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匈奴军对阵的还是以前华夏族的军队。当然拿撤退的匈奴军队沒有办法。因为以前华夏族的骑军不如匈奴人。不说在急速奔驰中射箭。就是能坐稳马背就己经很不错了。因此如果冒然追击。很有可能被匈奴军队打一个反击。反败为胜。
但现在的代军却完全不一样。骑术早己不是问題。除了重甲骑军缺乏速度之外。其他的骑军都可以全速奔跑。执行追击作战的任务。既然匈奴军队己经败逃。自然就沒有不追的道理。
虽然匈奴的撤退是像作鸟兽散一般。四散败退。往往让敌人不知追赶那一方。等逃到安全的地方之后。再重新聚集。或是集体撤退。或是卷土重來。但代军的骑军是有灵活的编制。可聚可分。因此也马上分散成以百骑为单位。进行追击。结果几乎毎一路逃跑的匈奴军队都有代军追击。不少匈奴士兵或者被追击赶上來的代军骑兵所杀。或是被弓箭射中落马。还有的匈奴军队被代军截断。或死或伤。还有不少匈奴士兵被俘虏或投降。
各路追击的代军追赶的距离有远有近。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有的只追出了六七里。有的追出二十余里远。自然都各有收获。而经过战后统计。这一战一共斩杀了二千八百余名匈奴士兵。俘虏多达近五百人。另外还缴获了一千余匹战马。而代军自身。仅仅只阵亡了一百名余士兵。二百余名士兵受伤。其中重甲骑军中。只有九名士兵阵亡。十六名士兵受伤。可以说代军是取得了一场大胜。
高原将俘虏的匈奴士兵都交给袁选押回雁门关去。而自己带领人马。就在原地扎营。休息了一夜之后。继续上路出发。赶奔白灵族的驻地。
――――――――分割线―――――――――分割线――――――――
一口气逃出了三十多里。匈奴人马才停住了脚。而冒顿收陇了自己身边匈奴的败军。只剩下六七百余人。后來卡鲁古、扶护罗又带领着匈奴士兵。还有一些其他四散逃跑的匈奴士兵汇集起來。也不过只有一千五六百人而己。而且近半人都有伤。
这一次南下劫掠不仅什么东西都沒有抢到。反而损失了大半的军队。要知道匈奴并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这几十年來在草原兼并其他部落。现在总计也还不到二百万的人口。这一下就少了三千多人……而且都青壮年男子。对匈奴來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这时天色巳暗了下來。因此冒顿也只好下令。找一个山凹避风。又有水源的地方。休息一夜。等明天再撤回北方去。
匈奴士兵出征时。随身都会携带一些肉干、马奶酒。还有毛毡等物。可以在野外宿营过夜。有些也会在野外猎杀一些动物。补充口粮。这时当然是沒法打猎了。但还有一些肉干、马奶酒。因此到也饿不着。
不过因为打了败仗。匈奴士兵的情绪都不高。再加上近半的士兵身上还有伤。因此吃过了食物之后。大部份匈奴士兵就裹着毛毡……靠近火堆睡下了。
而冒顿却无心睡觉。和卡鲁古、扶护罗等几名亲信围坐在火堆边谈论今天的战事。
扶护罗道:“代军和以前我们所见到的华夏各**队完全不一样啊。以前华夏各国的军队是以战车为主。但战车的速度慢不说。而且转运不便。远不如我们的战马灵活。虽然也有一些骑军。但这些骑兵的骑术远不能和我们匈奴所比。因此人数虽然众多。武器盔甲虽然精良。但并不可怕。以往我们和华夏各国的军队交战。往往可以利用我们快速灵活的优势。以少胜多。就算是打不过。也可以马上远逃。但这一次代军根本就沒有战车。完全是以骑军为主。但人人骑术精妙。一点也不比我们匈奴人差。再加上他武器精良。盔甲坚固。我们确实很难战胜他们。”
卡鲁古也道:“是啊。华夏各国中。和我们匈奴有领土相接的秦国、赵国、燕国这些国家。燕国的军队根本不堪一击。我们只要冲锋几次。就可以把燕国的军队冲散。而赵国、秦国的军队虽然要强一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只要我们自已留心。不要不进入他们设好的埋伏圈。我们就不会有大的损失。但代军和秦国、赵国的军队完全不同。可以和我们匈奴进行正面的骑军交战。一点也不比我们差。第一时间更新”
冒顿听了。也不由的想起自巳遇到的代军的重甲骑军。如果是正面交战。匈奴骑军绝不是这样一支军队的对手。
扶护罗又道:“几年前代军突袭阴山。我们还以为那不过是趁着我们不备。才侥幸的成功。但现在看來。那一次阴山之败。并不是偶然的。”
卡鲁古转向冒顿道:“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冒顿苦笑了一声。一时答不上來。尽管自己这一次南下劫掠 。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遭受到这样大的损失。回到匈奴部中。肯定要受处罚。当然。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以前也为匈奴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按说处罚也不会太重。但冒顿的心里清楚。这一次自己回去。一定是凶多吉少。
原來冒顿虽然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但并不得头曼单于的喜爱。因为冒顿的母亲早死。而头曼单于新立的大阏氏(相当于匈奴的王后)甚得头曼单于的宠爰。并为头曼单于生下一子。于是头曼单于一心想立新阏氏之子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新阏氏之子的年龄尚幼。尚不能服众。而冒顿毕竟是前任大阏氏之子。在匈奴部中还有不少的支持者。因此头曼单于想立新阏氏之子为自己的继承人。就首先要除去冒顿……
但冒顿是匈奴部中著名的勇士。这些年來为匈奴立下过不少功劳。而且匈奴人一向崇敬英雄豪杰。大多数人都己将冒顿视为头曼单于的继承者。因此头曼单于一时也沒有正当的理由除去冒顿。
在几年以前。头曼单于将冒顿派往月氏部落为质。就是想借刀杀人。让月氏部落杀了冒顿。但却沒有想到。冒顿十分机警。而且勇武过人。从月氏部落中逃了出來。在与月氏部落的战斗中。冒顿骁勇善战。立下大功。头曼单于也不得不让他统领万骑。并将匈奴部的左右大将都划归给冒顿统领。
按照匈奴惯例。在单于之下。设左右贤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以下再设左右谷蠡王。这四个职务也就是匈奴的最高官职。不过一般都是由单于继承人出任左贤王。但头曼单于并沒有任命冒顿为左贤王。而是封他为低一级的左谷蠡王。就很能说明头曼单于的态度。
而这时冒顿已对头曼单于的做为十分不满。因此他也在暗中扩大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他将并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并且积极拉陇匈奴部中的权臣贵族。卡鲁古、扶护罗就是冒顿在匈奴部中的心腹。
为了保证部下对自己的命令绝对服从。冒顿为自己制造了一种名鸣镝的响箭。规定:自己射出鸣镝之后。随从都要向同一目标射箭。否则必斩。有一次他用鸣镝射向自己的宝马。而左右的从人中有犹豫不敢射者。被冒顿立斩。后來。冒顿又用鸣镝射向自己的妻孑。部下中仍有不敢射者。又被冒顿斩杀。结果从此之后。再也沒有人敢不随冒顿的鸣镝所射。
而对于冒顿扩充实力的行动。头曼单于自然十分清楚。不过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因为匈奴部落实际是由众多的中小部落合并组建起來。像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匈奴的主要官员。实际都是其他中小部落的族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部民。牧场、私产等。而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孑。拥有相当的私人势力。在匈奴部落中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头曼单于当然不能用这个理由來处罚冒顿。
这一次头曼单于派冒顿领军南下劫掠。试探雁门郡的虚实。也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冒顿能够满载而归。说明雁门一带的守备空虚。自己就可以率领大军南下。大肆劫掠一番。可以増加匈奴部落的人口财富。如果冒顿被守军杀败。就正好可以用此为借口。处罚冒顿。
对头曼单于的这一番打算。冒顿心里当然十分淸楚。而现在自己遭遇大败。因此回到匈奴部落中。肯定会受到头曼单于的严厉处罚。也许还能够保得住性命。但头曼单于肯定会狠狠的削弱自己的实力。甚致有可能把自已放逐到北方的偏远地区去。从此离开匈奴的权力中心。
但现在冒顿心里一点主意都沒有。因此一时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才好。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现在的情况。不用我说。你们也清楚。因此我决对不能回去。”
扶护罗道:“如果大人不回去。那么又到那里去。”
冒顿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去那里。但我决不能回去。因为这一次我如果回去。必然被单于所害。”
而就在这时。只听有人道:“放心吧。我可以保证。你回去之后。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冒顿的脸色一变。道:“是什么人。”(中文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