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报对恩后乃锦衣卫指挥使(完) 阅读至0%

第223章 报对恩后乃锦衣卫指挥使(完)

书名:快穿之驾临世界至巅 作者:连小车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1-31 03:02
    一手拔出,真是一柄好刃,拔出来,依旧雪亮锋锐,血珠不绝滚落之时,铿锵打落在地。
    唐安低眉看着掌中的血水,伸手一抖,画卷完全展开。
    芙蓉花灼焰绽放,花树下是一抹倩影,风姿绰约,仅可见一双如寒星般的明眸。
    对面的花束下另是一道青影,想靠近而远远相望。
    画卷随风飘落在地,被血打湿,笔墨淋漓而深蕴情愫的画卷被鲜血浸透,瞬间触目惊心。
    潘玉倒在地上,在他出刀的那一瞬,唐安既不意外也不显快速,仍同她习武之后每一次都准而狠。
    只两指夹过那匕首,劲力一出,潘玉那一只手便即不受控制地反过方向,朝自己的腹中刺去,只于柄手在外。
    “姑娘早有防备?”
    潘玉一张脸全无血色,牵着嘴角艰难的问道。
    唐安一点点看着画上的人与花渐渐模糊,仍是波澜不惊的语调。
    “你是人,只要是人,我就防备。”
    “我以为、我以为……”
    潘玉死死望着唐安,鲜血自他嘴角漫出,他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
    唐安不疾不徐,“真也好,假也好,都不足以挂心,不挂心又岂能被欺骗过去。”
    “身份是真,两年前已在此无,确无武功。”
    潘玉明亮纯良的眼眸开始暗淡,每吐一个字,他身上的青衣就被染得更血红。
    “只是、只是两年暗中练习出刀、刺入更快更准……更真,我一施手,到底是功亏一篑。”
    唐安冷漠的垂视他,无悲无喜。
    潘玉眼神暗淡,却依旧不含杂质,但终究不像原先美玉一般温润生辉。
    “败了也好,败了也好,如此我不欠姑娘,勉勉强强还算问心无愧,也没有辜负了初意。”
    “只盼、只盼姑娘保重,这一次没有被骗过,应当…应当以后也不会,姑娘保重……”
    潘玉不再挣扎,倒在地上,眼中晃动明灭不定的光芒,最后望了眼天。
    他没有看唐安,往日所见所闻又好似在眼前许许的展开。
    他勾起嘴角,却闭上了眼。
    “以为能钓出大鱼,却没想到是条杂鱼。”唐安垂落被擦拭干净的手,似略带可惜的自语道。
    而她在对方闭气之后才说出这真心话,她觉得已经算是报答对方尽心尽力的几餐饭。
    是报酬,那么就已银货两讫。
    唐安自想,自己这也算问心无愧了吧。
    她转身走了。
    如同前几日一样花瓣轻柔的洒落,微风被染成香风。
    再飘零在地,却不是娇艳的花在青石地板辉映,而是被打湿,浸透在那一具渐渐冰凉下的躯体上。
    陆天随走出,看着这一幕,摇头长叹。
    唐安已是无所顾忌地走出这座古宅院,堪称大摇大摆。
    却没有陆天随所说的太多的人畏惧她,更有太多的人要趁着一线时机出手,出现的只有心腹属下。
    对上绝音轻轻摇头,唐安倒不失望,“隐藏的深或者就此收手,保住的是他们自己的命,回京。”
    无问牵出骏马,唐安纵身一跃。
    她何曾受过伤,只是到底白折腾了一趟。
    五天后,京城外。
    数道城门前排成几条长龙,官兵维持纪律,人人不敢冲撞。
    再有世家子弟,显贵人家,雕花宝马依次的进入。
    而在其中的城门前,把守京城各大要道的长官都是恭敬的侍立在一旁。
    唐安一勒缰绳,飞奔的骏马便即减下速来。
    平西王上前拱手,“辛苦指挥使了,如今江湖草莽人等尽数臣服,庙堂与江湖再无隐忧!”
    唐安居高临下的俯视满带笑容的平西王,“有劳王爷相迎。”
    “哈哈哈。”平西王昂首望着唐安,这副仰望的姿态并不有损他周身的贵气,他朗声笑道:
    “迎接立下大功的指挥使归京,是本王的荣幸!”
    唐安修长的剑眉一抬,星眸锐利,“王爷既这般说,那就得罪了。”
    在平西王还不解要开口询问之时,巨变来得如此之快。
    唐安手中的马鞭骤然打出。
    平西王脸色大变,一跃而避。
    纷纷挺起兵刃的城卫军见是锦衣卫指挥使和当朝王爷打斗起来,都是不敢上前。
    其中的长官脸色苍白的都要晕厥过去。
    但也没有给他们多少惊恐的时间,因为剧变来的如此之快,结束的都更快。
    唐安所持鞭梢在空中一个起伏,“啪”的一响,并没有打伤平西王,轻轻拂过他的双肩,就已是点了他的穴道。
    平西王顿时木立在原地。
    “本王好意相迎,虽没有奉旨前来,大庭广众之下,指挥使对当朝王爷出手,岂非以下犯上,藐视皇族威严!”
    平西王在瞳孔猛震之后,冷静下来,不失镇定的呵斥道。
    唐安只是横目一扫,“王爷特来迎接,微臣便亲自恭送王爷回府。”
    “放肆!皇家威严岂容你损害!”平西王心中下沉,心思极力转动。
    唐安已是随手一扫,绝音落在平西王身前,硕大的麻袋从头盖下。
    无问一提他的肩膀,将人随便塞进了一辆简陋的马车。
    看了眼木头般待在原地,只是一个个如丧考妣的长官。
    唐安直接一挥马鞭,一行人气势汹汹的直奔平西王府而去,都不着急先去皇宫复命。
    唐安冷眼扫过那金字王府匾额和两头威风凛凛的石狮,迈过这高大门槛。
    身后的锦衣卫尽数涌入华丽恢宏的王府,所做的只有一个字“搜”!
    王府自然有护卫军,但又哪里是以一抵十甚至敌百的锦衣卫对手,通通被拿下。
    再有后院中的王妃侧妃被伺候的人团团围住而来,雍容华贵的王妃却不及以大势压迫,直接被拿下。
    菁柔提着裙摆,神色惶然地奔出,在看到为首面色冷肃的唐安,扑上前便跪倒却一句话不及说。
    绝音上前一步,随手一挥,都不用碰到她,菁柔便毫无反抗之力地整个人横飞倒去,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整座王府被翻找的天翻地覆,人翻马乱,隐藏在密室的密信与各方势力的来往证据全都不差的交到唐安手中。
    以往的自已被销毁,可这近期的自己的后招,平西王被唐安打个措手不及销毁和转移走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唐安本就被个各方人马盯住,这毫不加以遮掩的行动,自然瞬时间就传满京城。
    唐安又已是从王府直奔皇宫而去。
    皇帝翻着唐安呈去的各大秘报,面色阴晴不定,最后他放下,看着唐安面色转缓。
    “早知平西王狼子野心,但终究朕与他自小情分非浅,却终究身份变化,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是君,平西王是臣,本是他罪该万死。”唐安整个人犹如被寒冰雕琢,冷冰冰的没有丝毫人的感情。
    “平西王与江湖来往深切,是以他朝廷王爷身份为纽带,才将天元教和魔教勾连在一起,近年来犯下的案子也都是为了牵扯住微臣注意与精力。
    更是相助魔教潜入京中盗取皇宫的玉珏,欲谋取域外前朝的宝藏。”
    皇帝长叹道:“整个江湖对你恨之入骨,你所在是所有人的共同敌人,平西王与武林合谋,江湖妄图不再受朝廷的辖治。
    而朕没有你这最值得信赖也是最有用的心腹,以强势手段压制的群臣都会纷纷涌动,届时整座紫禁城暗潮涌动,朝纲不稳……”
    皇帝凝神注视着唐安,“你对朕太重要了,而对他们威胁太大了。”
    唐安垂目不语。
    平西王终究以暗中意图谋逆,出卖朝堂利益贬为庶人,赐死!
    死牢中,行刑前,平西王终究求得了死前入宫一见帝王。
    “朕对你不薄。”金銮殿前,皇帝立于高台上,天子威仪厚重。
    本是跪在地上的平西王无视御前带刀侍卫的环视戒备,慢慢的站起身,声音嘶哑。
    “那又如何,你一直防备着我,你我祖父同为皇子,两代之后你是天子,我对你俯首称臣!”
    平西王满含不甘,“我的子孙会一代又一代的被削弱。九五至尊、天下共主,来这世间一遭,既然如此接近,怎么能不放手一搏?!”
    “冥顽不灵、死不悔改。”皇帝并不动怒,“所以你输了,并且大错特错,平西王一脉终究在你这一代断绝。”
    平西王死死地咬着牙,他目光骤然一转,落在立于皇帝身后一步的唐安身上。
    “本王是失了你这个天大的好帮手才大业难成,又哪知不过几年前一个黄毛丫头会成为武功天下第一,满天下黑白两道的无冕之王!”
    “你可知当日你求救,是本王先发现你,本王先让马车停下,你报恩却是报错了啊!”
    皇帝眼神一沉,侧目看向唐安。
    平西王看到这一幕,放声大笑,“轻笙你这么好用却是把双刃剑,握在手中,以为天子之剑,替他统御四海,但有朝一日太过锋利,岂非伤人伤己?!”
    “况且你虽为女子,但终究权力如此之重,女帝!这几千年来也不是没有的,哈哈哈哈,你们两个终究要一个不得善终的来陪本王,本王且先等着!”
    充满恶意的大笑声戛然而止,却不是他人先动手,平西王自己一掌毙在心口上,昂天喷血,直直倒地,到死也不曾后悔而臣服。
    这具生前显贵,死后不过是带罪之身的尸体被拖走,最后一抹血色也被擦除的干净。
    尚书房中,唐安垂首立身。
    皇帝高坐龙椅凝望着她,目光落到她腰间的银鞘长剑上,突然问道:
    “这柄剑到你手上已有六七年了,可用得钝了?”
    唐安意简言概,“不曾。”
    皇帝看着她,又问道:“你就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
    唐安神色不变,“无稽之谈而已。”
    皇帝盯着她,一拍御案大笑,随即亲自拿出天子宝剑,走到唐安身前,双手交给她,肃穆道:
    “朕钦赐指挥使尚方宝剑,你之言,便是朕之令!轻笙,朕信你。”
    唐安双手接过,“愿为陛下手中剑。”
    她的语气依旧漠然平稳,所说之话与当初入安王府不久时似没有一丝一毫变化。
    直到往后三十年间也不曾变化。
    皇帝终究克制住为帝者的猜疑,一直放权给唐安,以锦衣卫指挥使这几十年间不曾变过的职位,替他维护着这疆域万万的天下。
    曾与外族开战,甚至被外族联合围攻,被强势镇压的内臣也在此期间动乱,内外皆乱之时,唐安亲率锦衣卫分作两股势力,镇压内乱。
    对外族来袭或是直接杀敌方高层、将领坐镇行军的高官,甚至王族子弟,哪怕层层保护吞烧粮草,以少胜多,给天下一统添了一大股助力。
    在这上位近四十年后,皇帝驾崩,锦衣卫指挥使去向无人所知。
    本是已有腐朽之象的大业王朝,在安王登基后蒸蒸日上。
    永安帝被后世推崇,乃为千古一帝,国家领土在他在位期间,是为全史最为广袤,更是王朝权力一统。
    上行下效,政治清明。
    皇帝与锦衣卫指挥使君臣相携,一个持天下权柄,以仁和治天下。
    手中却紧持最为锋利的利刃,一生杀戮不计其数,却因此开创了太平盛世,贪官污吏少之又少。
    因为在这一方太平世界中,世人都知道,其上有一片人间炼狱悬挂着。
    永安帝名垂青史,锦衣卫指挥使在他一生光辉中,纵使无人知其真实姓名,她的光芒却从不曾被掩盖。
    古史有云:大业王朝,锦衣卫指挥使,为杀星降世,历经万万杀戮,终为不朽。
    这玄异的正史记载,更给这一生铁血冷飒的女子笼罩了一层神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