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城市,柳半夏在离开叶风城市回来后,终于第一次承认,还是家乡好,这里才是她的家。
回到家里,什么也不说,先是睡了一天,然后起床像饿死鬼投胎一样拼命地吃,把老妈在一边看得心里慌慌地,连问这几天的情况都没有敢问。终于睡足吃饱,柳半夏才把这两天的情况一一道出,老妈边听边心疼地检查女儿的脚,越看越心疼,不再支持女儿和沈耀祖交往。柳半夏也正有此意,却是没有下定决心,她知道沈耀祖是一个优秀可靠朴实的人,可是,这一次随他回家,却让她看到了沈耀祖的另一面,那一面,是她永远也不能进入的,或者说,沈耀祖的很多面都不属于她,她也融入不了他的家庭,甚至,有些害怕。
可是,她不是爱的是沈耀祖的人吗?为什么会计较这样多?
老妈看出女儿的疑惑:“女儿,妈是过来人,这两口子过日子,不是谈恋爱那么简单,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你嫁给一个人,也是同时嫁给了他的家人,他的家人还有成长环境有时候可以成为影响你们婚姻的决定因素。妈知道你喜欢小沈,可是你仔细想想,他的家庭情况你能接受吗?你肯定也清楚,以后的几十年,他的家人包括老家里的那些亲戚,在你生活中将无处不在。这样的例子你也见得不少,楼上小苏家,她老公不就是从外地乡下来的,过得怎么样?你不会不知道吧?”
她当然知道小苏姐的的情况,只不过比她大七八岁,当初不听家人的劝阻,和从外地乡下来的老公相爱并结婚,可是婚后却过得很不幸福,老公家乡的所有能沾上边的亲戚都把他们家当旅店不说,更重要的是,老公家里人几乎把小苏姐家当了提款机,无论是家里盖房子还是小叔子找工作都是他们的事情,而且因为小苏生了一个女儿,更是犯了天理不容的大错,在老公家人看来,要么让他们的儿子休了小苏要么就再生一个儿子,可谁都知道现在再生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大,更何况,国家允许吗?结果小苏姐和她老公的关系越来越差,这不,前些天都已经开庭了,听说是为了目前这套小苏家人出钱买的房子产权问题而拖延着。
听着老妈的一番话,半夏终于彻底想明白,她不敢也不想要这样的婚姻,趁着现在只是喜欢而没有深厚的感情,分开,是最好的选择。
主意打定,竟然也没有什么痛的感觉,也许是来与沈耀祖的感情没有她想像的那样深,也许,这两天在他家的经历让因相亲而起的感情终于露出脆弱的马脚。
接下来沈耀祖再打电话联系她的时候,半夏一直推三阻四说自己一直在忙,这样下去,再怎么粗细胞的人也能感觉出来是怎么回事了,沈耀祖不傻,当然也能感觉到柳半夏已经萌生离意。可是他还是想把事情搞清楚是为什么,他很清楚柳半夏一开始是对他有好感的,也肯定想过要和他一起走下去的,不然不会随他回老家。于是他给半夏发信息,要求见最后一面,把话说清楚,无论结果如何还是好合好散,接到信息后,柳半夏决定再见一面,想想也是,不有必要把事情弄成这样,用句最俗的话说,还可以做朋友嘛。
地点是沈耀祖选的,在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走到那里后,说实话,柳半夏还是有些伤感的,倍觉物是人非事事休。沈耀祖似乎也沉浸在回忆中,很长时间不说话,两个人一直沉默着,最后还是沈耀祖打破这种局面,开门见山地问柳半夏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或者说有什么难言之隐。
柳半夏见他如此直白,知道他是一个很朴实的人,有些话不会拐弯抹角,于是也就直说:“我们是因为我替朋友相亲这样一场闹剧而认识的,很多时候我感谢这场闹剧。和你在一起,我一直感觉很踏实也很平静,可是这些天我想了很久,婚姻不是单纯两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两个家庭关系到很多人。比如,我和你结婚,不只是嫁给了你,也是嫁给了你整个家庭,并不是我们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的。”
“你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我的家庭配不上你是吗?去我家乡之后,你开始嫌弃了是吗?”沈耀祖有些气愤地问。
“不是这个意思,可能我有些辞不达意,可是我没有看不起或者说嫌弃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东西我接受不了,也融入不了,通过这次随你回去,我也感觉到自己很不符合做你家儿媳的要求,各种观念也很不同,如果我们在一起,以后面对的问题会很多,我不想以后后悔。”
“呵呵,无论你怎么说,还不是和其他女人一样,觉得自己是大城市人而有优越感,对乡下人抱有偏见,以为乡下人就是自私或者说亲戚都会挤到你家里来,你以为乡下人穷心也穷吗?不,柳半夏,我告诉你,你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懂!”沈耀祖已经气极。
“不好意思,如果让你曲解了我的意思的话,我也没办法,耀祖,我希望我们还是朋友……”
“我不需要你这样的朋友,也不用你在这里假惺惺,你滚!”他的脸上青筋暴起,柳半夏有些害怕,站起身来:“耀祖,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心里也很难受,可是你以后会明白,对不起,我先走了!”
沈耀祖没有抬头,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半夏转身离开,她的脚步有些沉重,就像刚刚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很累很累,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残忍,或者说是不是很世俗,如果沈耀祖不是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是不是今天一切都会不同?
可是她知道,即使她今天的选择是错的,她也要承受,因为她承受不起以后有可能给婚姻带来的不幸福,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年龄了,那么就更不能将就,更不能走错一步,对一个女人来说,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一生的,不得不承认。
回家后,什么也不想说,只是倒在床上,想着这些天以来的经历,觉得好像在做梦,甚至怀疑这些天和一个叫沈耀祖的喜欢过一场。
老妈看到半夏的样子就知道她已经把事情说清楚,只是在房间外轻轻地说:“半夏,不要难过,这样总比承受以后可能的不幸福好得多,慢慢来,妈不急,你也别急。”
屋内,柳半夏有泪水下来,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些不舍。
江雪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也懒得打她电话,心里有些堵,很想倾诉,打开QQ看到大学宿舍里的老大在上面,于是把这些天以来的经历说了出来。老大听完后,也是有些可惜,问柳半夏为什么不努力争取一下,半夏回:“你觉得,我还有多少青春去争取?还有多少时间去等待一个未知结果的婚姻?我需要的是确定,是让我安心甘心停留下来的婚姻,周边类似的例子让我害怕,只能对不起他了,也许是自私,可是,别无选择。”
“半夏,你这种情况生活中很常见,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而已,尽管你在那两天遇到的事情也有发生,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知情达理的农村人,他们甚至比一些城市的人更有素质更让人尊敬,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没有人存心想这样或那样,只是生活环境不同,观念不同而已。你和沈耀祖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孔雀女与凤凰男了,要不要嫁给凤凰男,也是现在很多孔雀女的疑惑呢。”
“孔雀女?凤凰男?什么新词啊你?”
“老土了吧?孔雀女就是指你这样的人,生活在城市里的女子,凤凰男指沈耀祖。具体地你上网查查看就知道了,对号入座一下,就不用我在这里唠叨了。”
老大在那边不再说话,半夏好奇地在百度上开始搜索“孔雀女与凤凰男”:
“孔雀女是凤凰男的衍生词。她们深受父母溺爱,从小没有受过什么苦,内心单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用讨好谁,不需恭维谁,不必使心眼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过,有的”孔雀女“喜欢”开屏“,有意无意地”显摆“。她们爱慕虚荣、物欲强烈、目中无人、挑剔、做作、眼高手低。孔雀女往往被凤凰男的认真负责所吸引,婚后却开始抱怨”下辈子绝不嫁凤凰男“。
所谓”凤凰男“,就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他们进城市后,娶了孔雀女(城市女孩的代名词),过上了城市生活,但由于原先的农村身份打下的烙印,使得他们与孔雀女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产生了种种问题。
凤凰男,顾名思义,”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特指出身农村),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生活的残酷与艰辛,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得他们普遍具有家境良好的人所不具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拼搏的狠劲,也给他们带来了事业上的发展,但是,当他们选择了身边的城市女子,并和她们携手走入婚姻殿堂,许多负面因素就显现了出来。
例如,他们往往对千辛万苦负担自己求学的父母(有的还包括兄弟姐妹,甚至整个村子、整个家族)存在着沉重的负疚感,也因此衍生出强烈的责任感,认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是自己和妻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会被人”戳脊梁骨“,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小家的利益,妻子的心情,就被排在整个家族的需要之后,妻子一旦对这种无穷无尽的贴补有所不满,小家庭就不可避免的掀起风暴。
再比如,农村长大的男子,不免受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有的自己就有三四个甚至七八个姐姐,从小目睹了一代代农村人为了”传香火“是怎样的不顾一切,耳濡目染,到了自己生儿育女的时候,对妻子肚子里宝宝的性别,就多了几分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果生下来不如自己所愿,父母失望,自己也认为妻子”肚子不争气“,好一点的是劝说生二胎,更有甚者对产妇冷言冷语乃至家庭暴力,造成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悲剧。”
看着这些,想起在沈耀祖家的经历,还有沈耀祖平时流露出来的对男孩子的重视,以及对柳半夏身体是否瘦弱是否能生一个胖儿子的担心,柳半夏开始有些后怕,原来这种现象早已经引起关注了,看来不只是她一个人面对这种问题,又上了一些论坛看了一下,有很多孔雀女在声讨凤凰男,可是也有很多孔雀女在夸奖自己所嫁的凤凰男,看来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婚姻,也如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正想关掉QQ,老大又发过来信息:有时间的话,看一下《新结婚时代》、《双面胶》,也许你会从中找到一些什么。
半夏这次不再问为什么,直觉肯定会和她目前的状态有关,于是记下这两个名字。
在空闲的时间里,半夏选择先看了《双面胶》,发生在上海的两个夫妻之间的事情:男主人公生于东北农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在丈人家的帮助下买了房子,和上海娇妻胡丽鹃过上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小日子。但亚平父母的到来,让这套本来充满了温馨和情趣的复式住宅变得今非昔比,南方和北方,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理念碰撞出了两代人几乎无法相容的局面。而在亚平父母的眼皮底下,亚平也无法再对丽鹃表现之前的浓情脉脉,丽鹃的世界日益荒芜……而亚平父亲的重病、亚平姐夫的下岗更让亚平的处境雪上加霜,心力交瘁的他不得不用心计和手段骗取妻子的帮助和支持,丽鹃终于从娘家借来十余万给了亚平,还帮亚平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事情却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电视剧版本中,亚平和丽鹃分手数年亚平母亲病重弥留丽鹃带着儿子来见了老人最后一面,给了观众一个貌似温情的结局。可是柳半夏找到《双面胶》的小说版本,小说中的结局是亚平对丽鹃家庭暴力致使丽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