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我辈儒生,上报家国,下案黎庶(6000字) 阅读至0%

第527章 我辈儒生,上报家国,下案黎庶(6000字)

书名: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作者:头顶一只喵喵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5-11 19:28
    项伯陪着自家侄儿喝了不少酒,当然,这也是有好处的。
    除了粮草外,项羽还把一些军中的内务,交给了他,算是升官了。
    可惜的是,这点官位在项伯看来,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谁能和王位相比呢。
    离开项羽的营帐,项伯看着赵浪所在的方向,轻声自语道,
    “秦王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力说服羽儿的!”
    两天后的早晨,齐地半岛,码头上。
    原本荒凉的海湾,因为码头的存在变得繁华了不少。
    此时不少人正朝着码头赶过来,有着急的甚至是一路小跑。
    这里搬运货物需要不少人,这里的主人给钱极为公道,有时候甚至还管吃的!
    虽然不知道吃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但是入嘴还软绵可口,最重要的是饱腹。
    所以大家都愿意在这里谋一个生路。
    而且今天码头上来了很多军士,还有物资,肯定要许多的搬运工,正是他们卖力气的好时候。
    一个头发都有些花白的老汉,到了安排搬运的地方,露出一个满是褶皱的笑脸,说道,
    “贵人,老汉有气力,可以搬东西。”
    负责安排的管事看了老汉一眼,到没嫌弃对方的年龄大。
    现在青壮要不在田地里,要不就去打鱼了,再要不就被拉去打仗了,只有这些老汉才有时间,来做搬运工。
    只是说到,
    “这里没有什么贵人,我出钱,你出力,搬东西到太阳落下。”
    管事很快把事情说明,
    “你要是答应,就拿一竹牌,去那边干活吧。”
    老汉哪里会拒绝,连连点头道,
    “都听贵人的,都听贵人的。”
    拿了竹牌,就去了旁边,青筋暴起的用力,抓起一个大袋子就抗到了身上。
    只是用力有些猛,没有站稳,眼看就要倒下去。
    好在一双修长但有力的手,帮他抓起了粮食。
    老汉回过神,就看到一个长相极为俊朗的年轻人。
    老汉正要道谢,这时候一旁的管事等人已经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着急的说道,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老汉脸上浮现出一丝焦急,连忙说道,
    “贵人!贵人!都是我的错,我有力气的,只是刚刚脚滑了一下。”
    他必须要保住这份工,不然家里就要饿肚子了。
    一旁的管事想发怒,看了年轻人一眼,却又不敢。
    好在年轻人很快说道,
    “不要紧,一次少搬一些就是。”
    “你先去忙吧。”
    老汉有些忐忑的看了一旁的管事一眼,管事连忙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啊!”
    老汉这才搬了一袋轻一点的离开。
    等老汉离开了之后,年轻人才对管事说道,
    “海哥呢。”
    管事连忙笑着回到,
    “回贵人,海哥他正在另一处码头上,已经让人去叫了,马上就到。”
    他可不敢对这个年轻人有丝毫不敬,因为这才是这个码头的真正主人。
    年轻人却笑道,
    “你不是说,这里没有什么贵人吗,我觉得说的很对。”
    管事只是陪笑,这些贵人的话,听听就行,千万当不得真。
    好在海哥很快就到了,倒是避免了他的尴尬,
    海哥一到这里,就朝着年轻人走来,脸露喜色的说道,
    “头儿,您来了!”
    年轻人自然是赵浪。
    赵浪点点头,看着招募人手的管事,说道,
    “让那些人一次少搬一些,不用出死力。”
    “然后再去多雇佣一些人,一天发三个蒸土豆,该给的工钱不能少。”
    “争取让所有到了码头这里来的人,都能有活儿干。”
    多一个干活的人,就少一家人挨饿。
    以后他当然还是会大兴基础建设。
    但是,他的建设,和老爹的不同,将会带动大秦的发展。
    看看码头就知道了。
    一个码头,就能养活成百上千的人。
    这些码头等等,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当然,前提是他有足够的粮食物资钱财。
    这些东西,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海哥不知道赵浪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点头应是,然后说道,
    “头儿,是不是管事的有什么没做好的?我立刻换了他。”
    赵浪摇摇头,
    “他做的不错,不说这些了,我这里有近一万人,你要尽快都送回辽东。”
    “我会第一次批走。”
    海哥自然应是。
    很快,两人就商定了好了大致的事情,只是结果却不尽如意。
    现在的船还是太少,太小,想要完全把这些人都送过去,要不少时间。
    赵浪看着海面突然问道,
    “你们的船有走过外海吗?”
    他们的船一直都在辽东和胶东郡之间的内海航行,没有去过外海。
    海哥愣了一下,然后回道,
    “我没有去过,不过...鱼蛋去过。”
    听到这话,赵浪露出一个笑容,看来海哥还是放不下鱼蛋啊。
    但这些也无妨,说道,
    “好,等把大部分的人都送到辽东,最后的一批人,我要你把人送到高句丽的腹地!”
    “他们会知道怎么做。”
    他从来就不只是想着防守。
    高句丽既然敢来他的地界,他就要让对方永世翻不了身!
    海哥很快领命离开。
    赵浪还是站在码头上,似乎在等人。
    没多久,就有一名快马到了不远处,赵浪这才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迎了上去,
    “萧何!辛苦了!”
    来人正是萧何。
    “赵...秦王!”
    萧何也极为激动的到了赵浪身边。
    他已经接到了消息,怎么也没有想到,赵浪居然攻下了咸阳!
    而且还是诸子百家中农家和墨家的首领,这些事情,赵浪却是还没有和他们说过。
    当时他还差点惊得坐到地上,好在无人看到。
    当然,他也不会怪罪,哪有主家把自己的底牌,都告诉下属的?
    人情世故这一方面,萧何还是拿捏的准。
    赵浪也没有多做寒暄,他要坐第一批的船走,径直的问道,
    “齐地的情况如何?”
    萧何带着几分骄傲说道,
    “秦王放心,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齐王田都也没有怀疑我们!就连齐王田荣也有意和我等联系。”
    “如今,齐地已然有驻军两万,还有三万人跟着韩信在定陶。”
    萧何很快就把大致的情况和赵浪说明。
    赵浪微微咋舌,这才多久的时间?
    齐地又多了这么多大军,韩信的军事能力,的确有些恐怖。
    当然,更夸张的是,萧何居然也能支撑的住。
    哪怕里面有农家人的协调,这也有些夸张了。
    自己把两人放在齐地倒是做对了。
    这么一来,自己似乎已经用云梦泽,韩,魏,齐四处地方,形成了对楚地的包围。
    这倒是意外之喜。
    “如此甚好,本王此次回辽东,是为了抗击高句丽。”
    “一两个月应该足够了,到时候会有新的计划给你们。”
    “对了,如果你们听到什么关于本王身份的传言,也不要惊慌。“
    赵浪想了想,还是先给这些人提前说说的好。
    自己的身份,过不了多久,应该也会被传出来了。
    萧何有些不解的点头,但也没有多问这件事,而是略带担忧的说道,
    “秦王,在下也听闻高句丽此次有近十万的大军,您的这些人够吗?”
    赵浪笑了一声,说道,
    “高句丽哪里来的十万大军?多是一些乱民而已。”
    “这些人足够了。”
    高句丽能养得起的十万战兵,那才有鬼了。
    他正好让这些人知道,全职精锐军士的力量。
    萧何也不勉强。
    很快,赵浪再嘱咐了一番之后,就干脆的带着人上了船。
    萧何看着赵浪离开,也不由的跟着看了看高句丽的方向,有些厌恶的说道,
    “这些蛮夷也真是不会选时候,不然的话,现在正是秦王稳固咸阳的好时候。”
    他还是知道辽东是赵浪的大本营,毕竟前期那么多的物资,兵员都是这么来的。
    只是希望赵浪能早些解决高句丽,然后来和项氏,秦军,决一胜负!
    天下,已然就在眼前!
    正当赵浪的船驶入海洋的时候,辽东和高句丽之间的边界长城。
    离高句丽最近的一座瞭望台上,一名秦军正面色严肃的看着远处的一处营地。
    因为隔得远,从这里看上去,那营地似乎只有一个巴掌的大小。
    但是秦军知道,那里聚集着近十万大军!
    他们的探子早就报上来了。
    他的任务就是看着这些人的动向。
    “哼,也不知道这些狗东西哪里来的胆子,居然敢在这里聚兵!”
    “哼,要不是现在人少,老子非跟着将军弄死他们不可!”
    秦军带着几分厌恶,和一旁的同袍说道。
    一个瞭望台上肯定不会只放一名军士。
    另一个秦军听到抱怨却皱起了眉头,
    “这些人应该是知道了现在我们不多。”
    秦军撇撇嘴,说道,
    “人不多又怎么样,老子一个能打他们十个!”
    另一个秦军倒是不觉得对方在吹嘘,因为他们这些人,的确可以以一当十。
    心里对战局却没有那么乐观,他们的确人人都可以以一当十。
    可他们整个防线,只有两千人!对方有十万!
    他们两千人也只能杀两万!
    剩下的怎么办?
    要知道长城之后,就是大秦啊!
    就在他担忧的时候,一旁的同伴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咦?那些人好像有动静了。”
    这名秦军顿时抬眼往远处的营地看过去,就看到原本是一团的营地,分出了一条黑线出来。
    就好像长出来一根尾巴。
    秦军已经微微皱起了眉头,此时,不远处一名大秦骑兵朝着他们疯狂跑了过来。
    这是他们的前哨。
    “点燃烽火!点燃烽火!”
    说完,就朝这更深处跑去!
    两名秦军顿时脸色一肃,然后点燃了烽火!
    烽火传信,是一套极为便捷有效的传信方法,也是华夏人智慧的体现。
    霎时间,一道道烽火依次传递,大秦边军知道有敌军来犯。
    两名秦军再看了一眼那条黑色的长蛇,就朝着自己的大军而去。
    面对这十万大军,他们必须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而此时,远处高句丽的营地里,一名面色发黑的青年正站在一处高台上,正在给出发的大军鼓劲,
    “我们的东西已经全部吃完了!国内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就是因为暴秦的掠夺,他们向我们索要钱财!女人!粮食!我们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现在,暴秦已经衰弱了!他们的那一道长墙上,只有两千士兵!”
    “而在那长墙的背后,是肥沃的土地!是吃不完的粮食!”
    “只要过去!那里的所有东西,谁占住了,就是谁的!”
    “现在,为了你们的家人!为了你们的子孙后代!“
    “向暴秦进发!”
    脸色发黑青年的话,都被周围的人一层层的传了下去。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逐渐浮现出狂热,憎恨,贪婪。
    走向大秦的脚步,却越发的快了!
    没错,大秦有那么多的好东西,谁先抢到了就是谁的!
    脸色发黑的青年,说完了话之后,就走下了高台,看着等着他的高句丽国主,露出一个笑容说道,
    “国主,在下幸不辱命,此时的士气可堪一用了。”
    这人自然就是纵横家张礼。
    高句丽国主神色极为复杂的看了对方一眼,说道,
    “先生大才!”
    原本他的军队,士气并不高。
    和大秦做了这么久的邻居,大家都知道大秦的强大和威严!
    没有人冒犯!
    哪怕他身为国主,强制的要求这些人随他出征,可是到了边界的时候。
    看着那一道长城,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阵惧怕!
    延绵数百里的城墙啊!这是何等的伟绩!
    眼看军队士气低落,他都已经准备用武力逼迫这些人了,张礼却站了出来。
    先是直接让大家耗尽了原本就不多的物资粮食,然后就是这样一番话。
    居然就让这些人变成了如同野兽般的大军!
    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面对夸赞,张礼却只是淡然一笑,这不过是纵横家蛊惑人心的一个小手段而已。
    先是让人陷入绝境,再抛出诱惑,给人希望,最后给明目标。
    这就成了。
    这个办法也有缺点。
    那就是后劲不足,等这些人到了辽东,就回成一盘散沙,甚至会为了财物互相残杀。
    但是这些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张礼这时候笑道,
    “国主不要忘了我要的那些东西就是了。”
    他现在就是一心想要炼化那颗金丹而已。
    只可惜,高句丽的材料已经不够了。
    高句丽国主点头说道,
    “先生放心,只要能占据辽东!您要的那些东西,本国主一定给您!”
    很快,高句丽国主就跟上了队伍。
    他要亲眼看着自己的臣民攻破大秦!
    十万人有多少?
    密密麻麻,见不到尾巴!
    当这些人一个个翻过不高的秦长城的时候。
    两千秦军并没有惧怕!
    秦军不怕战!
    但是他们会累!
    这些敌人前赴后继的朝着他们扑过去。
    血肉模糊,人间地狱。
    不少秦军的刀刃都砍卷了,但这些人依旧没有停止,而是发着如野兽般的嘶吼声,扑上来!
    因为前进是死,不前进也是死。
    也有不少人被吓的崩溃逃散,但是他们也会被自己那些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同伴,推着前进。
    这是一条不归路,他们已然没有了退路。
    两千大秦边军奋力死战,但是人力终有尽时。
    一天的鏖战之后,他们最终还是覆灭在了十万人中!
    很快,边境上升起了一道浓黑色的烽火!
    这时候边境陷落的标志!
    告诉腹地做好准备。
    看着那道黑色的烽火,高句丽国主的眼中露出一丝狂热,大声道,
    “赢了!赢了!我们居然赢了!哈哈哈,秦军也并非不可战胜!”
    “我攻破了辽东!我居然攻破了辽东!”
    “我一定要那暴君暴臣付出代价!”
    一旁的张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十万人战胜两千人,自己还是损失了近三万人!
    这样如果也能叫做胜利的话,那么猪都可以当将军。
    当然,他不会拆穿,反而恭维了几句。
    然后说道,
    “国主,这辽东之地其实不可久据,以我之见,还是多攻击一些庄子,搬运财物回去。”
    张礼其实是知道的,从一开始,六国联盟就没有把高句丽当一回事。
    不可能把辽东给对方。
    所以,赶紧抢了东西就走才是对的。
    不然到时候,不管是大秦,还是六国联军,只要腾出手来,都会把高句丽赶出去。
    还不如抢点东西走,正好给他炼药。
    但高句丽国主这时候却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
    “本国主知道,虽然我等也是六国贵族出身,可是那些人根本没有把我们当自己人看待。”
    “这辽东单凭我自己,当然是守不住的。”
    “但是,本国主已然联系了东胡王庭!他们会派出近五千的骑兵,从这里进入大秦!”
    “哈哈哈,到时候,这辽东之地,本国主和他们共分!“
    说完,高句丽国主便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
    他当然也不会事事都指望张礼一人,对方摆明了只想炼化丹药而已,他又不瞎!
    只是听到这话,张礼却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说道,
    “国主,东胡王庭之前发生了变故,你可弄清楚了?可要小心啊。”
    纵横家虽然在东胡王庭也有眼线,但是变故之后,这信息就少了很多。
    在他借助高句丽国主除掉了自己的老师之后,整个情报网更是一片混乱。
    他也没有心思去恢复了,因为他现在已经感觉到,仙界离他越来越近了!
    那个五彩斑斓,绝对不存在于世界的仙界!
    所以,他并不想高句丽国主现在就出问题。
    高句丽国主淡然说道,
    “先生放心,本国主自有把握。”
    “而且那些物资,也不会少了先生的。”
    张礼这才点头,不再管这些。
    高句丽国主这时候意气风发的指着大秦境内,说道,
    “向大秦进军!”
    听到命令,剩下的人如同蝗虫一样朝着辽东的腹地而去!
    看到这一幕,这些人当中,一名老者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用纵横家的渠道,告诉所有人早做防备!”
    高句丽最终还是进了大秦。
    ——
    不久前。
    辽东腹地的一座庄子上,不同于一般的庄子,此时,整个庄子上都响着少年们的读书声,
    “子曰,温故而知新...”
    庄子上的农夫们听着声音,只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
    因为那些声音里面有他们孩子的一份。
    农夫的孩子也能读书,而且教书的都是大秦的大儒,不用交学费。
    还管吃管住!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给主家种地,种地的收获,大半还都是自己。
    当然,也不是没有义务,那就是农闲的时候,他们也不能休息。
    还要被拉着去训练,如果有了贼人,他们还有守卫庄子的职责。
    但是,这有什么的?
    如今大秦动荡,大家都是聚集起来自保。
    所以能有这种待遇,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我听说你家孩子都能认识百来个字了?”
    一个农夫对身边的同伴说道。
    同伴露出一个骄傲的表情,说道,
    “那小子还行,就是贪玩了些。”
    “我看你家的那姑娘不错,虽然大一岁,但也不要紧,要不就嫁给我家小子吧。”
    农夫这时候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连连摆手道,
    “哎,不行不行,你家小子可是认识百来个字了,那以后可了不得!”
    同伴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正要说什么,却听到农夫说道,
    “而且我家姑娘现在都会快两百个字了,哪有时间结婚,而且主家说了,女子到了十六才能出嫁啊!”
    同伴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农夫顿时畅快的大笑起来,只是下一瞬,他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因为两人都看到,远处的天边,升起了一道道的烽火!
    这是外敌入侵的标志!
    两人很快朝平时操练的地方跑过去!
    此时,庄子的教室内。
    一群少年也发现了外面的烽火,他们还不知道这意味这什么,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教书的儒生,也不由的看了一眼。
    当看到烽火的时候,却只是说道,
    “接下来,你们自行通读。“
    说完,就从旁边拿起了自己的剑。
    “先生,您去哪里啊!”
    有少年脆声问道。
    儒生头也不回的大笑道,
    “小子们,你们要记住了,我辈儒生,上报家国,下安黎庶!”
    说完,就持剑朝外面走去!
    为人师者,当以身作则!
    (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