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沦陷 阅读至0%

第130章 沦陷

书名:重返1977 作者:镶黄旗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0:11
    r着,眼睛里又有了光。
    坦克车和装甲车的声音已宛若远处的轻雷,可玉爷却重新沉默了,似是犹豫不决。
    片刻后,他才想清楚。“是得走。上哪儿也比在膏药旗下活着更好!可李大哥你能走,你的全家能走,我却不能。我得留在这儿……”
    李尧臣觉得不可思议,睁大了眼睛。“你不是想着还能‘和平’解决吧?兄弟,这儿不是咱们的家了,不能留下啊……”
    “我哪儿能有这么糊涂?我知道,日本人能叼住京城,是绝不会撒嘴了!”
    玉爷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无奈的脸上,“可我怎么走?要是离开了这儿,两个孩子万一哪天回来,你让他们去哪儿找我呢……我……我没办法呀!”
    “唉!”李尧臣神色纠结,唯有长叹一声。
    这一天,京城上空头已没有了飞机,城外也没有了炮声。天是那么蓝,阳光是那么亮,可这种响晴的好天儿代表的却是亡国的预兆!
    玉泉山的泉水还潺潺流淌着,积水滩、什刹海、筒子河的粉红荷花还在吐放着清香,故宫的角楼、颐和园的长廊、北海白塔还依旧呈现出引人入胜的壮美景色,可是京城的人却已和京城失掉了往日的关系——京城已不是国人的京城了。在苍松翠柏与琉璃金瓦的上面,悬挂的是日本国旗!dd2();
    这一天是所有京城人屈辱史的开端。一向平和的京城市民在此后的八年里,胸口里都堵着一块铅,在屈辱煎熬中过着苦难的日子。因为自从打着膏药旗的日本兵锵锵地开进了京城,走过东四牌楼,走过金鳌玉栋桥,走过前门楼子,走过东长安街,京城人的生活便被彻底毁掉了。
    京城人对日本人的介入最直接的感觉是街上的人少了。凡街上重要的路口,像四牌楼,新街口,和护国寺街口,都有全副武装的日本兵站岗,一排排刺刀在太阳下闪烁着寒光,一张张东洋人的面孔都带着侵略者的骄傲。
    相反的是,京城的人们却无一不脸色沉重,因为他们只要经过这些街口,就必须要向这些侵略者深深的鞠躬,否则就要挨打。
    另外,日本人恨念书的人,更不许国人发表思想。所以无论是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在他们进城之后统统全被烧掉。
    为此,日本人还要“改良”学校,不遗余力推行奴化教育,他们希望把京城人像满洲国的人那样,也都训练成会叼骨头,又任主人打骂的“狗”。
    接着,日本人又堵闭了京城人的耳朵,他们不许听到中央的广播,而用评戏、相声和鬼哭狼嚎似的日本歌儿,来麻醉京城人的听觉。
    最可恶的一招,是日本人不仅疯狂掠夺各种资源,还收取法币去套换外汇,同时却只用些废纸一样的“联银券”来欺骗百姓。结果导致华北的血脉很快便被彻底吸干了。
    是的,京城已没了尊严,没了思想,没了教育,没了钱财!
    并且很快,连粮食也没有了,全城百姓都开始吃配给的“混合面”!
    所谓的“混合面”是一种有糠、有麸、由磨碎的豆饼、发霉的玉米、高粱等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构成的混合物。这种东西和水之后捏不成形,永远是散的,连窝窝头都攥不成。弄熟了之后,更有股臭味、还硌牙,非常难以下咽。
    日本人就把这种东西作为粮食,卖给京城老百姓,而原来好的粮食却都用来支援所谓的“大东亚战争”了。但就这个,也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还得半夜排队去买。
    京城的所有胡同,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按居住片供应混合面。巡警会在每个人的脊背写上粉笔号码,按人头一个个来。不少人买不到,常常是空手而归。而买着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混合面吃进去拉不出来,那时候的人把拉屎看作一件天大难事。后来还有说相声的为此编过一个段子,说混合面吃了拉不出,喝了半瓶子梳头油才拉出来,结果一看竟拉出根劈柴棍儿,敢情混合面里有锯末……
    在这种情况下,李尧臣和刘伯谦无疑都是睿智又幸运的,因为在京城沦陷后不久他们就都悄悄地走了。但瑞五爷、宛八爷和玉爷又都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皆选择留下来了。
    留下来的人,心里难免都有一股子气儿,一股子不服人的怨气,特别不服日本人。dd3();
    结果瑞五爷因气生病再也没能从床上起来,宛八爷是不分早晚地酗酒天天砸家什骂娘。而玉爷选择的是把自己罩在一个看不见天地的大缸里,彻底闭户不出,只靠每日打草绳子给绳子铺换口饭吃。
    在全城的人都感到惶惑不安的日子里,玉爷唯一还关注的就是战争局势的演变。他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对日战争赶紧有所转机,本国的军队快些把日本鬼子赶回去。有朝一日,儿子和徒弟也能骑着大洋马平安归家。只是可惜,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与人的愿望相悖的。
    首先,几乎是与京城同步,津门就沦陷了。
    接着是“八一三”,沪海的炮声和本国空军出动的消息刚让玉爷的心有了点念想,可没挺过几个月也完了。
    这时玉爷开始发现,尽管他看不上日本人,可本**队仗打得不好也是真的。山西,山东,河北,都打得不好,这让他不得不为南京捏了一把汗,连夜从玉闶的教科书里翻找出南京地图翻看起来,迫切地寻找一切可以据守的天险……
    但是仅隔了一个月,还没翻过年去,京城广播电台上的大气球便又挂着“庆祝南京陷落”的大标语,看书()为日本人而骄傲地升了起来,使得全京城的人都不敢仰视……
    很快,又有李尧臣一个的留京的徒弟来特意转告玉爷。说有消息传来,在南京沦陷的时节,“大先生”、“二先生”与一些不肯撤离的国术馆人员,因保卫国都携手杀敌,均已殉国了。
    特别是罗鹤龄,在与日军对敌的城市游击战中,他一共砍坏了十一把刀,杀敌逾百人,最终虽未落入日军之手,但终因中弹受伤流血过多而亡。而为防止日寇侵害罗鹤龄的尸体,他的弟子申从溪便只有悄悄把尸身就地掩埋,自此也是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生……
    1938年的除夕,玉爷的家中毫无半点喜庆的氛围,反而烟雾弥漫,挂着挽幛。这一天,玉爷特意在家中祭奠罗松岭与罗鹤龄。
    说真的,他现在的心态完全变了。此时的他,心中虽然一片黑暗,却再无半点埋怨玉闳当初擅自离家的心态,反而深为儿子当初的决定而骄傲,同时也为自己不能像罗鹤龄一样亲自上阵杀敌而惭愧。
    好孩子!我们跟日本人永远完不了!
    败了,再打就是了!只要打,就有出路!
    替你老子好好的杀吧!零削碎剐了他们才好!
    这一夜,玉爷的桌面上没有年三十的饺子,只有两瓶子老白干。他一杯一杯喝着酒,对着罗鹤龄的牌位说了一宿的话。
    末了,他哭累了,也喝醉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