之战,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张辽的威名,令江东小儿止啼。”
    “在这种情况下,先生认为,江东还会出兵攻打合肥吗?”
    “孙十万为何不能与曹操联合,奇袭脆弱的荆州防线?”
    轰!
    诸葛亮脑海一晃,被震撼到了。
    “诸侯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与曹操结盟,能够顺势拿下荆州,以长江天险抗衡北方,形成二分天下之势。江东还需要益州的助益吗?”
    “拿下荆州后,他还会假惺惺地与我们再次结盟,抗衡曹贼。而失去了荆州的汉室,再也没有北伐之力了!”
    刘禅言辞滔滔,令诸葛亮心生疑虑。
    如今君子之风盛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但在滔天利益面前,“君子之行”显得苍白无力。
    尤其是有人喊出一句“兵不厌诈”后,奇谋之士逐渐被重用,各种诡道齐出。
    孙十万为什么不会奇袭荆州呢?
    依靠一纸盟约束缚吗?
    纵使诸葛亮相信孙权的人品,也不会将后背留给他。
    “云长在荆州,足以镇压宵小。亮自当劝谏主公,派遣一名善守之士,担任南郡太守。”
    诸葛亮意识到了战略的缺陷,着手开始弥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实刘禅心中有一人选,霍峻。
    霍峻号称“孤城不倾”,被刘备任命为梓潼太守,防御北方。
    梓潼郡包括了蜀中北部的几乎所有重要关隘: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比张飞镇守的阆中,更为重要。
    汉中入蜀,必经梓潼。
    刘备夺取西川时,霍峻镇守葭萌关,十倍之敌来犯。
    霍峻淡然地回应:“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一战成名。
    他还是荆州南郡人。
    只可惜,这家伙命短,是个不确定因素。
    刘禅不能寄希望于他。
    对于人事的任命,刘禅干脆交给诸葛亮去头疼。
    二人谈兴正浓,不知不觉,竟到了诸葛亮的府邸。
    一人迎了上来,正是其弟诸葛均。
    “二哥,你总算回来了。”
    他脸上浮现急躁,很显然等了许久。
    “何事如此慌张?”诸葛亮淡然自若道。
    “是这样的,佃户中有善耕者称,谷物若是一年种植两季,土地之力必然会流失严重,导致减产。”
    诸葛均心中焦灼,他也种植过田地,知道良田和普通田的区别。
    刘禅神色一动,土地之力简单地说,就是土地蕴含的微量元素。
    古代没有化肥,无法补充农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这也导致了粮食的减产。
    有时候耕种一年,需要让土地休息一年,明年才会有好的收成。
    “此事易尔,只要勤加施肥即可。”刘禅出声道。
    “何为施肥?”诸葛均好奇追问。
    “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也。”
    刘禅一一道来。
    “何为榨油枯饼?”诸葛均疑惑道。
    “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苔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等又次之。”
    “有磨豆粉者,取溲浆灌田肥甚。豆贱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三寸,取谷之息倍焉。”
    “命农人取人畜秽遗即可,此类最为简单。”
    刘禅话音刚落,诸葛亮脸上浮现震惊之色。
    “阿斗是从何得知人畜秽遗能够助产?”
    “自有仙人告知。”刘禅笑而不语。
    这些都是《天工开物》里面的耕种知识,可惜刘禅只记住了一小段。
    这本神书若是能够具现,大汉的科技能够前进千年。
    “若此举真能解决地力的问题,阿斗功不可没!”
    诸葛亮目蕴朗星,爆出神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