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日子没法过了,天天是起的比鸡早,吃的是比鸭还不好,啊啊,我真的要疯了,“不情不愿的从被窝里爬起,简单的漱了口水,拢了拢头发,把那尼姑帽一戴,就急急忙忙的跑到大殿去集合了。
早课就开始了,每个尼姑都是坐在一个蒲团上面,就开始唧唧歪歪的念了起来,筱蔻也是照葫芦画瓢,坐了下来,不过是闭着眼睛瞎念,而且这么多人一起念,别人也不知道他念的是啥。
人说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尼姑又何尝不是呢,不过是两嘴皮一动,做个样子,又有几个是虔诚的拜佛往心里去了呢。
浑浑噩噩的做完早课,就是用早膳的时候了,照例是两个包子,一碗粥,包子是青菜馅的,粥上也就是飘着一点咸菜,看着这日复一日都同样的早餐,筱蔻是皱着眉头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旁边,拿起筷子默默的吃了起来。
膳房里安安静静的,食不言,寝不语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写照,不可否认,这里的尼姑吃像都很好,斯斯文文的,颇有淑女的风范,估计也是这里的食物太无味而无法引起人大快朵颐的欲望吧。
在怨念中吃完了早餐,筱蔻就去做今天该完成的任务了,每个人都得做事,没人会白白的养着你,除非这世上人人皆你妈,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她先是跑到伙房里,把那里的一口大缸的水挑满,这是她的任务,伙房里一共有四只大缸,每个人负责一个,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那缸水给挑满了,然后又从伙房旁边的空屋里拿出一把斧头,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如当年红军跨过鸭绿江的气势扛着斧头上山去了。
每天的这个时候是筱蔻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她很享受的走在这小路上,让她感觉到大自然生动的气息,微风吹拂着脸庞,就像母亲的双手抚摸着你,带给你一丝丝温暖,哼着歌谣,是一路的惬意。
就在不知不觉中筱蔻来到这个地方,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至今还不明白为啥睡一觉醒来时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筱蔻原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可不想再次醒来后就变成了这个”筱蔻“,名字是一样,其他的就没啥相同的了。
这个”筱蔻“是一个孤儿,是被清音尼姑庵的尼姑收养的,自然就成了一个小尼姑,今年十四岁,没啥复杂的身世与背景,平平淡淡的在这度过了十四个年头。
筱蔻一边走着哼着,希望把那些烦恼事抛到一边,人是要向前看的,在简单的悲伤过后,就应该想想以后的日子了,这不,眼前的问题就是怎么在山上搞点吃着,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而且这嘴里都淡出个鸟了,做了一个月的尼姑,快把它给憋坏了,得好好想想该怎么改善伙食,解解馋,看着这本尊瘦的,实在是让人心疼,典型一发育不良,该长的地方还没长,可得好好补补,不能像太平公主发展啊,俗话说的好,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吃点肉不算啥的,顶多咱以后多多做善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