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亮感到大脑越来越肿胀、越来越眩晕,全身犹如触电,剧烈晃动。
这恐怖的感觉吓得徐亮赶紧闭上眼睛,停止观看视频,急忙低下头来,双手抱头,大口喘气。
十几秒后,他才满头大汗、十分狼狈的恢复过来,靠着椅背休息。
“没错了,8倍速就是超出极限的状态了,我得降低速率。”
徐亮把头上的汗水擦去,在椅子上坐正,丝毫没因刚才一时失控而止步不前。他通过慎重判断,最终选择了5倍速再次进行播放。
这一次大脑虽然也出现了轻微“抽风”的感觉,但已经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徐亮忍着略微不适的感觉,最终花费了25分钟就看完了第三期视频。
他看了看表,现在是晚上11点20分,心中盘算,凭他此刻的精神状态,应该还能坚持再看几期节目,然后就能在明天晚上把所有15期节目全部看完。
这要比他计划的3天时间提前了整整1天,而且还不用熬夜伤身体,那么他就有将近四天时间来准备第二阶段的备战事项。
徐亮暗暗欣喜,虽然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但原本绝望的深渊终于出现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
接下来,他要稳扎稳打、万无一失,把自己的计划逐步实施出来。
徐亮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喝了杯水,继续挑灯夜战、观看视频。
……
第二天早上6点徐亮就醒了,不是他太亢奋睡不着,而是他必须早起,否则就无法在8点前赶到学校。
匆匆吃完早饭,辞别母亲,一路“长途跋涉”,徐亮终于在8点前赶到了学校,开始了新一天的课程。
下午的课程有英语课,但班主任没来上课,而是换了另一位代课的男老师。
这个老师姓王,叫王晓夫,五十多岁,是隔壁班级教英语的,也给徐亮这个班带过课,所以大家对这位老师都很熟悉,私下里甚至有顽皮的男生给他起了外号,叫“隔壁老王”。
王晓夫头顶秃了一块,周边一圈还有些头发,形成了地中海发型,身材矮胖圆敦,说话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这形象与女班主任简直天差地别,入不得同学们的法眼。再加上“隔壁老王”是典型的旧式教学法,讲课方式比较死板,基本都是一个人自说自讲,没有采取互动模式,学生听得都兴趣索然,课堂气氛相当沉寂。
徐亮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他一直低着头,关注点不是在知识点上,而是在隔壁老王某个特定的口音上。
由于现在是高二第二学期,所有上课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做模拟试卷和分析答案上。所以,每位老师说出的话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答题”两字。
“一路通通通”挑战赛第二环节是抢答环节,其决胜点就在诸位选手的反应速度上。
所以每一道抢答题哪怕六位选手都知道答案,但是反应慢的选手基本没有抢答成功的可能。
徐亮通过昨晚观看节目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凡是在抢答环节获得最高分的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主持人说出“开始抢答”四个字时,那些抢答率最高的选手,无一例外的都能在主持人一说完“答”字时,几乎同一时间,就按下了抢答按钮,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不超过02秒。
而就是这个时间差,早一点就会被判抢答犯规,晚一点就会慢了半拍,抢答失败。
当然,换作以前,徐亮根本察觉不出来这稍瞬即逝的时间差异,这完全是靠“耳聪目明”这强大的技能捕捉出来。
所以,徐亮现在要做的,就是锻炼捕捉这“02秒”时间点的能力,让他抢答的速度处在最快的反应区间,又不会被判犯规。
……
每当王晓夫说出“答题”两字时,徐亮则将其模拟成比赛当天主持人说出“开始抢答”的场景,立刻用手指在桌子上点一下,模拟按下抢答按钮。
截止到快下课时,王晓夫总共说出了27次带有“答题”两字的话语,而徐亮也对应地点了27下手指。
而利用“耳聪目明”强悍的时机捕捉能力,徐亮这27次抢答,其反应速度均在01-02秒区间之内,甚至连续5次均达到了目前专业运动员最快的反应极限01秒。这成绩基本能保证徐亮在抢答环节不落人后、甚至快人一等。
徐亮轻松的吐口了气,坐直了身体。
不料,之前和学生没有任何互动的王晓夫突然停止讲课,出乎众人意料的说道:“徐亮同学,请你站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