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我是知青(13) 阅读至0%

第140章 我是知青(13)

书名:快穿之造梦师 作者:乐乐不改名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2-10 16:23
    昌莲萍到农场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兴高采烈的下了车,接她的人立刻严肃起来,她走的慢还推她。
    她想着人生地不熟先忍忍,瞪那人一眼,背着行礼往农场走,走的是小门,刚进去门就被大锁锁上了。
    不远处是正门,她偏头看了一眼,正门也锁的严严实实。
    偌大的农场连一声嘈杂的声音都没有,她跟在接她对我人身后往里走,迎面过来一队穿着破衣裳神色麻木的中年人。
    这一队人身后有一个穿干部装的年轻女人,看起来凶神恶煞的。
    昌莲萍觉得不对,好奇的问:“这是干嘛的?”
    “不该问的别问!”前面的人压低了嗓子恫吓。
    昌莲萍心中危机感大增,转身就要往回走:“我不想在这里呆了,你跟村长说我不要这个工作了。”
    前面领路的人一把拽住她的领子:“这儿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你干嘛呀?你再这样我去知青办告你!”
    “告我?是你们村长把你送来的,你还想告我。你有没有那个命出去还说不定呢,给我老实点!”
    她以前跟人吵架天不怕地不怕的,是知道别人不能怎么着她,可现在举目无亲的,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情况还明显不对,这人当她犯人一样。
    她害怕了,声音颤抖的问:“这……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农场。”
    昌莲萍大喊:“我知道是农场,我来是当工人的,不是当犯人的!”
    “小声点,没人说你是当犯人的。”
    “我……我……”
    “还有什么问题?”
    虽然语气很凶,昌莲萍还是放下了一半的心,只要是当工人,多少苦她都不介意。
    在大通铺安顿好,这人就领她去工作的地方。
    是一片菜地,有二十亩大小。
    “以后你就在这儿种菜,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捉虫,什么时候翻土,书上都有写。这菜是供应农场全部人吃的。你可得小心照看,还有,平时没事就去厨房刷碗。”
    昌莲萍心里松了一口气,看起来是正常的工作。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半年过去,红星村上下满是喜悦的氛围,因为庄稼丰收了。
    村长把粮食上称一称,比去年的一亩地要高出三百斤来。
    消息一出,大家都沸腾了。
    要知道以往的小麦亩产有三百多斤,这还是收成好的年份。荒年灾年也就一二百斤。
    红星村的麦子产量,还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不,应该说整个公社的麦子产量,还从没这么高过。
    这是前所未有的丰收!
    村长连忙把这种大喜事上报给公社。
    书记听到不以为然,以为又是虚假情报,心想十多年前上报万斤的事才过去,这股浮夸风又起来了?
    就准备找红星村村长,让他说实话。
    村长不敢隐瞒,连忙把周曦月扩大试验田面积的事报告给书记程普,又拿出周曦月登报的那张报纸。
    说都是小周知青的功劳。
    公社书记一听心里信了三分,又想到如果是真的,科学种田方法推广开来会有怎样的好处,心里顿时火热起来,拿起外套就要跟着村长亲自去看。
    公社派了车,村长沾光坐上小汽车,心里还有些忐忑。
    程普就让村长讲讲种田前后的过程。
    说到种田的事,村长顿时滔滔不绝。
    当初种下被药液浸泡过的种子后,每个人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发不了芽,这可是一半的收成。
    村长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那段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的,但看着小周知青万事尽在掌握的样子。
    就想着他比小周知青大了一轮多,多活着几十年,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子?
    村长就镇定下来,让村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
    领导层心里不慌,大家的疑虑就少了很多。
    等到麦苗发芽的时候,众人心里提着的一口气才松了下来。
    能发芽就好,当时小周知青要把种子泡到药液里,他们活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种地的。就担心把种子泡坏,或者长出的庄稼有毒。
    等到麦苗长出来,有人摘了麦苗喂鸭子,鸭子活蹦乱跳的,大家的心才又放下一层。
    冬天的雪下来的时候,麦苗已经长的很茁壮了,绿油油的看着喜人。
    施了复合肥土地上长出的麦苗还真比普通的麦苗更油亮一点。
    大雪过后,麦子上的虫子少了,往常看到的的虫眼今年显著减少。
    再等到麦子出穗的时候,村民们眼见着麦穗一天比一天精神,灌浆的麦穗透着一股甜味。
    大家的心就定下来,两处对比鲜明的庄稼已经证明了小周知青科学种田的高妙之处。
    村里人对周曦月那是捧到天上都不为过。
    村长说着说着脸上露出笑容,说今年有了这样好的收成,他肯定要兑现承诺,找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去放三天电影。
    一冬的时间心里就绷着,庄稼丰收了正该让大家高兴高兴。
    放电影是小事,程普立刻就答应了。
    村长领着程普来到村里的粮仓,两种庄稼收上来就放在两个粮仓里。
    高产的粮食明显比普通粮食粒大,程普手里摸着麦粒,心里高兴极了。
    “小周知青是大功臣,红星村也敢想敢做,今年你们收成这么好,该给你们记一大功!”
    村长听了嘿嘿笑。
    公社书记程普意气风发的走了,隔天就有大批的记者团带着人来采访红星村村民。
    周曦月受到了重点关注。
    记者们见到人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上一年上了报纸的知青。
    本以为事情太小,没什么好报道的,没想到给他们带来一个大惊喜。
    这种报道写的好了,可是能得奖,被中央日报转载的!
    出名得利的机会就在眼前,记者们一个个打鸡血一样,比周曦月还激动。
    这年头粮食确实是大事。
    周曦月一个十七八的知青,下乡没两年就干出这样的大事,说知青下乡是响应号召,建设农村,可多少人做到了?只有周曦月周知青切实的干了大事!
    这样的榜样值得全国知青学习!
    于是公社层层上报,上级政府决定将周曦月树为典型。
    周曦月就这样出名了,还是在全国范围的出名。
    出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去各大单位做报告,有路费有补贴,还经常被人请客吃饭。
    她讲话的照片登上各大日报,许多单位都给她发奖金。
    妙书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