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离只想快点换好银子离开这儿,于是直奔主题的伸出手掌心,那人定睛一看,顿时眼睛一亮,一双小眼睛滴溜滴溜的转着圈。
小离看到她如此模样,心里更是反感得不得了,但不管怎样,她都得在这儿把珠子换了,别家的当铺都太小,不知道能不能信得过,这家当铺的话,从外观上来看还算比较富丽堂皇的,应该靠得住。
至于眼前这个人么,幽晨以前说过,人间最狡猾的就是商人,也许他们再见你的第一眼起就把你看了个通透,当时小离还不以为然,觉得幽晨未免有些太过夸大了,如今亲身面对,再想想那时候幽晨的话,竟然有种毛骨悚然的惊悚感。
“姑娘可是要典当你手中的这粒珠子?”那人急切的问到。
小离不可置否的点点头,“自然是,你给看看这个能值多少钱,可别蒙我,我找人问过了,我的这颗珠子鉴赏价值很高,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别的当铺都典当不起,如果你想花个几十百把两就像打发我,那你也不必看了,我令寻其他的当铺去典当。”
小离学着幽晨平日里的那副臭语气,摆出一副我是行家,你别坑我的样子,自认为这样就能唬过眼前这个老奸巨猾的店家,却不知她一身白衣的清丽装扮,再配上刚刚那故作强势的姿态,在外人眼里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滑稽之感。
那店家心里暗暗发笑,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是接过小离手中的珠子,再放大镜下仔细琢磨起来,一边研究一边惊叹,着珠子质地很是特殊,他做这一行这么久竟从未见过,但其颜色纯正,没有杂质,又通透无比,而且还带着清人心脾的香味,以他多年的鉴别经验,着珠子定然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观之刚才眼前这女娃儿的神态和说的话,竟是不知这珠子的真正价值,莫不是这珠子是她从别处捡来的也不一定。
不过怎么得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了今天之后,他一定可以发大财了,到时候他把着珠子转卖给别人,然后就搬去别的地方,买一座大大的宅子,然后休了家里那头母老虎,再娶几个美娇娘,生一大群儿子,他就算是给祖上添光了。
那店家一边装模作样的继续研究,一面在心里做着发财的春秋大梦。
片刻过后,那店家才放下珠子对小离说:“姑娘这珠子确实是值钱的东西,不过与姑娘这种珠子类似的宝贝,我们这家典当铺里要多少有多少”,那店家说完,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似是无意的看向小离,他在观察小离的反应,然后决定接下来的话怎么说。
小离戴着面纱,自是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但那店家看人看得很准,他看小离漂亮的瞳孔里并没有半点因为自己的话而呈现出愤怒,反倒透着微微的探究,心里顿时得意起来。
然后继续说道∶“我看姑娘你年纪轻轻,又是一个女孩子家,想必是身上没有余钱才来这里典当这颗珠子,那这样罢,我就赠你个人情,以五百两银票换你这颗珠子,姑娘可否愿意?”
小离本就不知珠子到底有多值钱,见店家如此一说,略微犹豫了一下,那店家见小离犹豫,生怕小离不予他换,又加了一句,“姑娘若是信不过我,那去别家便是,只是这兴邦镇除了我点金当铺,估计没有人愿意出这个价钱了。”
小离听店家这么一说,也没有再做多想,反正这种珠子她哭一哭就有了,先换些钱用着,日后没有了再去别家典当就是了,于是点头答应了店家以五百两银票交易珠子的条件,交易成功后,兴冲冲的朝集市走去。
兜里有银票,心里就有底,看着集市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小离每一样都很感兴趣,每一样都喜欢得紧,可毕竟她只有一个人,虽然很多东西都想买,但是她也不是笨蛋没东西买多了她没办法带着也是枉然,所以一路上她虽然喜欢的东西很多,但真正买的却很少,而且入手的,都是些极其精致的小玩意儿。
不知道是不是逛得太过入神,小离觉得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已近黄昏,小离也觉得有些疲乏了,于是就近找了间名为月来客栈的小店安顿下来。
小离不用吃东西,进了客栈跟掌柜的要了个雅间,让人一会儿送些茶水去房间,边跟着店小二上了二楼的雅间。
兴许是这里地处边境,并无太多外来人员出入,客栈的生意很是清淡,从楼下走上来到楼上,客人的数目寥寥无几。
不过房间布置得还算不错,应该有的一应俱全,房里还特地点了熏香,一走进房间就显得特别舒服,小离坐在桌子一件一件旁边翻看着今天一天的战利品,忙得不亦乐乎。
一会儿便有敲门声传来,小离应声开门,原来是店小二送来了茶水,那店小二瘦瘦的,对小离奇怪的装扮好像很是好奇,送茶水的空档老是盯着小离看。
小离察觉到了店小二探究的目光,但并未在意,看就看吧,她的衣着打扮与这里的人不同,人家多看几眼也很正常,她还不至于小气到那个程度。
那店小二问过小离还有没有别的什么需要,如果没有的话他先出去了,小离摆摆手示意让他忙自己的事情去。
店小二关门出去之后,小离又开始专心致志的查看起了今天买的小物件,一支风铃花的玉簪,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吊坠,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小离拿着他们翻来覆去的看,不知道是因为这些东西她都很喜欢而这么开心,还是因为第一次自己花钱买东西才这么兴奋。
不知不觉已经入夜,日间喧哗热闹的兴邦镇,一入夜便显得格外的冷清,集市上白天叫卖的商贩都各自回家去了,只有几个卖小吃的摊子还在,不过光顾的可人并不多,大概也因为如此,那些小吃摊主都显得没有什么精神,偶尔吆喝一两句,也不见有路人被吸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