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热血未冷 阅读至0%

第242章 热血未冷

书名:殷商三十年 作者:初等变换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2-08 15:32
    殷历545年,虞典80岁。
    这位殷商的执政官,为殷商鞠躬尽瘁,已经二十又一年矣。
    他是帝辛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战略家。
    他创造性地为殷商制定了“时间差战略”。
    举世闻名的时间差战略。
    得益于他的战略,殷商北扫鬼方,南镇鄂方,荡平东夷。
    天下之大,没有哪里是殷商所不能攻略的。
    他在花甲之年出道,创造了就任殷商执政官的最年长纪录。
    而这项纪录,仅仅是他所创造的无数纪录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
    他是当今天下,帝辛最佩服的人。
    从来没有谁能让帝辛如此佩服。
    从来没有!
    他是帝辛的老师。
    在两个月前的八十大寿上,他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赏和敬佩。
    他被殷商高官们簇拥,享受了最高的礼遇。
    “老师,一定要让天下人看一看,我们殷商的当世圣贤!”
    如果不是帝辛这样说,他是不会搞这么大排场的。
    他是一个低调的人。
    装逼,从来不是他的爱好。
    在寿宴上,帝辛亲自侍奉左右。
    所有人都仰视着他。
    这是殷商圣贤应得的荣耀。
    他是殷商执政官。
    天下第一的执政官!
    是帝辛求着他来当殷商执政官的!
    就这一件事,已经能吹一辈子。
    再没有谁,能够有他这么大的面子。
    看到殷商无敌于天下,他满足了。
    他没有看错,帝辛是个不可多得的君王。
    有他这样厉害的老师,并不意外会有帝辛这样出色的学生。
    他是殷商三朝元老。
    早在文丁时代,他就进入了殷商的御书房,工作在距离天子很近的位置。
    和很多少年一样,他满腔热血。
    做一个改造世界的侠客,是每一个少年永恒的梦想。
    少年虞典也不例外。
    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天子。
    令他惊讶的是,天子也和平常人一样,两条胳膊两条腿。
    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比天子还要高!
    他看到的是,晚年时期的文丁。
    他不知道,他竟然比天子还要高!
    但是,稍一走远,文丁的身影就立刻高大起来。
    少年虞典怎么也想不通,一个人怎么能突然高大起来。
    他也能像天子那样高大起来吗?
    这个问题,在文丁的葬礼上,少年虞典得到了答案。
    文丁去世的时候,天下诸侯都来祭奠。
    少年虞典看到了天下诸侯敬畏的神情。
    他渐渐意识到,这就是天子。
    无数人仰望的存在。
    他也要被人仰望!
    这是深埋在少年虞典心里的一个目标。
    御书房是距离天子很近的位置。
    如果天子足够好学,就会常常光顾这里。
    虞典经常看到文丁来到御书房查阅资料。
    这位殷商天王,保持着终生学习的态度。
    文丁的儿子、帝乙,传承了这种好学的态度。
    帝乙不仅自己常常到御书房进修,还喜欢带着他的儿子们一起去。
    “虞典,你做他们的老师,让他们知道,殷商为何物。”
    这是天子交给他的任务,他就全力以赴。
    天子的儿子们,也像平常人家的小孩一样顽皮。
    虞典发现,这些殷商王子们,并不太喜欢高深的知识,反倒是对各种有趣的传说非常感兴趣。
    于是,他就尽力去迎合殷商王子们的喜好。
    这一招非常成功!
    殷商的王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帝乙也会跟着开心大笑。
    不过,当王子们离去,御书房冷清下来的时候,帝乙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虞典,故事虽好,但还是要讲一讲真正的殷商。殷商,不是故事。殷商的王子们,还是要知道殷商的热血。”
    殷商不是故事!
    帝乙的话对虞典触动很大。
    虞典开始认真研究殷商。
    他终于发现,殷商,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讲出的词汇。
    这是一个伟大的词汇。
    过去的数百年间,这个词汇扎根在无数人心中。
    只要寻找到这个词汇,所有的文字就会立刻燃烧起来!
    宛如一场烈火席卷天地。
    殷商,真的不是故事。
    帝乙时代,虞典已经从一个少年长成了青年。
    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可以为殷商做更重要的事情。
    他想获得帝乙的重用。
    然而,每一次,帝乙都会对他说:“御书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啊。这里拥有殷商数百年、乃至人类上千年的智慧。你做的工作很重要啊!”
    结果,虞典就相信了。
    他埋头在御书房,遨游在成百上千年的智慧中。
    这一埋头,就是几十载。
    他在寻找,寻找殷商过去强大的秘密,也在寻找让殷商未来强大的秘技。
    他越是用功,就越是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事情。
    他发现,时代的变迁改变了许多东西,但没有改变的,同样多。
    他阅读的文字,以百万计、千万计。
    他自己甚至写就了数十万字的感悟和思考。
    在他的视野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也只是暂时的。
    未来,会发展出更加有效的手段,使得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立足于成百上千年的智慧,他的心态更加开放包容。
    他也晓得了,或许帝乙仅仅是安抚他的情绪,并没有打算重用他。
    不过,虞典相信,他就是在做着很重要的工作!
    每年,他都要写一部治国策略。
    他是为殷商而写。
    他希望,帝乙可以采纳这些策略。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帝乙并不打算采纳虞典的策略。
    那不是他的风格。
    他们两个的风格完全不同。
    所以,帝乙也就对虞典的策略没啥兴致。
    一开始,帝乙还会翻看虞典写就的治国策略。
    但后来,帝乙就不再看了。
    看了,也看不懂。
    懂了,也不愿意执行。
    还是不要看了吧。
    虞典的治国策略,就这样一年年地堆叠到了偏殿。
    不过,帝辛在看。
    帝乙虽然不看虞典的治国策略,但是帝辛在看。
    帝辛去偏殿探宝,就发现了虞典的治国策略。
    甫一翻看,惊为天人!
    居然有人能写出这么厉害的书!
    细细查看治国策略的作者,每一本上都写着“太史著”。
    太史著!
    是御书房的那位太史吗?
    真是厉害啊!
    帝辛认为,虞典的治国策略通俗易懂!很有价值!
    虞典同样发现,帝乙的这个小儿子天赋异禀!
    他从来没有想到,帝辛小小年纪,竟能有那么犀利的洞见!
    然而,虞典却不知道,帝辛提前看了他的治国策略……
    但不管怎样,帝辛是帝乙的儿子中间,最聪明好学的一个,也是对殷商这个词汇理解最深刻的一个。
    即使在成为殷商大将,东征忙碌的时候,帝辛也要去御书房进修。
    他热爱读书,喜欢和太史辩论。
    那感觉,就和打仗一样有趣。
    帝辛有很多时间是在战场,即使在朝歌,也很忙。
    但他却比其他的殷商王子有时间学习。
    而那些常年留在朝歌的王子们却很难抽出时间学习。
    是因为他们比为国征战的帝辛更忙吗?
    或许是吧。
    所以,当帝乙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虞典选择为帝辛出头。
    这是他为殷商做得最后一件事。
    曾经,他是这样认为的。
    那是殷历524年,他当时已经59岁,在冷清的御书房花费了所有的青春。
    但他不后悔。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所热爱的殷商。
    为帝辛出头,也是为了殷商。
    他要为殷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接班人。
    当然,他只是一个太史,即使他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最终的选择权,在于帝乙。
    他,要为殷商做最后一次建议。
    很奇妙!
    这最后的一次建议,成功了!
    并且,这最后一次建议,竟成了他绽放光芒的开端!
    花甲之年,出任殷商执政官,前所未有!
    都说姜尚是大器晚成,但其实虞典更符合。
    姜尚成为岐周执政官的时候,才44岁,那可要比虞典就任殷商执政官的时候年轻多了。
    很多人说“姜尚是低配的虞典。”
    这很有道理。
    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虞典都是更胜一筹。
    不过,虞典并不在意姜尚。
    他所感到惋惜的,是姬考,天下第一能臣姬考。
    那真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太可惜了。
    寿宴很热闹,但虞典却想到了许多冷静的事情。
    他被帝辛邀请担任殷商执政官。
    他是为了钱而为殷商工作的吗?
    或许吧。
    据别人讲,殷商执政官的薪水,很高。
    甚至年薪在百万以上!
    他对自己的工资,长期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
    他不知道自己的究竟有多少钱。
    大概是在姬考死的那年,他查看了自己的账户余额。
    账户里积累的存款已经超过了八位数!!
    可把他吓了一跳!
    他都不知道自己居然这么有钱了??
    不过,这不重要。
    看到殷商无敌于天下,看到殷商无上的荣光,他满足了。
    他的梦想,没有熄灭。
    应虞典的要求,伊尹大街摆了一道长达80米的自助餐桌。
    这是虞典为伊尹大街带来的福利。
    孩子们在自助餐桌两边嬉戏。
    伊尹大街的人向慕名而来的人介绍着虞典的为人。
    “那个男人啊,是在距离天子很近的地方工作呢!”
    “老虞是我们这整条街上最大的官啦!”
    “老爷子比较宅,但如果和他说上一句话,你的整个人生都会不同。”
    “虞太史的一句话,能够让你的人生上升不止一个档次。”
    “虞爷爷会给我们分发糖果。所以每天傍晚,我和小伙伴们都会聚在他家门口。”
    “我是做烩面的,感觉如果虞太史的才华放在烩面界,那绝对是祖师爷的水准!”
    “看见了吗?这是我的饭馆,曾经我濒临破产,一度想要放弃。虞太史对我说‘你会拥有天下最大的饭店。’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虞太史心存敬畏。现在,我做到了。”
    伊尹大街。
    伊丁亲自负责这里的自助餐。
    “啊哈!伊丁店长,你亲自过来组织这道自助餐啊。”
    “为殷商圣贤做一些事,是值得的。”
    “你很尊敬执政官。”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他是其中之一。”
    伊丁指着自己在这条街上的饭馆,道:“当年,虞太史对我说‘你会拥有天下最大的饭店’。从没有人对我那样说过,我始终铭记他那句话。如果不是他啊,我很可能已经不再拥有任何饭店了,也就不会有如今的朝歌大饭店了。”
    “执政官,真是一个大预言家!”
    “他会给人带来希望!”
    “我们都知道,他是殷商的骄傲!”
    殷商这一年的东征就要开始了,他说,他要等恶来大将军凯旋。
    他还说,当恶来东征凯旋的时候,他要亲自为恶来请功。
    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生命将尽。
    他最终没有等到恶来的凯旋。
    殷历545年的一天,霞光满天,虞典忽然感觉有些疲倦,打算休息片刻。
    吩咐侍女们不要打扰,他在摘星楼的住所里躺下。
    这一躺,就再也没有醒来。
    殷商执政官、殷商战略家、殷商太史、帝辛的老师,虞典,死了。
    这一天,子庚来到虞典的住所。
    他来向虞典学习。
    虞典是他的老师。
    虞典是帝辛的老师,也是子庚的老师。
    每天傍晚的晚些时候,子庚都会来到虞典的住所,学习个把时辰。
    今天,也不例外。
    侍女们说,执政官正在休息。
    子庚就蹑手蹑脚地跑进虞典的房间,突然大喊“老师,我来了。”
    以往,虞典都会猛然坐起来,夸张地说一句“吓死我了。”
    但今天,床榻上的那个人却没有反应。
    子庚走近一步,轻轻推了推虞典。
    他发现虞典很轻。
    稍一摇晃,面朝里侧躺着的虞典就翻过身来。
    “老师,不要装睡了。”
    子庚又晃了晃虞典的胳膊。
    虞典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一股诡异的气氛升了起来。
    子庚下意识地试探虞典的鼻息。
    已没有呼吸。
    子庚愣在当场。
    他意识到,老师没了。
    泪水决堤似的涌出眼眶。
    他在压抑自己的哭声,却还是被侍女们察觉。
    ……
    ……
    虞名下班回家,发现屋子里挤满了人。
    费仲、阿虎、飞廉、商伯、红梨花、子庚、帝辛。
    还有很多侍卫和仆从。
    一个少年哭成了泪人,是子庚。
    所有人,泪痕未干。
    “太史已逝,吾痛失一臂。”
    帝辛不仅仅是把虞典当做臣属,还把虞典当成事业的合伙人、家庭的一员。
    虞名接受了所有人的安慰。
    他心里空落落的。
    他的父亲,竟这样离开了。
    他们在伊尹大街19号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却很快乐。
    每天收摊的时候,他会为父亲留下最后一只烤鸡腿。
    能让父亲体味到他手艺的进步,他很高兴。
    现在,他也常常为父亲做烤肉。
    可惜,父亲再也不能夸奖他的手艺了……
    虞名擦干眼泪,抬起了头。
    是时候执行那个大胆的计划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