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天中午,唐僧催促父亲起床的声音响过N遍后,唐木匠才从混沌之中睁开双眼。
“你这个老太监,想把人吓死是不是。”唐僧娘把床邦敲的咚咚直响:“你就是那没有耳朵的猪,整天祷告可还是记不住,总有一天你会淹死在酒缸里。”
“我日。”唐木匠似乎听不进耳朵半句,扯着因为酒精腐蚀了嗓子变得老公鸭似的声音:“说点好听的,好不好呀!没看见这两天心情高兴,乡里乡亲的过来祝贺,你说我滴酒不沾是不是说不过去呀!再说了,咱这可是儿子的大事,也是家里的大事件,你就不要在烦扰我了。”
唐僧娘看见老家伙有些瞪着鼻子上脸,好好跟你说看来是不起作用,我这一句话倒让你说起来没完没了,好像还没个头了。双手叉腰,母夜叉的形象。
唐僧无可奈何的苦笑了一声,知道老娘开始发飙了。最近家里战火不断,都是一些琐碎的事儿,爹的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起来,这是唐僧不可理解的。
也许是因为之前自己让他失望,也许是后来收到通知书增加了他的底气,不管怎样,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有时候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父亲。
母亲的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要占的时间多一些,因为那是药物维持的结果,如果有几天突然中断吃药,大脑就开始不受控制似的说胡话,一天到晚就没个停。他更加担心母亲的病,怕自己离开家,就没有人催促母亲吃药,然后开始犯病,到处去惹事。
唐僧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该不该去这个学校报到。他的思绪在尽情的飞舞,想了很多似乎都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这些事情还是被母亲的声音中断了。
“哎呀,你这个太监竟然学会了跟我吵架,你现在气势了是不是,不让你喝酒好像还跟害你一样,你就好好喝吧,不知天高地厚的老东西,哪天喝死了,院子里的棺材都是你的陪葬品。”
唐僧娘转念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过火了,的确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说这些终究是不吉利的,换了一个笑脸:“高兴归高兴,可别过了头,孩子马上就要去报到了,可是还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哩!你起来清醒清醒,咱们在一块研究研究。”
唐木匠的气顿时消了一半,知道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也就压住准备要爆发的战争。
理性才是最好的结果。
“乖儿子,你最喜欢什么专业,老子现在征求你的意见,到时候免得你后悔。那学校简介上说的不知是真是假,出了几个明星儿,可是这些明星我怎么都不知道。”
唐僧一脸的迷惘,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听父母两个人的对话。
“你整天跟棺材打交道,看几回电视呀,不知道不很正常吗?再说了,那些明星都是有钱人,咱们也不能见得到。看看那些明星都是学什么出名的?”唐僧娘越来越心平气和了。
唐木匠翻了半天简介,凝着眉头,好像没有找到答案:“管他学什么的,这个年代,才不管你学什么,关键的问题是你学的怎样,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肯定是不行的。”
唐僧娘接了一句:“是呀,干什么都有发财的。”
唐木匠说:“像我,原来手艺不怎么好,还老是失手,棺材根本就没有销路,现在呢?手艺精湛,业务繁忙,大把的钞票飞进口袋。”
唐僧娘知道这个老家伙又开始吹牛了,所以不跟他计较,一边翻着简介,一边望着沉默的唐僧。
院子里的广播坏了很久,突然有声音了,把几个人吓了一跳。
广播里正在播放一场戏曲,是一场哭戏,凄凄切切,听的人好像喝了西北风,凉凉的。
戏完之后,听众评了99分,不仅是第一名,而且还得了一个微波炉。
几个人听的真切,半晌的沉默。
“微波炉是个什么东西呀?”唐木匠问。
唐僧懂得一点,想给父亲解释,被母亲抢先一步:“这都不知道,就是用来烤红薯的。”
唐僧憋住笑,不想打破这个啼笑皆非的局面。
“那个东西看起来挺好的,不用在锅灶里烧了,烧不熟还皮焦骨头。”唐木匠拍了下油腻腻的脑门:“有了,就让咱儿子学唱戏,以后找不到工作,就给人唱戏。跟咱家这个行业也有直接关系。前一阵子,去县城,听说死了人还找专业人士去坟前哭丧,唱的是哭戏,跟刚才广播里那曲调差不多,心情再好的人听到那调子,也得跟着伤心。”
唐僧娘不加思考的接着说:“我看还行,况且这个学校里也有这个专业,学成了不愁没有饭吃。”
“那当然了,以后咱家的棺材铺子也得改头换面,成立一个殡葬服务公司,实行一条龙服务。挣很多钱,买他十几个微波炉,天天烤红薯吃。”
唐僧终于忍不住,畅畅快快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