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毕竟还小没经过这样的场合,心中怕的要死但还是压抑着心中的恐惧抬起了头,然后看到身穿锦服,体态丰盈的皇后也正用一种威严的眼神看着自己。
此时,皇后表面看起来一副庄重威严的样子,其实心中早已惊骇,看着眼前这个小人,面对自己居然可以波澜不惊,临危不乱,不由让她看到了十四岁的自己,那时的她初见太宗时也是如同她一样。对上官婉儿的好感不由又加重几分。
平身吧。
谢娘娘,此时上官婉儿实在不知皇后叫她来所为何事,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婉儿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祖父,父亲惨死,不由一股恨意在心中滋生,令她几乎失去理智。她赶紧把这股情绪压制下来。
她这一瞬间的表情怎能逃的过坐在座位上的皇后,虽说皇后知道眼前的人对自己恨之入骨,但她还如此的喜爱她,这种喜爱不像是自己对自己女儿太平的母爱,这是一种同类之间本能的吸引,她觉的眼前的这个女孩有一天一定会被自己收复,她觉得她有这个能耐。皇后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的喜爱上官婉儿,她甚至觉得对于眼前的人儿自己对她的爱居然超过了她对太平。她是一个很清醒的人,即使在喜爱,她也不会百分百的相信她,至少现在不会,因为她始终相信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就像她的儿子李贤。接着她说道;本宫听说你文采出众,所以今天宣你觐见,到要看看你究竟有多厉害。然后看了下窗外说道当下正值春季,那你就以春作一首诗吧。
婉儿遵旨,这边婉儿思索了一阵,就提笔写道;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然后就递与皇后。
好诗,好诗,皇后不由说了几个好诗,她本来就是爱才之人,现在看到小小年纪就能作出这样的佳作不由大悦以赞许的看着上官婉儿,只见坐在大堂上的皇后说:上官婉儿因才思敏捷,机智过人,特赦免其罪人身份随侍本宫。
这边上官婉儿实在搞不清楚这个皇后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她不知她是自己的杀他父仇人吗,那她为什么还要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就不怕自己有一天把她杀了吗,对于眼前的这个人她实在是不了解。
上官婉儿谢完旨之后便离开上阳宫,而此时天色也逐渐暗淡,在外面逛了一圈便回到了住处,这时只见母亲早已在门口等候自己,这时看到自己回来连忙拉着她的手紧张的问,皇后召见你所为何事啊。
婉儿拉着母亲的手便往屋子里走便对郑氏说:也没什么就是让我做了一首诗,然后就大悦,特赦我罪臣身份,陪侍左右。
郑氏一听不由紧张,便停下脚步,自古伴君如伴虎,况且婉儿侍奉的这个人,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让她怎能不担心。
婉儿也知母亲所想连忙宽慰母亲,娘,你就不要多想了,婉儿一定会小心行事的。
天亮,婉儿就辞别母亲,往公主府走去,因为昨天皇后给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便是陪侍太平公主,在她不在的一年内不能闯祸,对于这个公主她早有耳闻,刁蛮,任性。不过对她来说一切都好办。
翌日,当她走进公主府时还是惊呆了,没想到皇上和皇后对她是如此的宠爱,她所拥有的一切远远超过了所有的皇子,简直就可以与皇宫相媲美了。驾,驾,驾正当婉儿为天平公主府第叹为观止时,只见一个人骑着一匹骏马向自己飞奔而来,她不由惊呆住了,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而马上的人一看前面站着一个人也赶紧勒马,幸好及时,只见马上的人生气的说道。长没长眼啊,竟敢但本公主的道。
这时上官婉儿也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位穿着锦袍的少年,正生气的责骂自己。赶紧上前请安:奴婢上官婉儿,参见公主殿下。
上官婉儿,你来本公府第有什么事啊,只见太平不耐烦的说道。
回公主,奴婢奉皇后之命前来侍奉你去太平观陪侍的。
陪侍,这个倒不必了,太平公主笑着说道。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母后派人来检视自己的,如果真的让她跟在身边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就掌握在她的手里。所以她才不要呢。
这边婉儿,也猜出公主拒绝自己的理由,连忙说道:请公主放心,皇后娘娘吩咐过,只要公主有任何闪失,就拿我是问。
太平公主一听,觉得眼前这个宫女与自己身边的大不相同,再加上年龄又与自己相仿,不由有点喜欢边说,这时太平公主从马上下来,把马递给随身的太监,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走吧。说完头也不回的向上阳宫走去。
这边上官婉儿也觉得公主也并不是十足的刁蛮,心里也放松了许多。
上阳宫中高宗与皇后正坐在大堂之上,太子站在皇帝左边,李显与李旦则立于皇后身旁,除了太子身上散发一股皇子的气概,其余两位则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太平公主走进大殿,也不敢造次,规规矩矩的向高宗和皇后请了安。向各位皇兄问过好之后,便看到高宗皇帝向自己招手边向高宗走去然后坐在高宗与皇后中间。皇后看着太平的穿着也懒得理她,只要她不胡闹她就当眼不见为静。于是便看着立在一旁的婉儿说:婉儿,公主在太平观期间你可要看好她,别让她又惹出什么事来。
是,奴婢遵旨。婉儿答道。
这时,随着婉儿的答话殿中的几人也开始注意了眼前的这个人。其实,当婉儿进来时,太子李贤就注意到了上官婉儿,只是不知道她怎么会在自己胞妹身边服侍,随着皇后问话他也猜到了,定是皇后不放心便派他来来监视公主。他不由又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女孩,究竟她有多大魅力,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引起了皇后的注意,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她。
上官婉儿微微抬头正好碰上太子正用一种打量自己的目光看着自己,连忙低下头。
坐在上面的高宗皇帝不停地告诫太平公主要好好修身养性,别像以前那样胡闹。
太平公主一边点头一边向高宗皇帝撒娇说到:父皇,皇儿一定会老实听话,不再惹麻烦呢。
但愿如你所说,你啊,不把本宫气死你是不甘心用手戳着太平的脑袋无可奈何的说道。
太平这时赶紧跪在地上哭着说道:孩儿不再父皇母后身边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
高宗看到女儿流泪,眼泪也不由流了出来,上前赶紧把女儿扶起。
皇后看到女儿这样也是很心疼,也走下座位边为太平擦眼泪便心疼说罢了,上辈子做了什么孽遇到你这个冤家。
这时只见随侍的太监跪在地上说道:启禀圣上,娘娘一切都准备妥当可以上路了。
该带的都拿的吗,皇后问道。
启禀娘娘都带了。
皇后看着身边的太平说道,时候差不多了,出发吧。而这时,高宗紧紧拉着太平的手,用一种慈祥的目光看着太平。吩咐她要听话,别在做什么出格的事。然后又吩咐随侍的太监宫女要好好照顾公主,若公主有什么闪失则拿他们试问,吓得随侍的宫女太监连声说是。最后高宗怕有什么闪失,让太子亲自护送公主。
这边公主跟各位皇兄告完别之后,便坐上车一行人浩浩当当的出发了。
这边,才刚出完城门,太平公主,就喊着要停下。
太子李贤只好让众人停下,之间太平走出车子,便对身边的太监说道,去把本公主的马牵过来,呆在里面快闷死了。太平有点生气的说。
这才刚出城门你就这样,边笑边指着太平说道。
太平不以为然的撇下嘴说山高皇帝远,你还饱读诗书,连这个道理也不懂,现在,我已走出皇宫你不说我不说,嗯,太平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上官婉儿她在不说那些奴才他敢吗。
说完也不理李贤倾直向马身边走去,骑上马便对李贤做了个鬼脸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便说我先走了,飞奔而去。
而李贤一看,心中不免紧张,也连忙快马加鞭,追赶太平公主,
身边随侍的人一看,那还有两位主子的踪迹。也连忙追赶。婉儿也不由紧张起来。
太平骑着马不断的加速,而跟在身后的李贤也是心中大急,在后面不停地叫太平停下,太平公主骑得正欢,那还管其它。就这样你追我赶,大半天之后,太平也逐渐累了,便放慢速度,正巧不愿前方有个亭子,便骑着过去,下马进行休息,其后李贤也跟着过来,下马之后板着一张脸坐在亭子里。太平看到他这样,连忙陪着笑脸说道:怎么样,我的骑术还可以吧。
李贤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然后坐在亭中休息。
半饷之后,后面的队伍跟了上来。
李贤看了看,便对太平说前面不远就是太平观了,不由你那么放肆,来人把公主的马牵走。
骑了一段之后的确有点乏了,于是太平也没说什么,便坐回了车里。
休息片刻一行人便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