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原因?那就要追溯到某人良心发现,觉得让她一个人在家确实无聊,加上偶尔还有虫蛇之类的出没,上山?那就更不行了。思来想去,华廷煜决定带着海棠下地去,或许,真的能够发挥她的长处。
终于得到对方的点头,海棠比进山还要高兴,比起树林,她暂时对土地比较感兴趣。之前听说这里的情况就好奇想要下地看看,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不但光明正大,还外带一个贴身保镖,美翻了。
“华廷煜,你们这里一般都种些什么呢?”一边走一边问,海棠面带笑容,欢喜的很,当然,若是忽略路上投注来的目光还有路边、草丛偶尔爬行的东西,那就更美了。
华廷煜想了想,道:“旱地一年种两季粟,第二季会拿出一部分土地种大豆,水田就一季水稻。”
海棠点头,古代人能够有这样的意识已经算是很超前的了。
“那平时的收成如何?”这里技术落后,想必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她记得曾在树上看到过,古时因为种植技术和种子的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在清代这个相对发展的年代,亩产三四百斤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虽然有心理准备,加之之前岳舒云有大致提过,可真正听到的时候,还是让她惊讶不已。粟米最多亩产两百六十斤,而大豆,则是减半。当然,这前提还是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若是遇到大旱或者洪涝灾害,说颗粒无收都不无夸张。好在葫芦村地理环境特殊,气候宜人,又有一条小溪由山里蜿蜒经过村子,这里的产量,在当前已经算是高的了。这也是为何朝廷将此处征收的原因之一。
海棠听对方将这里的历史背景和处境,一时间默然,百转千肠。哪怕是在近代也是要交一定份额的公粮,何况是在建社会,君主专制的年代,只是,她还不能接受如此霸道无人权的苛刻规定。
华廷煜以为对方因为朝廷的惊呼苛刻的苛捐杂税给吓到了,“以前这里的村民都很自由,只要将这里的粮食产量提高,日子就会好很多了,可是……”垂首,他试过很多方法都效果不大。
“可能的办法都尝试过了吗?”她很好奇古人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华廷煜点头,闷闷的开口:“施肥浇水除草捉虫,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可产量仍然上不去,莫说剩余下来留作村民的基本保障,就连要缴纳的那部分都勉强。”
说到此,面色低落,眼中闪过无力,一向要强的他从来不知道还有如此失败的一面,如此下去,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完成要求。
难道,他真的要一辈子在这里度过?
不,绝不!
华廷煜双眸坚定而决然,他的生命应该属于热血沸腾戎马倥偬的边关战场,而不是在这里做一个庄稼汉!
“施肥?”据海棠了解,古代还没有磷肥尿素之类的吧?想到某一可能,随即恍然大悟。
见对方明白过来,华廷煜尴尬的解释道,“因为担心将庄稼烧坏,也就刚种下时浇在旁边。”
海棠有些呆愣,烧坏庄稼?这得有多大的浓度啊。想着尿液里面主要成分就是尿素,还有少量的尿酸,若不稀释,确实容易让植物枯萎直至死掉,不禁咂舌,难道,就不知道稀释一下么?古人,得有多实诚啊。
两人边走边聊,一路上海棠也观察了不少田地,当看到华廷煜监管的那一大片地的时候,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这相隔不到数米的两块地,怎么就相差那么大呢?
华廷煜指着那片土地,“你看,就是这篇地,过了一个冬天,现在万物复苏,马上要播种了,可是,这片地长出来的植物杆瘦叶黄,好似随时都会夭折一般。不管用什么方法,仍然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眉间散不去的忧愁烦闷,几许惆怅几许无奈。
------题外话------
改了一下种植的作物,查了一下资料,古时候一般以粟为主,其次是大豆,至于玉米,据记载,最早出现是在明朝时期,所以,决定留点空间给女主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