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投其所好逼退位 阅读至0%

第8章 投其所好逼退位

书名:吾本农家女 作者:慕容婉仪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52
    自从几日前身受杖刑后,就一直被太平公主派来的宫女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仍然是每日破晓时分去擦洗含元殿外的地面,仍然是被太平公主百般辱骂,但却不曾对她用过什么刑罚,只因李汉文曾亲自去公主府,名为拜会,实为警告,虽只说到与欧阳嫣然有关的只言片语,但话语中却无不透漏出警告的语气。太平公主虽骄纵跋扈,但对李汉文,还是心存芥蒂的,谁不知他定王手握重兵且富可敌国。不仅是对朝廷的最大威胁,也是对自己的一大威胁。
    欧阳嫣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就从太子李隆基那找来各种字画练书法,负责监视她的两个宫女也多次向太平公主禀报此事,但太平公主却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她用意何在,只是借‘宫女不得习文练武,以免威胁后宫妃子地位’而没收了她的很多字画,不知她究竟有何用意,只得派人盯紧她,稍有举动,就及时汇报。欧阳嫣然对那两个监视自己的宫女也不予理睬,仍然每日利用空闲时间去练习自己的书法,去采摘一些花花草草,拿回房中,悉心研究很久,不时的在每朵花的花瓣后面用绣花针蘸着不同颜色的水滴在花瓣上,让监视她的两个宫女甚为不解其举动目的何在。
    这一日,又是破晓时分,空中还弥漫着水珠的清新,连空气中都有一股股淡淡的清新,虽已快到夏日,但太阳还未露出脸颊时的天空,仍然吹着阵阵冷风,让人不寒而栗。欧阳嫣然仍在含元殿侧门口不远处冲洗着大理石地面,只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欧阳嫣然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便抬头向远处看去。
    “公主殿下,让你受苦了。”宋璟见欧阳嫣然身穿单薄的纱衣,冻得发紫的脸庞在微微的寒风中变得如此让人怜爱。
    欧阳嫣然抬起疲劳的双眼,见是宋璟,起身将湿漉漉的手在裙摆上一擦,忙说:“宋大人可把有力证据都找齐?”
    “公主殿下,臣虽找齐了太平公主的所有罪证,但太平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宋璟见欧阳嫣然竟会沦落到这般地步,更是心酸不已。
    “宋大人,请放心我,就把她的罪证给我吧。”欧阳嫣然伸手示意宋璟拿出证据。
    “公主殿下,可是……”宋璟本想说此时非同儿戏,但抬头一看到欧阳嫣然那满是祈求的眼神,就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欧阳嫣然见宋璟欲言又止,自知他担心的是什么。便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将手缩了回来,看着宋璟,希望他尽快做出决定。
    欧阳嫣然见宋璟仍然犹豫不决,便提醒着当下的局势:“宋大人若不放心我,便可前去大殿与文武百官朝拜帝王,但大人也要心中有数,太平公主怎会静观其变?”
    “公主殿下,臣是为储君太子着想,万一……”
    “万一事败,我将以‘被其殴打,怀恨在心’的原由请求自裁。”
    “公主殿下,你……”宋璟不知该说她心系民生还是说她胆识过人,终于不再犹豫,将一张张足以致太平公主死罪的纸张放在欧阳嫣然的手中,深深一拜,转身离去。
    欧阳嫣然随手翻了几张手中满是字迹的纸,第一次在这深宫之中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久闻睿宗李旦曾惧怕其母则天圣后,甚至到思其发颤的地步,更闻睿宗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每日晌午亲自在寝宫诵经堂诵经礼佛,自己何不投其所好,让他主动让位太子?但一想到自己要欺骗那位对自己如同慈父般的帝王,心中隐隐不忍,可想起那饿殍遍野的画面,只是选着宁可对不起帝王,也不对不起天下了。 睿宗李旦的寝宫中,诵经堂正中的金轴佛像下的供案两端,整整齐齐的放着‘模勒’刻印的,上半为佛教故事图,下半部为经文:《金刚经》和《比丘愿荣转经》。案中的三足铜炉里,焚着三柱绿色佛像;紧靠香案左下方,是一个百纳大蒲团,蒲团前,有一玄色檀木木鱼,一册《金刚经》。欧阳嫣然脱去宫女衣衫,露出一领黄色裙服。
    “皇上?”她见睿宗李旦躺于榻上双眼微闭,发出微微的鼾声。
    “皇上?”欧阳嫣然又走到榻前,轻轻地摇了一下睡梦中的李旦,见他仍不吭身,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三炷自己从各种花草中提炼出来的汁,涂抹在普通的香上,便足以让人神志不清,出现幻觉,随手将案中三足铜炉里的绿色佛像轻轻拔出,又将自己研制多次的香点燃,插入铜炉之中。
    欧阳嫣然轻轻地移步看着寝宫中的布置,心想着果真如尚宫大人所说一样,与她描诉的丝毫不差。
    不一会儿,那香炉中的缕缕轻烟飘进了欧阳嫣然的鼻中。这香多特别啊!它不像一般佛香那样闷人,但分明比寻常佛香的香味更浓烈。更绝的是,这香虽是迷香,但对无眠的人起不到丝毫效果,在浓烈中却又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冷冽的清香!闻着这似兰非兰,似玫瑰非玫瑰的奇异香味,沉睡中的李旦,彷佛又回到了童年时期,他携自己十分疼爱的妹妹太平公主与升平公主,游玩于松柏桐林间,扑蝶射鸟。
    “旦儿,见到为娘为何皱眉?”欧阳嫣然见时机成熟就双袖一挥缓步走到睿宗李旦的榻前,看着微微皱眉的睿宗。
    “我怎会走到大明宫里来呢?”睿宗李旦睁开双眼望着那些时隐时现的宫阙,茫然的问着自己,“我不是正在寝宫午睡吗?怎会在这里?”他焦急地问着自己。
    “旦儿!你在找什麽?!”陡然间,睿宗李旦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厉声的质问,这声音好熟悉啊,他猛地起身下榻,一下子呆住了:眼前站着的这位女子,不就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吗?
    全身的黄色绸衣,虽然笑着,但掩饰不了那不怒自威的面容。这正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圣后啊!
    他惶恐的一下跪在母亲面前:“儿臣接驾来迟,望母后陛下宽恕……”
    “皇儿!”想不到,圣后却把他扶起来,示意他坐下:“朕正找你来叙话,何罪之有?”
    “儿臣谢过母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儿!”圣后制止他:“你看今夜月光如水,正是与母后赏菊咏月,无须如此多礼。”
    睿宗感到自己的一只手被圣后携着,缓缓走进了大明宫的赏秋庭园,只见一桌子上摆满了自己爱吃的糖果,早已放于风姿各异、千娇百态的菊花丛中。一轮碧莹莹的明月,正把它那浩然清辉,洒在他们的身上。
    “我怎会与母亲在此处呢?”当他的心狂跳不止随圣后武则天来到赏秋亭中,圣后亲自给他沏茶,他不觉得又怀疑起这可触可及的眼前景的真实性。
    “朕看皇儿面有忧色。”这时,圣后竟轻轻抚摸着他的肩头,说起话来:“何不告知于朕?朕一定准奏!”
    “母后陛下!”睿宗李旦听武则天这么一说,不禁想起如今三郎与太平公主争夺皇位之事,一头跪在菊丛中,哭泣着奏道:“儿臣只有一本,妹妹太平与三郎争……”
    “皇儿,这天下如今民不聊生,你身为帝王是如何治国?!”圣后将茶杯啪的一下放在桌子上,:“如今天下民不聊生,你为何不让位于我孙儿隆基?!仅仅因为太平是你妹妹吗?!可别忘了,当年朕驾鹤西去之时是将江山还与你李家!如今你又想拱手送于太平这个外人?!太平是你亲妹妹,不错,可她毕竟是嫁出去的外姓之人!你想让这百年基业因你的犹豫不决而引起百姓起义吗?!”
    睿宗被这几句质问吓得魂飞魄散,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慌忙跪在圣后武则天的脚下低声啜泣。
    “当日朕将皇位交予你,原以为你可以兴复大唐,谁知……”圣后气如幽兰的叹息道。见睿宗跪于地下小声哭泣,扶起他说:“贵为天子!治不好国家!还谈何天子之位?!男儿有泪不轻弹,把你的眼泪给朕抹掉!”
    “母后陛下,儿臣定会尽快将皇位传于三郎,可妹妹定会心有不甘,若是……”
    “皇儿,你可别小看了我那孙儿隆基,当时是谁杀安乐,除韦后?为你哥哥中宗报仇雪恨的?三郎若登基,定会兴盛大唐。”圣后斜眼怒视着他……
    睿宗睁开眼时,赶紧朝身边一看,自己仍在寝宫中午睡,身边并不见自己的母亲……啊!母后早已驾崩数十年之久!睿宗吓的背脊发麻,翻身跌坐在地上。
    “来人!快来人!”睿宗慌忙从地上爬起来,对寝宫外的侍女喊道。
    宫女听见睿宗的呼唤声忙推门而入,见他脸色苍白,吓得全身是汗的坐在床上,既不说话也不起身,只好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传……太子进…宫。”睿宗有气无力地说道。他看看室内的一切,均没有变,只是自己的案几上放了一张略带菊花香味的纸,睿宗连忙起身跌跌撞撞的向前走去,看到那张纸上的字后,他更加确信刚才那不是梦,的确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所作不满,才魂归寝宫。只见纸上写着‘禅让’,与母亲在世时的笔迹一模一样。
    但又想想,若真禅让,当然是太子接位,可妹妹太平有怎麽办?
    安乐公主为当皇太女,竟亲手毒杀亲身之父;比安乐公主强悍百倍的妹妹,能忍看冤家对头的太子安居宝位,而不采取极端手段吗?
    她即或暂时忍受那个现实,三郎又会怎麽样呢?
    知子莫如父。从小便好逞强好胜的三郎,绝不会退让半步,谁威胁到他,他就会不择手段地排除那种威胁。
    自己怎会看着自己十分疼爱的妹妹,被自己的儿子作为威胁排除!升平妹妹失踪之后,自己更是将所有的关心与爱护倾注在太平妹妹身上。
    正是在这玄武门城楼上,兄妹和父皇母后,同受百官朝拜,观看邻邦使臣带来朝贺的歌舞百戏。
    正是在这紧邻大明宫的太极殿中,她,孤身受围于诸韦的刀箭从中,但却处之泰然。并机智地派出儿子薛崇柬,密告三郎中宗驾崩、诸韦举事的消息,终于里应外合,歼灭了诸韦。
    同胞手足,情深似海啊……
    她的心,睿宗也明白。这酷似母后的妹妹,也和母后武则天有着一样的志向:君临朝阁,做女天子。
    禅让给她?
    且不说朝野间在武后、中宗两朝形成的对女主执掌天下的反感,首先要考虑的是:三郎会怎麽样!
    这个问题,是不答自明的。
    让位,不能。自己撑持下去呢?
    那就只有在这姑侄间日趋激化的矛盾中生活!先不说别的,就是判定姑侄的是非,也是件令人头疼的苦事。就是自己充当和事佬,恐怕也免不了命运的威胁:今天,这个大臣惊慌失措的来奏:“东宫聚集不少文武大臣密见太子,情况十分可疑!”明天,那个内侍又惶恐密告:“公主府近日赶造兵器铠甲无数,未知何意!”近日又有术者相告:“五日内当有急兵入宫!”当然,这些话至今还未应验。但掉以轻心又是万万不能的。自己常年累月地小心提防,三番五次的更换寝处……这哪是在作‘天子骄子’,简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想起自己母后在临死前叮嘱自己与妹妹:一定要找到失踪多年的升平妹妹,可如今已事过二十年有余,甚平公主仍然杳无音信,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自己才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了唯一的妹妹太平公主。
    “皇上救命!”欧阳嫣然从外冲了就来,满眼恐慌。
    “妍儿?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你太子哥哥欺负你了?这不肖之子,告诉父皇,父皇定替你做主。”唐睿宗见欧阳嫣然惊慌失措,一副受到惊吓的模样连忙拉起她。
    “皇……皇上…罪民…看到…看到圣后娘娘了……她说……说要来见你,儿罪民若不带路,就带我离开人世。”欧阳嫣然还是颤抖不已,面无血色的说道。
    睿宗听见此话如同大白天见鬼一般,吓得说不出话来,莫非自己刚才做的梦是真的?莫非真的母皇对自己极其不满?想到这里他直往后退。瞪大了眼睛看着欧阳嫣然,再次辩论她话的真伪。
    “啊!不要过来!求你不要过来!”欧阳嫣然跌跌撞撞的躲着,如同眼前有什么人追赶她一般,“圣后娘娘,你面前的就是您的儿子睿宗陛下啊!求你不要夺我性命……你有什么事去找皇上啊!我还不想死啊!”欧阳嫣然一边躲闪一边作揖的颤声说道,睿宗一听‘圣后娘娘’这几个字如同被五雷轰顶一般砰地一声坐在地上。
    “什么?让皇上禅让?”欧阳嫣然瞪大了眼睛又抬脚小心翼翼的向前迈出一步,又说道:“什么?太平任太子处置?我可不敢说,这可是大逆不道……。”只见她又叩头如捣蒜般说:“饶了我吧,饶了我吧天后娘娘,我转告就是,我转告就是!我一定交予皇上求天后娘娘不要再来找我了。”欧阳嫣然起身按扶着胸口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随即她又从怀中取出一张叠成正方形的纸,递给仍跌坐在地吓得魂飞魄散的睿宗,睿宗迟疑了好一会儿才战战兢兢的接过她手中的纸,打开一看,露出惶恐的眼神,只见雪白的宣纸上写着‘禅让’,与母亲的笔迹简直如出一辙,又让睿宗想起刚刚的午睡,自己的母亲梦回寝宫之事。
    欧阳嫣然见睿宗看着手中的纸条陷入了沉思,觉得时机已成熟,就从阔大的袖中取出一张又一张足以致太平公主死罪的证据,弯腰递给睿宗:“皇上,这是半个时辰前圣后娘娘找我让我交给您的证据。”
    睿宗伸出手,示意欧阳嫣然扶他起来,待他惊魂未定的坐在龙椅上,一张张翻看那些与自己母亲如出一辙的字迹时,暗暗大吃一惊,对圣后魂归寝宫之事深信不疑,他拿起案几上的笔,饱蘸了一下研盒中的的墨汁,写到:“传位太子,择日登基!”盖上传国玉玺大印,将一道旨意交予欧阳嫣然,又翻看着案几上的纸,他越往后看越是气得几欲发狂,心想:妹妹的暴行都激怒了母皇的在天之灵,自己若在包庇她,定会遭受天谴,那时不仅保不住妹妹的命,恐怕自己也会身首异处,他神情凛然的对站在玉阶下的欧阳嫣然说道:“太平,任由太子处置。”说完之后偏过头去,泪水已流出眼睑。
    欧阳嫣然听见此话如同看见李隆基黄袍加身登上皇位一般欣喜若狂。她 不顾形象的朝外跑去,只想把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告诉正在为不可早日登基而烦闷的太子殿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