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走后婉儿再止不住躺在郑氏怀中哭了起来,郑氏则是赶紧安慰婉儿为娘这不是好好的吗,倒是你在上阳宫,说到这郑氏止住了。
上官婉儿则是赶紧止住哭声说,娘你不有担心我,我没事的。
郑氏叹了一口气看着婉儿说,你在那个地方为娘怎会不担心,婉儿,娘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度过此生,至于上官家的冤情郑氏冤字才刚出口,上官婉儿立马打断郑氏的话,娘,婉儿一定会让上官家平冤昭雪的,我不能让上官家一世都担当着这个骂名,况且我们上官家何罪之有。婉儿,郑氏知道婉儿生性好强,尤其又是在这内庭之中长大,知道她既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一定不会轻易的妥协,这点跟他的爷爷上官仪到有几分相像,只是如果婉儿执意要为上官家讨个公道那以后婉儿这条路定是艰辛万苦了,郑氏不由想起在怀婉儿时所做的那个梦,梦见一名巨人送来一杆秤,嘱咐说:“持此,称量天下!郑氏还觉得”好大口气呀!称量天下,岂不就是皇帝身边说了算的人物!大概,要生儿子吧。孰料,呱呱坠地的是个肥白的女婴,本来自己也早已把这个梦给忘了,但现在见了婉儿又不由想起了那个梦,但愿如自己梦中所愿婉儿不是一般寻常人物。
太平公主自从出了屋子便在内庭之中闲逛,看着那些无休止在干活的官奴,太平公主不由会想起上官婉儿,现在终于明白她为什么拒绝贤哥哥对他的爱了,太子与皇后不和以她的聪明如何不知,现在自己好不容易逃离这个地方,怎会轻易在愿回到这个吃人的地方也许对婉儿来说这里就如同一个噩梦,又有谁愿意一直呆在这个噩梦中呢。只是婉儿我拿她当最好的朋友她又拿我当做什么呢,往上攀爬的工具,太平公主本来以为她对上官婉儿很了解,但现在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她,想到这里她不由苦笑一下。
现在天色正直黄昏时分,夕阳将半边天染成血色,以前在皇宫内院一直都不曾领略夕阳是如此的美,没想到在这如此偏僻的地方竟能欣赏到如此美的夕阳,只是不知那夕阳的尽头会是什么样子。太平公主就站在原地看着它慢慢消散,直至黑夜来临。等自己回过神来发现婉儿站在自己身旁,上官婉儿也不说话俩人就这样静静的站着。直到皇后派来的人来找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看了看站在自己身边的上官婉儿由于天黑只看见大致轮廓,便随身边的太监向上阳宫走去。其实如果太平公主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上官婉儿脸上早已挂满了泪水,只可惜她已经向上阳宫走去。
上官婉儿站在原处又发了一会呆,擦了下眼泪便向织造司走去。
当太平公主走到上阳宫门口时,看着在批改奏折的皇后,此时的她是何等的风光,意气风发,太平公主想了想上官婉儿的母亲,心里想也许这是我最后在帮你了,婉儿。
皇后正在批阅奏折,猛然抬头看到太平公主站在门口痴痴的发呆,笑着说来了还不进来站在门口做什么啊。
太平公主,赶紧回过神来,便往里走边说,儿臣怕打扰母后。
皇后向太平招手问道吃饭没,太平则走到皇后身边说还没呢。
那正好,陪母后一块吃吧,便对身边的太监说传善吧。
身边伺候的太监则赶紧令众人把饭菜端上来。
吃过饭后,便缠着皇后让她讲故事给她听,皇后自幼便宠爱于她,于是便讲了起来,只是太平公主一直不满意说这个故事已经听过了,要换一个只是皇后换了十多个了太平公主还是不满意,皇后便问到,那你向听什么故事啊。
太平想了想说,母后不如你给我讲一下你没当皇后之前的事吧。
那些事有什么好讲的。
不嘛母后儿臣就是要听,你就给儿臣讲一下吧,太平公主撒娇的向皇后说道。皇后被太平公主缠得无法只得讲于太平公主。
皇后看着远方好像在极力搜索,那时,太宗皇帝去世所有妃嫔全部被遣送感业寺削发为尼,本来我以为今生就要青灯古卷终其一生,没想到被你父皇带出了感业寺,当时所有大臣都极力反对,不过幸好你父皇始终坚持要立我为妃,这时大臣也无法,我知道这些大臣只是表面服从,其实心里面全部盘算着要将我废黜,其中以褚遂良最为坚决,本来我还是挺欣赏褚遂良的才干的,只是当时他要置我于死地我不得不想办法反击。若不然母后这辈子恐怕就完了。太平你可知这宫中是多么的险恶,如果母后不这样的话,说不定下一个死的就会是母后。
有些事也是母后逼不得已的啊皇后叹气说。
但母后有些人是无辜的啊,太平看着皇后说,比如说婉儿一家,太平公主刚说完皇后就从坐上站起对太平说,你今天问我这些恐怕是有目的的吧。
是,太平如实答道今天我去了内庭然后见到了婉儿的母亲。
你是不是觉得本宫凶狠残忍啊,是不是觉得本宫不择手段啊,皇后生气的问道。
太平连忙跪在地上说,母后,儿臣不是觉得你多么的残忍只是今天看到婉儿的母亲不由让我想起母后在感业寺时所受的苦,只是于心不忍吧了,其实太平也能想到当初母亲在感业寺时肯定也受到无尽的折磨幸好父皇不顾一切的爱她,才有今天的皇后,太平明白皇后之所以欣赏上官婉儿是把她看成了以前的自己,皇后对婉儿是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皇后看着太平其实她喜欢太平的原因不只是太平公主像她,虽然太平公主有她的霸气却没有她的狠毒,这个皇宫太复杂了,皇后自己现在深陷其中,她只想让太平快快乐乐的过完一生,可太平总是喜欢管这些闲事,所以她怕,怕有朝一日太平公主也深陷其中,自己有高宗在后面撑着,太平呢她不过是仰仗我,假如有一天我不在这人世,恐怕皇后不敢在想也不愿在想。想到这里她就头痛。自从十四岁进宫到现在差不多五十年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啊。皇后不得不感叹到。太平我若放了她们,谁又会放的了我,罢了你下去吧。
太平公主看皇后一副疲惫的样子,觉得再说无益,便起身退下。
回到宫殿却再也睡不着于是便在皇宫中转悠不知不觉走到了英王府第,太平公主想了下显哥哥大婚自己还没祝福呢不如今日进去瞧瞧,站在门口的太监一看是太平公主连忙上前请安,太平公主问英王殿下呢,太监回答,在里面呢,这都好几日了,英王殿下总是坐在宫殿里也不说话一个人静静的发呆,公主你进去瞧瞧吧,太平心想大喜的日子,显哥哥为什么不高兴呢,走了进去看到李显正坐在书桌旁拿着一本书,眼睛望着远方看呢,太平公主走向前去,大声说道,书拿翻了,李显本来正在发呆听到声音也只是机械性的动了一下,看了一眼太平问道,有事。太平看着李显觉得甚是纳闷,这大喜的日子显哥哥怎么看着到一点都不高兴,于是说,哥哥大喜做妹妹的怎能不来祝贺一下呢,看你的样子好像不高兴啊,太平公主看着李显说道。
那有,我看你倒是心情不太好,李显看着太平说道。
太平公主也不隐瞒说我心情是不好,但总比一些人明明不喜欢人家还硬要娶人家强,太平公主往李显书桌上看去,发现书桌上面摆着一副画,只是被书本压着看不清画的是谁,于是便伸手要取,吓得李显赶紧遮掩,只可惜太平公主抢先一步,太平公主本来还想调侃一下李显但看到画中人物,她便知道原来自己的显哥哥也喜欢婉儿,只是显哥哥不像贤哥哥那样性格张扬,显哥哥性格温顺,待人宽厚,在几位皇子中就显哥哥的脾气秉性与父皇最为相像。只是性格太过温顺的话就会失去主见,凡是都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对于这一点太平则是又爱又恨,喜他的宽厚,恨他的懦弱,如果他有贤哥哥一半的脾气那就解决了母后与贤哥哥之间的矛盾。太平公主看着李显,李显则不好意思的把头看向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