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三国合纵(四) 阅读至0%

第633章 三国合纵(四)

书名:战国征途 作者:木林森444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2:32
    其实高原确实在代郡城里做好了迎接齐楚两国使者的准备。这时城门大开。街道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并且还散上了一些黄土。浇上净水。在大街的两侧。各站立着一排甲士。从城门开始。一直排到了高原的武安君府邸。士兵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士气高昂。腰杆笔直。威风凛凛。而在使团的两傍。还各有一队铁甲骑军保护。刀枪耀眼。旌旗飞场。军威肃整。战马如龙。将士似虎。也让齐楚两国的使团成员大开眼界。怪不得代军能够大败秦军的。只看这样的军威。也就可以窥豹一斑了。
    而等两国使团的一行人马來到高原的府邸门口时。众人也不由得相顾失色……原來在高原的府邸门口的台阶上。竟然蹬着十二只老虎和十二头黑熊。分为两排。向左右张开。从台阶上一直排到台阶下。而在每一头老虎或黑熊的身后。都站立着一名白袍银发人。
    见两国的使团到了。虎熊一起发出了狂吼声。虽然只有二十四只虎熊。但声势也是十分吓人的。在使团当中。有不少人都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发颤。由其是拉车的马儿更是吓得蹄跳咆哮不己。如果不是御者极时的控制住了马匹。恐怕还会造成混乱。
    项栋毕竟是武将出身。而且平时行猎也打过几只老虎。因此虽然心里也直发毛。但在表面上还能保持镇定。因此还装模作样的左右看了看。道:“听说这一次代军与秦军交战时。曾经驱兽作战。如今一见。果然是真的。”
    虽然在与秦军的作战当中。兽群只出战过一次。但由于这一战给秦军的印像实在是太过于深刻了。因此这一战也很快传开。而且被传得神乎其胜。至少有不下十个版本。有的说代军一共养了十万兽军。所以才能够大败秦军;有的说高原有仙术。将野兽变化成代军的士兵出战。而在战场上又现出原形。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将秦军杀得大败;还有的说。代军骑军的坐骑其实不是战马。而是老虎。凡此种种。千奇百怪。
    项栋当然也听到过这些传闻。不过项栋到底要比一般人有见识一些。对这些传闻自然不信。但现在看到在台阶上的这些虎熊。才知道原來是真的。本來项栋的心里。对高原就十分敬佩。也极力主张和代郡结成合纵同盟。而现在见代郡确实有驱使野兽的能力。因此也更加坚定了组成同盟的决心。毕竟现在确实只有代郡能够对抗秦国。
    这时张良己经从车上下來。他的拉车马儿到是有些习惯了和虎熊相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因此虽然也有些惊惶。但还并沒乱叫乱跳。比齐楚使团的马要好得多。
    其实看到这些老虎黑熊。张良的心里也有些发毛。同时还有点埋怨高原。亮亮军威也就行了。干嘛还要來这一出。不过他也明白高原的用意。那就是在齐楚两国展示代郡的实力。让他们知道。代郡完全有单独对抗秦国的实力。因此和代郡结盟。对齐楚來说。是对抗秦国。保障自身安全的保障。但对代郡來说。却并非是不可缺少的。这样一來。在和齐楚两国的谈判中。才能占得主动。
    因此张良也尽力保持着镇定。來到使团的队伍前。更多更快章节请到。道:“各位请放心。这些虎熊乃是我代郡所养。这一次与秦国的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却不会伤害各位。因此尽可放心。我主公正在府中等侯各位。请各位马上下车。随在下一起进府。”
    齐楚两国的使团听了。也只好都纷纷下车。然后跟在张良的身后。登上了台阶。一路上自然都是战战兢兢。但这些虎熊看來确实训练得不错。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除了偶尔吼两嗓子之外。到也并沒有多的动作。
    走上了台阶以后。只见宁戚、申慎、耿忠三人己在府门内等候。见张良领着众人來了。也立刻都迎了上去。第一时间更新道:“各位使臣都己來了吗。”
    张良立刻向项栋、昭般、苏从、田思貌等人做了引见。众人互相见礼。寒宣了一番。宁戚才道:“我主公正在等候各众。请各位随在下來。说着來前面引路。张良在侧。带着项栋、昭般、苏从、田思貌四人入內去见高原。而其他人员则由申慎和耿忠陪同。另找房间进行安置。
    而项栋、昭般、苏从、田思貌四人在宁戚和张良的带领下。穿过了二道院墙。來到了高原府邸的大堂上。这时代郡的主要官员都己到齐。共有二十余人。将大堂站得满满的。而高原就在正中就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四位使者上前给高原见礼。因为现在高原还只是用武安君的头街。并沒有正式称王。自己内部到还好办。但右接见外国使臣时。使用什么样的礼仪。就是一个麻烦事。毕竟从理论上说。武安君只是一个臣下的封号。公候伯子男五爵。一个都不算。
    好在是高原并不在意这些虚礼。因此早就决定好了。这一次接见。不以君臣之礼。而是用下级见上级之礼。于是四人都一揖到地。道:“见过武安君。”
    高原点了点头。道:“四位不必多礼。坐吧。”
    四人谢过高原之后。第一时间更新也都依次坐下。高原这才道:“四位不远千里。从齐楚來到代郡。为组成三国合纵。共抗秦国。在下也十分欣喜。如果能够合纵成功。对代齐楚三方來说。都是好事。”
    项栋马上道:“武安君所言极是。如今秦国势大。已连灭赵魏韩三国。这一次武安君击败秦军。才算是挫动秦国的气焰。但现在天下只剩下楚代齐三国与秦国并存。我等三国如果再不齐心协力。恐怕都会被秦国逐个击破歼灭。因此三国合纵同盟。仍是我们三国自保之举。武安君能够赞同合纵。在下也十分高兴。”
    但就在这时。齐国的使臣苏从道:“且慢。在下有些话要问武安君。”
    高原点了点头。道:“下卿有话。请尽问无妨。”
    项栋和田思貌当然知道。苏从绝对不会问出好话。不过这谁都不能阻止苏从发问。因此在心里也都捏了一把汗。如果苏从激怒了高原。影响了合纵。可就糟了。
    这时苏从咳喇了一声。才道:“敢问武安君。这一次我们齐楚代商谈合纵。共抗秦国。仍是因为秦国势大。且贪得无厌。原本己有彊土万里。犹不知足。还要吞并赵魏韩三国。实在是虎狼之邦……我们齐楚代若再不联合自保。恐怕都会被秦国所灭。是也不是。”
    高原点了点头。道:“不错。”
    苏从道:“但依在下所观。武安君的做为。似有不妥吧。”
    高原笑道:“有何不妥。请下卿明示。”
    苏从哼了一声。道:“武安君原为赵臣。赵国被秦国所灭。公子嘉逃到代郡。延续赵国宗室。而武安君理当尽心竭力。扶助公孑嘉。抵抗强秦。复兴赵国。方不失为人臣之道。但武安君却拥兵自立。诛杀公子嘉。抢占代郡。妄自为尊。如此做为。又岂是人臣所为吗。而秦国素怀狼虎之地。倚仗强势。吞并赵魏韩三国。而武安君亦灭燕国。吞并燕地。如今还驱逐燕国讨要本土的使臣。如此做为。又与秦国何异。如今武安君欲与齐楚为盟。然以武安君以往做为。焉不知武安君也会图谋我齐楚。楚国做何打算。在下可以不论。但我齐国却不能不防。请问武安君。如何才能让我齐国相信武安君。”
    苏从说完之后。昭般马上接了一句。道:“苏下卿言之有理。武安君如果不能说明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楚国也难以相信武安君的诚意。”
    项栋和田思貌听了。也都不禁有些替高原担扰。因为苏从的这两个质问十分厉害。第一个是以君臣之礼质问高原。以臣反君的犯上之罪。而第二个则是抓住高原吞并燕国土地。质问高原的对外政策。并且将这两个质问都和齐楚两国联系起來。当然。前一个问題是苏从早就己经想好了的。而后一个是遇到了燕国使臣以后才想起來。
    其实项栋和田思貌心里都清楚。现在周室己亡。早已礼崩乐坏。国与国之间还有什么道义可讲的。说白了就是谁的实力强。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够称王称霸。还讲什么理不理的。至于下克上。臣克君更是普通。赵韩魏三国不就是这么來的吗。
    不过虽然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在表面上不能这样说。因此苏从对高原的质问。在道义是占居了道德的至高点。确实是非常难以回答。至少换了两人处在高原的位置上。是无法对这样的质问做出冠冕堂皇的答复來。而一但回答得不好。就有可能让苏从抓住借口。破坏这次合纵。
    高原淡淡一笑。道:“我还以为下卿要问什么。原來是这样两个问題。实在是愚不可及。”
    苏从哼了一声。道:“在下怎样愚不可及。还请武安君赐教。”
    高原道:“下卿不仅是愚不可及。而且我看下卿分明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齐国难道无人吗。竞会派下卿这样的不臣之人來出使代郡。”
    苏从听了。也不竟勃然大怒。道:“武安君如果不说清楚。在下立刻就带领使团。返回齐国去。”(中文看书:)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