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话:劳逸结合,工作压力才会得到舒解;所以在一个星期前就计划好三人行,一起去散心。
目的地是我们广东省东莞市的茶山镇南社古村落里头,在网上的旅游网站查过资料,都觉得南社古村落那里的风景不错,而且古典古色,是散心的好去处。
星期天那天,依照计划乘搭人挤人的公共汽车来到茶山镇,约莫半小时,三人抵达了南社古村落的大门口。
望着高高的门匾写着“南社古村落”五个大字,心里一叹:真是历史悠久啊!
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不是人来人往的街景,而是古色古香、又老旧的房子,房顶高低不一,瓦砖不是石砖,而是类似用沙做的沙砖。
小时候经常看到,那时候经济没有现在的发达,房子的砖在那时候的确用沙砖做的,我爷爷建的老祖房前面的一间房子就是用沙砖做,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年,在今天还能让我亲眼所见,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走在古典古色的街道上,莫名地产生一种处身在古代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丝毫没有消失的样子,反而每走到一处就显得越强烈,但我并没有多加理会,依然顾我地跟两个朋友玩玩逛逛,拍照留下纪念的一刻。
逛过大街小巷,来到一座古庙,因为好奇、新颖,所以没有任何迟疑地走了进去。
“哗~~这些东西很久都没有看见过了。”云神情诧异,惊叹不断,拿着相机往柜子里头猛拍。
“这些东西都保存得很好啊!新娘的物品都有。”君被声音吸引了目光,立刻上前,赞叹的说道。
我绕到另一头,站在一把以前农家耕种的牛车,我抓住两边的角,对着云、君喊道:“帮我拍张照哩。”
“这个是什么东西?”君问,她生长在城市,对牛车并不熟悉,但生长在农家的我,牛车在小时候见过一两次,并不陌生,略知它的用处。
“牛车。”我说。
“……”君皱眉,脸的表情告诉我她还是不太懂。
“这个是给牛铲泥巴。”云解释。
“哦——!”
弄懂了牛车的用处后,在古庙里头再次逛了一圈后,我们离开了古堂,然后沿着窄小的小巷口走了进去。
越往里头走,越觉得有小时候的感觉;在一年年的成长过程过,很多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在某些东西上已经渐渐地消失,或者被我们遗忘。
“有口井啊!”
我同云立刻把视线调了过去,来到君的旁边,我们三人各占一个位置,三颗脑袋往里头探去。
“里头有水,不知道能不能喝?”
“井水当然能喝,刚才我们一路进来都看到几个人住在里头,这口井肯定他们在用。”
“嘿……”我嘿笑一声,对两位朋友突发奇想的说道:“如果这口井能穿越时空就好了。”
“玲,你写小说太多了。”君立刻不给面子我,取笑道。
“这主意不错啊,让玲写我们穿越去。”云刚好处于相反,她倒赞成我的突发奇想。
然,我们三个人都不知道即将要面临的事情——
“云,我们三个人伸头下去,你帮我们拍个照留念。”君说。
“OK!”
不再说话,我们三人将头探了进去,站在中间的云拿着数码相机往井里头的我们拍去,然,这时候的口井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拍完照片纷纷转身往来时路欲出去——
“啊——”
一道闪光快速地从井底里头升起,然后将我们捆住,刺眼的光亮让我们睁不开双眼,而双脚顿时腾空,身体被蜷进了井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