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一些人,坐在那里了。
在董文和跳舞期间,他们一直张望着那舞池里的男子。
董文和跳完了,他们便叽叽喳喳的开始聊天了。
方素心也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原来,四十开外的马丁,是庄园主,虽然是法国人,却跟夫人,学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他的夫人莉莉三十出头,清江人。小学毕业以后,跟随父母移民到了法国,后来,嫁给了马丁。
于是,这一晚有备而来的几位商人,他们都想买下这座庄园,不无意外的,他们的夫人或是情人,都来自清江市,或者说,绝对在清江小学念过书。
她暗自想着。董文和真是费尽心机,难怪,要带她方素心而不是宁清来这里。
八点半的时候。
便到了晚餐时间。
饭桌上,大伙儿偶尔会聊天。
其他几个女人和莉莉高谈阔论着清江小学的事情。
她们大多谈论着清江小学的教学楼、图书馆,或是当年发生过什么事。
唯独方素心一个人静静的听着,咀嚼着嘴里的食物。
“董先生,你的未婚妻,怎么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呢?”庄园主马丁显然注意到了斜对面的方素心,她的确,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过几位夫人的讨论。
“马丁先生,素心这丫头,什么都不爱,偏偏最最爱吃了。”
董文和笑着,看向身畔还在津津有味吃着的方素心。他说的的确是实话,方素心是个十足的吃货,不管过多少年,都是一副要吃不要命的模样。
他依旧记得,有一回,她吃的撑了,进医院的夜晚,嘴里还念着,诶,应该打包的,还没吃够。
想到这里,他笑出声来。
“方小姐很喜欢吃吗?”马丁一脸宠溺的看着自己身边的妻子,说,“莉莉也是。”
马丁的妻子莉莉也笑道:“你又笑我,方小姐,听说你也是清江人?”
“恩,我应该和各位好姐姐,是小学校友吧。”方素心这才抬起头来,她在几位女士里面,年纪最小,只好叫他们姐姐。她之前一直默默的吃东西,是因为她们讨论的话题实在让她提不起兴趣来,不过,说到吃,倒是让她为之一振。
“方小姐,那你还记得小学门口有什么好吃的?”莉莉笑着问道,心想,既然她们都爱吃,小时候的记忆,大多是相同的。
“诶,我喜欢吃搅搅糖。一根小木棍,搅起来,变成一颗球状,吃在嘴巴里,黏黏的,很有意思。”方素心一听聊吃的,便起劲了,“那搅搅糖很便宜,一角钱就能买到一个,那时候我读二年级,还流行用分币,我和堂妹,书包里放了一把。有一次,买了两个,却给了买糖的老板二十张两角钱。后来想一想,多给了老板两角钱,可惜了好长一段时间。你们瞧,数学差,真可怕。”
众人便都笑了起来,连同董文和的眉眼也勾起弯弯笑意。
“搅搅糖,我也喜欢得紧,不过,我觉得小学校旁边的巷子里,卖得豆腐皮最好吃。”莉莉说道,像是在回忆一种美味佳肴。
“唔,莉莉,我也爱惨了豆腐皮。特别是淋在豆腐皮上的辣椒油,好吃极了。我还记得那时候三年级,得知卖豆腐皮的女老板,是我们学校教自然科学的老师,家里有个傻儿子,工资又少,只好卖小吃填补家用。我们一个年级,商量好了,人人都要去她那里买豆腐皮。后来毕业了,再去看那豆腐皮摊儿,竟然不见了。这么多年了,也不晓得,那老师还好不好?”
“原来,你们也是这样做的。”莉莉赞许的说着,她比方素心高几个年级,而当初,他们也曾商量着,去那老师那里买吃的。
“除了搅搅糖,豆腐皮,还有转盘子的糖人儿……”方素心一口气说了好多种吃的。
惊的董文和目瞪口呆,他心里笑着,吃货就是吃货,只要说起吃得来,就是十张嘴都不够用。
不过,方素心说的这些东西,董文和都没吃过。
作为董家公子,他哪里吃过路边摊,就是大排档,他也没吃过。
也许,人就是对没吃过的东西好奇吧。董文和至今还记得,当初派弟弟接近方素心,弟弟为了尝鲜,和方素心一起吃了大排档。后来,弟弟一直拉肚子,疼得死去活来。
他便一直,对路边摊、大排档,保持距离。
“方小姐,你勾起了我很美好的回忆,所有人,Bottomsup(干杯)。”莉莉非常兴奋的举起了酒杯。
“cheers(干杯)!”
其中一个男人品了红酒以后,说着:“1982年的拉菲,非常棒!”
“不,不是1982年的拉菲。”方素心放下手中的玻璃杯,笃定的说道。
“哦?”那个男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是1787年拉菲。”方素心望着比例杯中的液体,激动的说着,“据说全世界只有六百瓶,莉莉,马丁先生,谢谢你们的分享。”
“没想到,方小姐的舌头这般敏锐。”马丁赞许的说着。
于是,几个男人聊起了其他的事儿来。
几位夫人原本叽叽喳喳的说着,因为插不上男人之间的话题,而只好低头吃起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