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静静凝望着这片星空,发现在月亮旁边的星星并不明显,想起了院长说的月明则星稀,因为月亮的亮度会遮盖身旁并不十分显眼的星光,因此自古就有了“月明星稀”这个成语。
月亮开始感觉疲倦了,慢慢躲进云层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在空中放哨。我望着越来越黑的天空,突然在田园那边升起了一个孔明灯,我从栅栏上下来,然后往田园方向走去,看到诸葛亮和小童在那边围着火堆坐着,我走近去看,原来刚才的放孔明灯是他们放的。
我看着他们正在烤东西吃,问着:“你们这么晚还在这里?”
小童指着旁边的空位叫我:“小阳姐姐,快来坐。”
诸葛亮看到我走过来说着:“方才看你一个人在那边坐着发呆,我想我们在这边放天灯,你看到了一定会过来这里的。”
我望着他,说着:“你就那么肯定我会过来?”
诸葛亮笑着说:“因为小阳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所以亮笃定你一定会来。其实我们只是不想你一个人在那边,一起在这边不是更好吗?”
我坐在他们身旁,看着小童烤的鸡肉,还有田园自产的地瓜,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的。肚子吃饱后,我们躺在地上,望着天空,因为火堆的关系,此时的天空却让我感觉很亮,不再是漆黑一片了。
我转过头问着诸葛亮:“先生,明日便是您和月英姐姐的大婚了,难不成今晚就在这边睡着。”
诸葛亮边挥着手中的羽扇,边说着:“亮确实有这想法。”
我汗流直下,明天洞房花烛夜,今晚却露宿街头,这是什么想法?不过想着月英姐姐终于找到幸福了,心里觉得乐滋滋的。诸葛亮看我在那傻笑着,问着:“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了?”
我笑着说:“当然是你和月英姐姐的婚事了,月亮之恋感觉真是唯美的爱情。”
诸葛亮也哈哈大笑着:“亏你想得出月亮之恋。”
小童也为诸葛亮的婚事开心地笑着。笑了一会,又恢复了宁静。
诸葛亮问着我来这之前的事情,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因为我上次对他发誓以后不再骗他。听我诉说完,他眼神充满关怀地望着我说着:“小阳,以后你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家,我和月英会照顾你的。”
听到他这话心里觉得暖暖的,我笑着说:“那以后我就赖着先生和月英姐姐了,然后我还要监督你们好好相爱。”
诸葛亮摇着头说着:“你这丫头。”
此时的田园一片欢声笑语,紧接着我们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次日一大早我们便开始张贴喜字,把屋里打扮得喜气洋洋的,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直到快到正午的时候,诸葛亮和小童驾着木牛流马前去黄家,我和迎亲的几个人走在前面为他们开路,走到快到黄家的时候,门口聚集了很多人,那些人有些是来看热闹的,有些是来看诸葛亮笑话的,黄家门口的人大喊着:“接亲的人来了。”
铃月立马走到门口看着,我们慢慢向黄家走着,铃月看到我,而不见诸葛亮,得意地嘲笑道:“诸葛亮是不是想不出办法,怕到不敢来啦!”
我淡淡一笑说着:“我家先生可是无所不能的诸葛亮,这点小事能难得到他吗?你看,这不来了。”
说完我转身指着后面缓缓走来的木牛流马。那些看热闹的人纷纷围了上去,铃月也上前瞧瞧,小童乐呵呵地跟大伙介绍着木牛流马,还跟大伙说:“木牛流马是诸葛亮为了新娘子而设计的。”
黄承彦听完更是眉飞眼笑,我和铃月走进屋里,看着一个身穿大红色衣服的女孩子,头上还披着红盖头,她两只手紧握着放在大腿上,我在她耳边轻声说着:“月英姐姐,你别紧张,先生在外头要进来接你了。”
诸葛亮下来后便走进屋里,媒婆着急地说:“快,快接走新娘,然后去拜堂,别误了吉时。”
诸葛亮接走黄月英,到了卧龙岗,此时的卧龙岗热闹非凡,诸葛亮两人一人拉着红布的一端一同走进大厅中,黄承彦坐在他们前面,媒婆喊着:“一拜天地。”
他们向大堂前方鞠躬着,接着媒婆喊着:“二拜高堂。”
他们向黄承彦鞠躬着,最后媒婆说着:“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众人开心地笑着恭喜他们俩,诸葛亮带着黄月英向房间走去了,小童本想跟着去,被我拉住了。小童撒娇地说着:“我去看先生和月英姐姐。”
我摇着头说着:“先生和月英姐姐去洞房,你一个小孩子去干什么,你不知道儿童不宜吗?”
小童不依,铃月说着:“春宵一刻值千金,你就别去了,跟姐姐去外头玩去。”
铃月说完,就把小童拉走了,我将门关上轻轻关上,和铃月招呼客人在外头享用美食,那些人一直喝酒,时不时还灌我们喝酒,铃月二话不说就干了,我看她喝着酒都看傻了,那一晚,我们都喝醉了,铃月给黄承彦扶回家了,小童今天也回去了,我则躺在门口睡死了。
一大早,诸葛亮和黄月英就起来了,刚一打开门,就看见我睡在门口,月英担心地说着:“难道小阳昨晚就睡在这里。”
诸葛亮将我抱到屋里,月英打来热水,拿着布打湿后敷在我额头上,又给我盖上被子。诸葛亮惴惴不安说着:“小阳太胡闹了,明明还有伤在身,还喝那么多酒,就不怕有生命危险。”
月英从容地说着:“小阳不会有事的,你忘了她以前可是跟着医圣张仲景的,所以她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有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