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长乐公主 阅读至0%

第48章 长乐公主

书名:庶女不容欺 作者:谢湮儿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8
    妙音局——掌管庆典宫宴诸般事宜,抽离于礼部之外独立存在,本由皇后掌握,近日,皇上新纳妃嫔沁妃因太后寿宴一舞曼妙惊为天人,皇上特将妙音局的管事权交到了沁妃手上。
    妙音局下又分——司音、司乐、司曲、司琴、司舞五个机构,分别由才德超群的女子分管,而娉婷便是这司琴坊的掌事姑姑,负责教习上到宫中嫔妃公主下到宫女舞姬等女眷的琴艺。
    “姑姑,太后刚派了林公公请您午时去为太后抚琴。”一小宫女忙不迭的跑进来禀告娉婷,一般情况下司琴女官在教授琴艺时,任何人不得打扰,但太后身份尊贵自然与他人不得想提并论。
    “今天的教习到此结束,请诸位下去后勤加练习。”今天这堂课教的是宫中专门负责奏乐的宫女,因而教轻松,若是明日,宫中那些个主子……想到这娉婷不免一阵头疼。
    让芸儿抱了秦,便随着林公公一道往太后的雍和宫中走去。
    天道似乎变得也越来越冷,秋意渐消,寒气更重,冷冽的风刮在脸上竟有种肌肤撕扯的痛感。
    “姑姑稍等,奴才这就去禀报太后。”林公公一个闪身进了雍和宫中。
    “小姐,我怎么觉得这皇宫中怪压抑的。”规矩甚多,这才来了没几日,总觉得见到个人便行礼,弄得腰酸背痛的,芸儿也开始禁不住抱怨了起来。
    “嘘,这可是太后宫殿,说话要注意。”娉婷使了个眼色示意芸儿不要再说,以免惹不必要的祸端。
    芸儿吐了吐舌头,再次恭顺的低下了头。这时林公公也从雍和宫的门缝处探了头:“姑姑,太后请您进去。”
    芸儿也欲随行,却被拦在了外面,娉婷示意她在外等候,并将手中拥着的暖炉放到了她冻得有些发红的小手上,脸上是心疼的神色。
    “臣女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娉婷始终保持着问安的姿势,可谁知过了半晌太后愣是没叫她起身,腿部和腰部已经渐渐有了麻痹的僵痛感,却还勉力支撑着,她不由想到了刚才芸儿说过的那句话,心里不觉一笑,还真是个麻烦的地方,规矩倒是真多。
    “起来吧!”太后温厚的声音就在她走神的瞬间响起,她抬起头来,却发现太后也正好在看着她,只是这目光中隐隐有着探究。
    “谢太后!”看来这夜君坤母子俩都是一个德行,都喜欢揣摩人内心的想法。
    随即,秦温莲淡淡收回了目光,闭上了双眼,语气中透着疲倦,看气色似乎是精神不佳:“开始吧——”
    林公公立马会意,搬了琴案,又在桌上染了一炷香,空气中暖意中又透着某种淡雅舒缓的清香。
    烟雾淡淡缭绕,琴声悠悠,似乎将人带入到了另外一番境地,远离甚嚣尘上,小桥流水、花香袭人,而人恰似一叶扁舟徜徉在碧波清水之中,与抬头凝神间仰望碧海苍穹,一切都透着难得的宁谧与安详……
    尾音落地,弦止琴音散。
    太后睁开双眼,眼中意蕴悠长,似还在那仙林妙音中静静回味,嘴角露出舒心的笑容,看向娉婷的目光也渐变得柔和:“司琴女官的琴技果然了得,竟有安息凝神的奇妙功效,比那些只会给哀家开养神苦药的御医们可是有用的多。”
    “谢太后谬赞,臣女愧不敢当!”娉婷依旧谦逊行礼,温顺乖巧。
    “当得,哀家说你当得你便当得。”太后忽然从贵妃榻上走下来,怜爱的将娉婷扶起,如祖母般亲切执着她的手。
    “你这丫头我自第一次听你抚琴便打心眼儿里喜欢的紧……这天气转瞬就变得清寒,小林子——”太后吩咐一旁的林公公将她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拿上来。
    “这是哀家亲自命绣衣坊为你做的寒梅烟雨云锦狐裘斗篷,天冷了,总得好生御御寒。”说完,竟亲手将那斗篷亲自为娉婷系上。
    “臣女惶恐,怎敢劳烦太后。”娉婷这一惊可不小,先是送斗篷又是系斗篷,这天下怕是除了皇上再也没人能享此殊荣了吧。
    “以后便都是一家人了,改明儿个还得改口叫我母后。”太后一脸和顺温柔,俨然已将娉婷当成了儿媳妇,亲热的拍了拍娉婷的手。
    娉婷在心中苦笑,看来这件事情太后也隐约有参与,只是这太后的亲热倒真让她措手不及。
    眼见娉婷出了雍和宫,秦温莲便很快撕扯下了自己伪装的慈母形象,眼中是浓浓的疑云和妒恨:这琴音的感觉竟跟当年的惠妃如出一辙,只是更为高深,听了倒是真叫她不安的心情舒缓了不少,让人上瘾,好像透着某种魔力。虽然这个女子跟惠妃的儿子有过情爱纠葛,但既然坤儿决定用她,她便不动她。但若这颗棋子不听话,坏了坤儿的大事,她便一定不会容她……
    娉婷满腹心事的在宫中走着,往司琴坊的方向走去。
    “公主,小心点儿啊!”一个宫女在大树底下如热锅上的蚂蚁,看着在树顶上攀爬的小女孩,心都憋到了嗓子眼,这小祖宗可千万别摔下来,不然皇上非诛了他九族不可。
    “浓儿,你看我高不高,呵呵……”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传遍密叶枝缝,脚下动作也一直没有停止,还在一个劲的往上爬……底下叫浓儿的宫女看得一阵揪心,正准备去喊人来把公主从树上“救”下来。
    突然,小女孩踩住的一根稍细的树枝突然“咔嚓”一声,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树上急速下坠,底下的浓儿则看傻了眼整个人愣住了,脑子里盘旋着——完了完了,死定了!
    小女孩小心翼翼的睁开一只眼睛打量——咦,没有想象中那么疼呢,转瞬看到一张在她面前温暖笑意的面孔。
    “你是父皇的妃子吗?”澄明的大眼中俱是疑问,一根手指放在嘴边做苦思状。
    “扑哧——”娉婷憋不住笑,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公主。
    “你长得好漂亮啊,跟母妃一样漂亮!”大大的眼中是闪着星光的赞美,只是眼中有着浓浓的伤感,随后她小小的身体往娉婷的怀中缩了缩,好温暖,自从母妃去世后就再也没有人用那么温暖的怀抱抱过自己了,她一时竟有些贪恋这个温暖的怀抱。
    “长乐公主您没事吧,吓死奴婢了!”浓儿喘着粗气,一副死里逃生的畅快感,明显松了一口气。
    “你怎么可以一个人爬那么高的地方,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呢?”娉婷看着这小公主心下怜惜,伸出手指点了下她粉雕玉琢的鼻尖。
    长乐公主——夜袖鸾,林妃所生,在她还是太子侧妃的时候生下了她。只是天妒红颜,生下公主后三年便香消玉损了。长乐公主也是目前夜君坤仅有的子嗣。
    “没有人陪我玩,鸾儿很无聊……”一双大眼中盛满了委屈的泪水,其他妃子不理会她,父皇忙于朝政也鲜少来陪她,除了贴身宫女浓儿和几个嬷嬷、太监,也没有同龄的小朋友可以陪她玩。
    娉婷看得心酸,小小年纪失了母亲,后宫其他妃子没有目前还没有子嗣,自然落井下石对小公主不闻不问,至于夜君坤就更没时间理会这个只是一个死去侧妃所生的女儿了……突然觉得她跟小时候的自己好像,只是自己很幸运的还遇到了夜菁晴和……夜君逸,该死,怎么一想到这个人,心还是会没有出息的难过疼痛,她暗恨自己没用。
    “姐姐,你怎么了?”一双小手突然伸在她眼前晃了晃,长乐公主歪着小脑袋一脸担忧的看着她。
    “没事,姐姐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要不这样,只要姐姐有时间,便来陪你玩,你看好不好?”反正她这司琴女官一职也是闲得很,除了教教琴,时间倒也算充裕。
    “好啊好啊,鸾儿以后就不是一个人了!”她一张苹果脸涨得通红,因兴奋而不住的拍着手掌,放肆开心的大笑,毫不掩饰喜悦的心情。
    ……
    “姐姐,好高啊,鸾儿感觉像小鸟一样,长了翅膀!”随着秋千的高低起伏,长乐公主笑容灿烂,正在劲头上时,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很快,她长乐公主的一张小脸因咳嗽变得通红,如滴血的芍药般红得骇人。
    “公主,你没事吧?”秋千停了,娉婷蹲在她面前,眼中流露出担忧和紧张,刚才还好好的在怎么会这样呢,她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浓儿。
    “公主自小心脏不好,太医说不能剧烈运动。”浓儿的话语中染了一丝颤抖。
    “这种事情怎么不早说!”娉婷语调陡然提高,语气骇人。
    “姐姐……咳咳……不怪浓儿,是鸾儿自己……鸾儿向往天空,想……有翅膀,像小鸟一样。”她的笑容那么安详,眼中平静的流露着悲伤,浓浓的难以言说的悲伤,看得人心里一阵心酸难过。
    娉婷将她小小的身体抱入怀中,心疼她小小年纪便要遭受这般苦楚,老天给了她最尊贵的身份,却同时也拿走了她最宝贵的东西……
    长乐贪恋这此刻难得的温馨,然后一个阴影笼罩了她,她抬起头,眼神有点怯怯:“父皇——”
    听到长乐公主这一声叫喊的娉婷呆了一呆,随即整了整衣衫,对着突然出现的夜君坤行了个礼。
    “浓儿,带公主回去。”他的声音冰冷的没有一丝温度,也刻意忽略长乐公主眼中的央求。
    长乐公主在浓儿的带领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娉婷。
    “廖姑娘好像很闲!”她什么时候跟长乐关系如此亲密了,夜君坤皱眉。
    “皇上不该如此,毕竟她是您的亲生女儿。”娉婷的眼神毫不畏惧。
    “你是在教训朕!”夜君坤的声音中染上了一丝薄怒,她有什么资格教训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利益合作者的身份。
    “臣女不敢,臣女只是直言不讳,望皇上思量考虑。”一番话周转,倒像是她在直言尽忠。
    “罢了,你若喜欢长乐,待你为妃之后便可将她带入自己宫中抚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碰上她强硬毫不退让的坚定语气,他总会不自觉的心软,这让他烦躁,自己最近是不是对她太过放纵了。
    “比起臣女的关怀,公主更希望的应该是那一脉相承的血缘亲情,她已经没有了母亲,可她还有父亲。”一席话说完,她也顾不得夜君坤会不会一怒之下处罚她,可娉婷觉得这是她此刻的心声,她有义务让夜君坤知道。
    见夜君坤只是沉默着不说话,娉婷顿时感觉浑身不自在:“皇上若没事,臣女便先告退了!”
    他没有阻止,望着她清冷卓绝的背影,夜君坤第一次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而有所恍惚——她说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可是,他是胸怀天下的人,怎么可以为了一颗棋子破坏了未来的路。目光从迷离中抽出,目光深沉黑暗,若万丈悬崖,深不见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