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这熟悉的声音响起,筱蔻就从床上一骨碌的爬了起来,穿好道服,就开始梳发了,将及腰的的长发盘了起来,这是尼姑专属的发型,也是尼姑唯一的发型了。
在镜子前很是仔细的照了照,瞧了瞧,素雅在旁边看着筱蔻的举动,知道她今天要和李师伯进城卖刺绣,心里很是不屑,当然也有不解,然而更多的却是嫉妒。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今天起得这么爽快,还这么精心的梳妆,不就是进个城吗,这尼姑打扮有啥用,又没人欣赏,真是多此一举”素雅不阴不阳的说道。
筱蔻听见了她这样说,就立马还嘴道:“唉,这人要是优秀了点吧,到哪就遭妒,看来还是低调做人为上策,我怎么就低调不起来呢,看来得好好像你学学,你可得好好教我啊”
这素雅看着筱蔻这么说,那是气的脸的涨红了,素雅平时就是个爱出风头的,外加争强好胜,所以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和低调两个字压根是划不上边,遂气的摔门就出去了,临走时还说道,:“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筱蔻看着素雅离去的背影,嘀咕了句“唉,看来这尼姑庵的小尼姑也太不淡定了啊,我这算不算是以大欺小啊,”
然后就继续的理了理发,这个小插曲完全没有破环她的好兴致,等到做早课的时候,她就去尼姑庵的大门口等师伯了,不一会师伯和一个叫青梅的师姐就出来了,师伯和师姐一人拿着一个大包袱,筱蔻就上前去接过师伯的包袱,这人当然得有点眼力劲,这李师伯看见筱蔻这样,就更加的高兴了。
就领着筱蔻和素雅出发了,这尼姑庵到城里大概有半个时辰就到了,这么近的距离,这尼姑庵的老尼姑们都不让她们出去,唉,真是太过分了,一路上和师伯师姐他们说说话,这师伯的话很多,是一个精明大婶级的人物,而这师姐人长得挺漂亮的,话也挺多,就是少了点幽默风趣,少了师伯的那丝的精明气,三个女人一台戏,虽说是尼姑,但也少不了八卦的本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就到了今天要去地方。
只见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城门,城门上方的匾上写着青城,挺厚重的两个字,让人感觉到分量,透露出一股威严,其实这里的字就像是古代中国的繁体字,虽不会一笔一划的具体写出,但大概的形状还是有印象像的,看见了还是认识好多的。
兰国一共有九个城,青城是兰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城,就如中国的上海一样,是个贸易都市,其都城在南陵城,那里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天子住在那里,最威严而庄重的皇宫也坐落在那里,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而青城是这两年发展起来的,贸易往来频繁,多是商人,青城的一面环山,就是清音尼姑庵前面的那座山,即筱蔻每天去砍柴的地方,叫做常青山,由于树木繁多
种类齐全,有好多树是四季常青,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这山也是一片葱绿,浮青叠翠,绵延百里,甚是好看,成为青山一景,而青城的例一面环海,这海叫芙蓉海,原本就叫青海,是来改成的。
相传有一女子,丈夫死于这青海,她甚是悲伤,不肯接受这个现实,遂她朝朝暮暮的坐在水边,盼望着丈夫的魂魄回来与她相聚,而岸边的花树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她丈夫的笑容,她便认为这是她丈夫的灵魂所化,她就跳了下去,希望与丈夫相伴,当她跳进去之后,而海里竟长出了荷叶,开出了并蒂莲,这荷花不停的繁衍,开出的却全是并蒂双生的荷花,海里长出荷花也是奇迹,更何况开出的全是并蒂莲,后来人们便称作荷花为:“夫容”又因为莲花为植物,故为:“芙蓉”,如今这芙蓉海的荷花虽只有一亩田左右那么大的面积,却将这青海改成了芙蓉海,用以歌颂这伟大的爱情,这故事更是为人们传唱,成为了经典的爱情神话故事,每一个人来到芙蓉海的人都希望看到这荷花,相传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到了城里,师伯就把这刺绣分成了三分,每人拿一份,有手帕和香囊,一人一百零几个,一个大概能卖到十文钱左右,到时上交一千文,即一两银子就行,多的一点钱可以自己吃点午餐,喝点水什么的,于是三个人就兵分三路,一个人在一条街卖,到下午未时在城门口集合,即下午一点至三点.
筱蔻背着包袱就往前走了,心想着今天一定要加油,把这些绣品给卖完,不然师伯下次肯定不想带着她出来了,回去也会被别人取笑,不好交差啊。
师伯和师姐就去了别处去了,看见这街上人来人往的,甚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两边的建筑大概都是两层楼的楼房,不过是木质的,规划的非常整齐,路上的行人都向前走去,大概前方是商贸的中心吧.
筱蔻也随着这些行人往前走,又走了一柱香的时间,就看见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两边的行人都超级多,而这里的房子都是三层左右的,甚至有的是四层,但四层的不多,只有四五家,在这个时空里,四层楼的建筑就让人感觉到很宏大,就像是高楼大厦的感觉,好不壮观,行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叫卖声,吆喝声,充斥着整条大街,酒楼里早早的就开业了,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就连路边的小摊,也都冒着阵阵热气,这一切无不提醒着筱蔻一件事就是现在是吃早膳的时候了,一切都很美好,都唯一不好的就是囊中羞涩,没钱买啊,真是心酸到了极点a
默默地背着包袱往前走了一点,这里有很多裁衣店,古代的衣服都是扯好了布,然后量一下尺寸,再做,所以放眼望去,店里放的都是一匹匹的布,而没有成衣。
筱蔻走到一个街边就把包袱打开,露出里面的香囊和手帕,希望有生意上门,每次师伯和师姐的都卖完了。
想着应该不难,如果不行的话就再想办法,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可是渐渐发现有的人会瞄一眼,有的人看都不看,筱蔻本想张嘴吆喝两声,可是一到了嘴边,就又咽回去了,实在是叫不出来,长这么大,还没在街上卖过东西,小姑娘脸皮薄,实在是叫不出口,更别说使劲的吆喝了.
这路上有衣着华丽的男女,也有衣衫褴褛的老人甚至还有乞丐,贫富差距到哪都存在,更别说这皇权时代了,在打量乞丐的同时,一个想法在脑中形成。
筱蔻立刻去对面找了一个小孩过来,把小孩就叫了过去,对那个小孩说道,叫他帮他吆喝,到时给他五文钱,这小孩满脸欢喜的就答应了,站在路边扯着嗓子就喊了起来:
“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喽,清音寺开过光祈过褔的香囊手帕了,不仅辟邪,用了之后还能增福添寿了,一件只要十二文,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筱蔻看着这小孩卖力劲儿,也非常的高兴,不一会就看见效果了,有好多人来这看了,这手帕和香囊绣的都很精致,十二文也是一般好一点手帕香囊的价格,最主要的是开过光,能辟邪,还能添寿,这可就不一样了,如果要买,买这样的当然划算多了,谁不会打这样的算盘呢,而且自古信奉佛教的都很多,都吃这一套,而且筱蔻还是一小尼姑的打扮,就自然更让人信服了.
那香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因为香囊便于携带,手帕也就剩了几方,又过了一会功夫,手帕也卖完了,总共就用了不到三刻钟,是出其不意的胜利啊,筱蔻数了一下,总共一百零四个香囊手帕,卖了一千二百四十八文,给了小孩五文钱,小孩高高兴兴的就走了,走的时候还叫筱蔻有这样的事还叫他,筱蔻就叫他五天后再到这来找她.
筱蔻揣着这银子,别提有多高兴了,她故意把价格提高了两文,等于是多赚了两百文,剩下的四十三文就是自己的劳务费了,待会去买点东西吃,忙到现在都还没进五脏庙呢,剩下的两百文就存着,留着以后用,兴冲冲的就去到路边吃了碗素面,用了三文钱,本不想吃面的,可现在还穿着道服呢,总不能去吃肉吧,还是得注意点形象啊,等下次再去吃好吃的吧,今天这天还早,吃好了好去逛逛,这女生天生爱逛街,看见啥还可以买点儿,还可以去看芙蓉海的并蒂莲,离这好像也不远,想着别提有多高兴了,立马就逛了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