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上梁 阅读至0%

第46章 上梁

书名:重生之农女萧月 作者:江南雨夜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3:18
      吃了午饭,萧月到了刘老三家。
      “刘三叔,在家吗?”
      “在,是二丫呀,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呀?”刘老三问道。
      “刘三叔,我家明天就完工了,我想后天请你帮我加上梁。”
      “你放心,叔一定来!红布扯好没有?”刘老三问道。
      “扯好了!”
      “嗯,到时候你怕是有的忙了!”
      “就是呀!”
      “二丫,喝水!”陈氏把水递给萧月。
      “谢谢陈婶婶!”
      “刘三叔,事情就说定了!到时候一定要来呀!”
      “我晓得了!”
      “那我先回去了,刘三叔!”
      “慢走啊!”
      “知道了,陈婶婶!”
      萧月回了家,郑氏问道:“你那刘三叔怎么说?”
      “说了,刘三叔后天就过来上梁!”
      “嗯,让你外公把菜买回来放着,后天要用的话也来得及。”
      “知道了,外婆!”
      两天转眼而过,今天是萧月家商量的日子,上梁因为封顶才显重要,所以这一天几乎是全村出动,甚至是族长村长都要过来。
      “二丫,你饭好了没有?”陈氏问道。
      “婶婶,已经好了,就等炒菜了!”萧月回答道。
      今天只是自己村子的人吃饭,所以不用另请厨师来掌勺,只要搬新家那天才会请厨师来。厨房里都是村里人来帮忙,所以萧月也不是很忙。
      “哦,那我通知他们把桌子摆上。”陈氏说道。
      “那麻烦婶婶了!”
      陈氏出去后,炒菜的人开始炒菜,烧火的忙着烧火。要说萧月今天能有这么多的人来帮忙,还得感谢她外婆郑氏这半个月和村里人唠东家,磕西家。
      早上都吃得很简单,炒两个肉菜,炒两个素菜,再烧一大盆汤就解决了。
      早饭过后,众人忙着做上梁的事宜,其实也就是给刘老三打打下手。
      “二丫,你过来,把小牛儿也喊过来!”刘老三喊道。
      “来啦!”萧月回答道。
      “萧铭,到刘三叔那边去!”
      “知道了,姐姐!”说着就抱着那只兔子跑向刘老三。
      “刘三叔,啥事呀?”萧月洗完手过来问道。
      “我先问清楚你家里以后走哪路,我好给你唱词!”
      “哦!”
      “小牛儿以后读书吗?”
      “肯定要!”
      “你呢?”
      “我从商!”
      “你家还不得了啊,官商都沾啊?”刘老三笑着说道。
      “呵呵!刘三叔,你就打趣我吧!”
      “行行行!我包给你家唱个官运亨通,财源滚滚!”
      “行,那就借刘三叔吉言啦!”
      “好啦好啦!准备上梁了啊!下面请族长和村长为主家人颂词!”刘老三要吆喝道。
      听刘老三这么说,族长就上去说了一些对主家人吉言吉利的话,接着又是村长上去说。
      在流云村这边,几乎家家做房上梁时都要请族长和村长位主家人颂词,族长和村长说完以后主家人要包红包给两人,多少都是意思,有钱的多包些,没钱的少包些。
      萧族长一下来,萧月就把包好的红包拿给族长,“族长爷爷,今天麻烦你了!”
      “丫头,从今以后,你再也不会受饿挨冻了!”萧族长颇为高兴地说道。
      “嗯!我们以后日子一定越过越好!”萧月也高兴的大声说道。
      “好!”众人起哄道。
      萧月又把另一份红包拿给了村长“村长,来,借您吉言!”
      “行!叔也不跟你客气了!”村长大方地接过萧月递过来的红包。
      “上梁!”
      由着刘老三的一声老长的声调,上梁便真正的开始了。
      刘老三手里拿着红布,满嘴念着萧月听不懂的话,绕完整个院子才上房,萧月家的大堂有一处空着两块瓦的地方,下面是横梁,横梁上绑着一块玉,刘老三在房顶唱了一遍才把红布拴在梁上,确定牢固后,才取下绑着的玉,一边唱一边封瓦,最后瓦封好后,刘老三在屋顶又唱了一遍,才下来。
      等到刘老三下来时萧月赶紧把包好的红包放在刘老三手上,刘老三接过红包,就把手里的玉挂在萧月的颈上,一番唱念过后,上梁才算真正的成功。
      萧月打了水端给刘老三,说道:“刘三叔,洗洗手!”
      “嗯!”
      这一忙活就接近一个时辰,萧月看刚接近午时,吃饭有点早,便把果脯拿了出来招待村里的人。众人见萧月端出一盘他们都不认识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二丫,这又是什么吃食呀?”刘老三问道。
       “对呀,二丫,这个是什么呀?”
      “刘三叔,这个是我自己做的,把果子晒干了,存着的,尝尝看好不好吃?”萧月说道。
      “好,那叔就尝尝!”刘老三说着就拿了一颗放进嘴里。
      “嗯!还真有那股味!”
      众人听见刘老三这么说,都拿了一两颗放进嘴里尝到。
      “月月,我来了!”文华的声音一出现,众人就看着文华。
      “你怎么来了?”
      “你家上梁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会不来?”文华说道。
      “要吃果脯吗?”
      “怎么,这次舍得拿出来了?”
      “什么叫我舍得拿出来了,我一直都很舍得好不好?”萧月不满地说道。
      “你一直就是好不好,你把萧铭也教成那样子!”
      “我去!你给我滚远点!”
      “好了,不和你开玩笑了!这是给你的礼物。”文华收起嬉皮笑脸的模样。
      “是什么?”
      “西瓜子,我让都城那边的人收过来的。”
      “麻烦你了!”
      萧月见众人看着她和文华两人,便说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文华师傅,虽然大家都认识他,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他不只是文华师傅,还是我真正的师傅哦!”
      “哎呀,二丫!我们怎么都没有收到口风啊?”陈氏问道。
      “婶婶,我拜师也没有多久,索性也就没有说。”萧月不好意思的说道。
      “哦!”
      “马上就要吃饭了,我去看看厨房!”
      “去吧去吧!”
      萧月来到厨房,便说道:“今天麻烦大家了,中午的菜好了吗?”
      “二丫,还有一个汤就好!”
      “哦!”
      “那就先上菜吧!”萧月说道。
      “好的!”
      说着众人就开始端菜。
      其实上梁的饭菜并不算很好,真正要讲好菜还得搬家那天,那天被人称为断水!四邻八亲都过来,就和结婚办寿一样的重要。
      吃了饭后,文华也没有呆多久就回镇上去了。
      萧月和外婆他们一起洗了碗,收拾完屋子后就去找村长去了。
      到了村长家,萧月喊道:“村长叔,在家吗?”
      “在!进来吧,院门没关!”村长回答道。
      萧月进了院子,村长看见萧月,便问道:“今天过来有啥事呀?”
      “村长叔,我过来问问,你上次找的那冯氏两兄弟住在哪里?”
      “你多久搬家呀?”村长问道。
      “大后天吧!干货我还有些,就是新鲜的菜要买,我是想早点住进去,天天在棚里睡着也不是个法子,您说是不是?”
      “嗯,确实也是,那我让人给他们带信吧!工钱就照我上次给的那么多,你看怎么样?”
      “那就麻烦村长叔了!”
      “瞧你说的,都生分了不是?”
      “呵呵!”萧月尴尬的笑了笑。
      从村长家回来。萧月就一直在安排买什么菜,摆多少桌,请哪些人帮忙,就这样一下午的时间就没了。
      吃晚饭的时候,萧月便说道:“外公,明天要麻烦你和舅舅他们上集买菜了,我打算后天就搬新家,我的意思是这两天忙完就算了,省得拖拖拉拉的又浪费时间又累人!”
      “那行!明天你大舅舅,二舅舅和我一起上集吧,老三就留在家里,看二丫有什么要帮忙的就帮忙!”
      “知道了,爹!”三人一起回答。
      第二天早上,萧月把钱给了外公,就让小舅舅修了几个简易的灶。
      午饭的时候,外公和舅舅他们就从萧老头的牛车上下来,萧月和舅娘她们一起搬东西。搬完后休息了一阵子,众人才吃了午饭。
      下午,舅娘她们忙着清洗不好处理的肥肠,萧月就到村里找可以帮忙的人。
      “陈婶婶?”
      “二丫,今天过来做什么?”
      “我家后天搬家,婶婶要过来帮忙哦!”
      “怎么这么快?”陈氏问道。
      “婶婶,老是住在棚里也没办法呀,我是想早些住进去,后面又要种麦子,我是怕到时候两头忙,趁着现在有时间,就先做了来,到时候也不急啊?”
      “你这说的也是!那你要锅吗?”陈氏问道。
      “婶婶,要的,不过我要明天早上来拿!”
      “那行,明天早上我给你留着!”陈氏说道。
      “谢谢婶婶!”
      “客气啥!”陈氏豪爽的说道。
      “那婶婶我先走了,我还要去其他几家说一声!”萧月说道。
      “去吧,你这半个月忙得气都不歇一口,等这次忙完就好好的歇歇!”
      “嗯,知道啦,陈婶婶!”
      “路上慢些!”
      “知道啦,陈婶婶!”
      萧月如此走了好几家,才算把事情定了下来。
      回到家,外婆就说道:“二丫,这猪大肠都洗完了,你外公看着便宜,把猪血也买回来了!猪血怎么吃呀?”
      “炒来吃吧,看着也不多,今晚我们就自己吃吧!”
      “那行!”
      郑氏和几个儿媳着半个多月在萧月家帮忙,倒知道了怎么洗肥肠和猪脑上的毛。
      “二丫,你个小贱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