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王之乱 阅读至0%

第39章 三王之乱

书名:殷商三十年 作者:初等变换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2-08 15:28
    殷历525年的春天。
    受德已经成了帝辛。
    距离殷商王座大典,还差二十七天。
    他已是事实上的天子,只缺一个仪式。
    但他却迎来了称王以来最深重的危机。
    不是来自外敌,而是来自他的血脉至亲!
    他的大哥子启,伙同两位叔父比干、箕子,悍然发动了政变!
    他的王座还未坐稳,就要被大哥和两位叔父联手掀翻!
    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他在王座上眉头紧锁。
    如果是外敌入侵,他知道该怎么办。排头砍过去即可。
    可这是他的亲哥哥!亲叔父!
    他怎么也想不通,他这个兄弟、侄儿就那么讨人嫌?那么不受人待见?
    不久前,大哥、叔父还和自己其乐融融,虽称不上关系很铁,但起码可算作天伦之乐。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今日之局面。
    想来想去,大哥与两位叔父的转变,应该是从父王立他为继承人的那天就开始了......
    当日,父王举行朝议,准备立大哥为太子。
    有人赞成,有人沉默。
    他自己则有些失落,因为他觉得,大哥比不上他。若让他坐王位,一定比大哥干得更好。
    但最后,借助太史的回天之力,他终于被父亲立为太子。
    父亲临终前,他也知道了父亲就是想立他。
    父亲啊,我该怎么办?
    ……
    ……
    “比干叔叔,老三再有一个月就正式登上王位了。我们再不有所作为,以后就很难撼动了。”子启焦急地说道。
    密室内,除了他和比干,还有他另一位叔父,箕子。
    他们都不满意帝辛上位。
    尽管是扶持子启上位,但行动的总指挥却是比干。
    子启和箕子充当辅助,任凭安排。
    而子仲,负责看家。造反的事,子仲做不来,去了也是添麻烦。
    如果推翻帝辛,子启就能上位,届时,他们三人各取所需,再也不用受帝辛压制。
    “贤侄说得对,等殷商王座大典一过,帝辛的王位就越来越稳了。”比干缓缓道。
    “我们带兵打过去吧。”子启很急,急着称王,急着享受荣华富贵。
    虽然他现在得到了爵位、封地,但仍然比不上大商的王座。
    “事不可轻举。”箕子稳稳道。
    “哎呀!我已经听从二位叔父的,隐忍蛰伏快一年了,已经忍不住了!”
    “贤侄,我让你办的事怎样了?”
    “东门的守城将军已经搞定了。我许他征东大将军一职,还有丞相头衔。他完全站在我这边了。”
    “征东大将军吗......”
    “贤侄好气魄,一连送出大将军和丞相两顶帽子,是干大事的料啊!”
    “哎呀!箕子叔父,现在不过是空口许愿,画饼充饥。日后我们大事已成,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比干只是说了一句:“贤侄做得对,但也不要漫天许愿,要让目标觉得可信。”
    “知道知道。叔父的教导我都记得。知人识人,投其所好,按其胃口开单,欲擒故纵......”
    “行了。箕子,你那边呢?”
    “南门守城将军,我已说动,连带他的两个副将。”
    比干点点头。
    姜还是老的辣。
    如果南门守将犹豫不决,还有他的两个副将顶上。这是一个连环套。副将的功利心更大,也更有动力,由不得南门守将不从。如果不从,就取而代之!
    比干不用问就知道箕子是分开劝说的。这位王弟不愧辅佐先帝多年,经验丰富。
    “有此两路兵马,事情就有了五成把握。”
    子启一听,又着急起来:“比干叔叔,才五成啊?”
    “对。这是王座易主的大事,再充分的准备,也只有一半的胜算。”比干看了一眼子启,道,“你怕了?”
    子启稳住颤抖的双腿:“不怕。”
    “嗯。这件事的回报很丰厚,但风险也很大!可以说是以身犯险!所以,我们要赌上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比干停顿了一下,继续道:“除去归附我们的将军外,我们还要亲自出击!”
    “亲......亲自......”
    “慌什么?!”比干面有怒容,他怀疑子启是否真的配得上王座,也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结交帝辛。
    不管了,成败在此一举!
    到时候,子启上位,大权还不是都落在他比干手中?
    “我有私兵两百,皆是死士!”
    “我也有死士一百!”箕子道。
    子启茫然。敢情两位叔父还有一手!他也......什么也没有。
    “我愿跟随两位叔父赴汤蹈火!”
    “很好!三天后,待东门、南门举事,我们三人就亲率三百死士,直奔帝辛的王殿,就以王族护驾的名义!
    ……
    ……
    外面鼓噪声更大了。
    王兄和两位王叔想必是带兵打过来了。
    但他一点也不慌。
    他早有准备。宫殿四周藏有他的不少亲兵。
    他清晰地记得,当他被父王立为太子时,大哥脸上的怒气,还有两位王叔的摇头。
    他们不敢反驳父亲,现在把气撒到这里来了吧。
    帝辛清楚自己差一点就与王位失之交臂,所以他很珍惜、很谨慎。
    坐上王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兵权。
    宫廷里几乎所有的将军,他都尽量拉拢,并在各支军队里培养亲信。然后才是内政外交。
    他不是针对愤怒的王兄和叔父,而是针对所有不支持他坐王位的人。
    王兄的阴谋在一开始就已被他知晓,是一个士兵报告给他的。
    这个士兵所在的部队与帝辛若即若离,但帝辛却拉拢了里面的士兵。
    这就是帝辛的策略。他不以和下等人交友为耻。
    “太史,孤封你丞相之位何如?”
    “大王仁义,我没有执政的心力,还是去修书吧。我只希望大王记住,事在人为,英雄不问出身。”
    太史拒绝了他的丞相之位,但他记住了太史的教导。
    事在人为。
    英雄不问出身。
    他庆幸自己能不分贵贱地交友。
    这是王兄王叔他们比不上的。
    鼓噪声越来越大。
    他有些疑惑。
    王兄能带动的兵力非常有限,应该被迅速消灭才对。怎么还越来越近了呢?
    片刻间,喊杀声已近在耳边。
    他整了整身上的金甲,提起一杆长矛,走下王座,走向紧闭的殿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