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孙班头涩声说道:"不错,正是周廷辅."
李陶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而后,我们进了古宅,受到了控尸人与灵魃的伏击.其后,正当我逼问控尸人之时,控尸人却惨遭灭口!致死原因,乃是一枚银针.也就是说,当时除了我,雷捕头与控尸人之外,在那古宅之内.还有第四个人!那么,他是谁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我们刚刚走进祠堂之时,在屏风后见到的那个女子,当时情况紧急.由不得我多想.只当她是被灵魃所杀,然而此后我细细推敲.周廷辅乃是因为幸免于难,在逃出甘凉的途中被截杀灭口,合情合理.而那女子又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死在那古宅之内?她出现得太蹊跷了.一时间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身份给她.直到今天下午,在义庄的墙头,当我感觉也有人窥视之时,我猛然回头,竟然又看到了这个曾经在古宅死过一次的女子.那女子的身形虽是一闪即没,却让我豁然开朗.
那孙班头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蓝田王,果然名不虚传."
话音未落,只听李陶接口说道:"再说这城隍庙,白日里查看辙印,我便知钱粮尚未运走,还在这大殿之中,直到我勘破了这里的机关,查验了死去官兵的尸身,终于明白,原来那夜三千官兵在这义庄之内被施以蛊术,中毒后,当时有灵魃,控尸人,你孙班头,还有那女子,三人一尸,以及数千饥民在场吧.哦哦哦,哈哈,我险些忘了,那刺史府里,哪里是收留了数千难民啊,分明是几千精兵嘛!"
听了这话,那孙班头神色大变,紧忙问道:"你怎么知道?"
李陶伸出三根手指,朗声说道:"漏洞百出,其破绽有三.其一,既是赈济饥民,为何城内放粮赈济,城外却拒之门外?其二,饥民之中尽是青壮男丁,怎么不见老弱病残?其三,你那刺史府里的饥民,个个膀大腰圆,凶神恶煞似的,哪有个饥民的样子!哈哈哈,可笑,可笑!"
不等那孙班头答话,李陶正色说道:"如此一看,本案的动机,也就明了了,如果我所料不差,几位应当是吐蕃白衣堂的人吧?"
听了李陶这话,那孙班头瞳内杀机顿现,右手已摸在了身后的木箱之上.
这一举动早被李陶看在眼里,张口笑道:"孙班头且慢,不忙动手,不忙动手.如若我所料不差,这一切,怕是自年初蝗灾之时,就早有预谋了吧?"
说到这里,李陶也不领会孙班头惊愕的神情,自顾自地说道,"廓州为我大唐西北进出吐蕃之门户,你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刚刚迎娶我大唐金城公主,此时应该不会对廓州起觊觎之心,倒是你们的大论乞力徐雄才大略,怕是早有东进之意,正逢年初蝗灾,知晓朝廷必定发放粮款赈济,因而先派遣尔等心腹高手,潜进廓州城,在.[,!]半年的时间里暗中将知州,师爷,班头等一群人等换个干净,再以易容之术瞒天过海,是为偷天换日之计,并在城中设下各处暗桩,我投宿的那家‘宾客来’不正是如此吗?同时,你们发现了这处城隍庙,于是精心营造,建造机关消息.在我第一次来这义庄之时,我便觉得蹊跷,廓州城不过万余人口,为何要建造一处容得下数千人的义庄,岂不可笑?原来,你们早就为劫取这批钱粮作好准备了!我说的可对?"(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