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驾崩之后,军机大臣文庆,赛尚阿,穆彰阿,潘世恩和裕诚五人,成为了顾命大臣.几个人一边忙着操办道光帝的后世,另外一边则忙着新皇登基的事.道光帝一共有九个儿子,但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和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都幼年早逝.剩下的7个儿子当中,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只活了23岁,于1831年就英年早逝了.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成为了众多皇子之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实际上,根据满清的秘密立储制度,爱新觉罗.奕詝已经被道光确立为了皇位继承人了.在道光帝驾崩之后,顾命大臣们拿出道光帝的遗诏,就能够确立由爱新觉罗.奕詝继位.
只不过,现在的爱新觉罗.奕詝,才12岁而已.一个小娃娃,就算满清的皇子教育比较成熟,但要以这个年纪处理国事,还是不够格的.因此,几个顾命大臣,有很大的疑虑.
"诸位大人,四阿哥现在年纪尚幼,而现在又是国事艰难的时候,他恐怕无法应对现在的局面的."军机大臣文庆皱着眉头说道.虽然在一干军机大臣之中,他的年纪最小,但是,地位却成为了最高的人.满清的新军,主要就是由他控制的.连兵部尚书裕诚,也只是负责新军的后勤物资供应而已.
"文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由四阿哥继位,这可是先帝的遗命,难道你还敢违抗先帝的遗命不成?"军机大臣穆彰阿不满的问道.他对于文庆,本来就很是嫉妒.原本在军机大臣之中,他是首辅.但是现在.文庆的地位却超过了他,这让穆彰阿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只不过,文庆掌握了满清新军,加之道光帝的信任.让穆彰阿一直都没有机会而已.现在.道光帝驾崩,新皇即将登基.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穆大人,我可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要大清的江山更加稳固而已!"文庆沉声说道.他的脾气虽然很不错,但穆彰阿一而再再而三的找麻烦.也让他有些恼火了.
"哼!文大人,四阿哥从小聪明,虽然才十二岁,但已经颇有能力了,相信他能够治理好国家的.再说了,不是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一旁辅助吗?"穆彰阿冷冷的说道.他同时也担任了四阿哥爱新觉罗.奕詝的老师,和爱新觉罗.奕詝的关系自然要好得多了.爱新觉罗.奕詝继位之后.他的地位肯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的.
"穆大人说的没错.先帝的遗命,我们自然是要遵从的,任何违抗先帝遗命的人,都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军机大臣潘世恩也说道.他和穆彰阿的关系不错.两人俨然已经成为了盟友了.
"你们!你们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文庆大怒道.
"好了,大家不要吵了,先听听文大人的意见吧."军机大臣赛尚阿连忙出来打圆场.他和文庆同时被道光帝任命全权处理和新华国的一切事务,这段时间以来,和文庆的关系也是越走越近.
"文大人,说说你的意见吧?"赛尚阿说道.
"诸位大人,我的意思是.现在四阿哥年幼,就算继位登基,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设立一位摄政王,在四阿哥城内之前,代为处理国事.等到四阿哥登基之后,在再还政给新帝!"文庆说道.
"设立摄政王?不行,这绝对不行.谁敢保证,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多尔衮!"穆彰阿连忙摇头.
"有我们几个在,难道还怕出现多尔衮吗?"文庆说道.虽然,朝中大权都由他们几个掌握,但如果事事都有他们做主的话,未免给人一种他们是欺压幼主的权臣的表象,但如果有了一个摄政王的话,那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我赞同文大人的意见.在新帝成年之前,由摄政王辅政,无疑能够更加有力的保证大清江山."军机大臣赛尚阿旗帜鲜明的支持文庆.
"不行,我还是反对,这其中的危险太大了.万一出现问题的话,那大清的江山社稷该怎么办啊?"军机大臣潘世恩也摇了摇头.
"裕大人,你的意见呢?"文庆问道.顾命大臣一共有五个,现在是文庆和赛尚阿赞同设立摄政王,穆彰阿和潘世恩不赞同设立摄政王.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的意见,就至关重要了.
裕诚皱了皱眉头,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不管他倒向哪一方,但肯定都会得罪另外一方的.这对于裕诚来说,都是非常为难的.他只不过是想要保证自己的地位而已.不过,很明显现在文庆的势力最大.手握十万新军,并且还有更多的新军正在训练当中.文庆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权臣,得罪了文庆的话,那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裕诚犹豫了一下,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准备支持文庆.
"诸位大人,我认为文大人的意见是很正确的.在新帝成年之前,我们确实需要一位摄政王来处理国家大事.等到新帝成年后,再让摄政王还政就是了.反正有我们几个老家伙坐镇,也不怕到时候会出现意外."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裕诚说道.
裕诚的支持,.[,!]只得文咸的建议得到了通过.五个顾命大臣中,三个都赞同设立摄政王.即便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再怎么反对,那也是没有用的了.当然,两人还是尽力的进行了争取.将新帝亲政的时间顶在了四年后,也就是爱新觉罗.奕詝年满十六岁的时候.
"文大人,既然你建议设立摄政王,那么,你有合适的人选了么?"穆彰阿问道.
"当然,我认为惠亲王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由他来出任摄政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文庆说道.
"惠亲王?不行,我反对.惠亲王在出任大军统帅的时候,不仅被新华军给打败了,还谎报军情,现在正处于圈禁当中.由他来出任摄政王,这是不合适的."潘世恩说道.
"惠亲王虽然被新华军给打败了,也犯过错.但是,他也从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新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需要一个对新华国有深刻了解的人来出任摄政王才行.因此,惠亲王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在他出任摄政王之后,无疑能够更好的针对新华国的优势来进行调整,到时候我们就有更大的把握击败新华国了!"文庆苦口婆心的劝说道.虽然,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势强行通过由惠亲王来出任摄政王,但是这会造成满清朝廷的分裂,不利于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新华国.
文咸的解释,理由还算是充分,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
经过这几个顾命大臣的商议之后,满清朝廷接下来的统治基础,已经确立下来了.
事后,文庆亲自赶到惠亲王府,告知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他将出任摄政王的事.此时的爱新觉罗.绵愉,早已经不是那个率领大军出征时候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了,被新华军击败,然后被道光帝罢免职务,幽禁在亲王府,使得爱新觉罗.绵愉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当然,他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等待机会.同时,爱新觉罗.绵愉也开始更加的关注新华国了.虽然处于被幽禁当中,但他的一切用度还是正常的.爱新觉罗.绵愉找来了很多有关新华国的资料,开始正视这个刚刚崛起却异常强大的国家.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爱新觉罗.绵愉发誓,下一次一定会打败新华国,一雪前耻的.
当得知由他来担任摄政王,在新帝城内之前处理国事的时候,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欣喜若狂.当然,吃过一次亏的他,这一次镇定了不少.他首先向文庆表示了感谢,他知道,没有文庆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机会的.另外,他也向文庆表示,出任摄政王之后,一定会尽心尽力使得满清强大起来,最终击败新华国.最重要的一点,他保证等到新帝成年之后,一定会还政给新帝,绝对不会当多尔衮的.当然,四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
1843年8约15日,道光帝的四子爱新觉罗.奕詝,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定位"咸丰".同时,咸丰帝任命他的叔叔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为摄政王,代理国事.虽然,咸丰帝今年才十二岁,但是他却表现出了和他年纪不符的成熟.作为一个皇帝,即便是小孩子,在自己的权力被人夺走之后,肯定也会不满的.但是,咸丰帝却表现的好像没事人一样,显得太冷静了.可以肯定,咸丰帝心里也是不甘心的,只不过,迫于现状,不得不忍气吞声而已!(小说网www.ShuBao52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