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科技兴国 阅读至0%

第108章 科技兴国

书名:重生1994:大国崛起 作者:云少番茄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01-06 06:45
    罗立与许飞分别后,回到了腾飞公司。
    临走前,他给许飞放了几天婚假,并让他专程负责两栋别墅装修的事情。
    而他则在这段日子里,代替许飞处理公司的事务。
    幸亏小马哥的软件帮了大忙,
    那些接受完培训的财会员工们已经可以利用DOS系统下的腾龙办公软件将财务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罗立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埋在账表堆中,耗费大量的时光。
    而且,被放开手脚的冯羽也展示出了突出的管理能力,为罗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
    冯羽已经将奉天和西京、京师三地建立分工厂的事儿给落实了下来。
    这样一来,不出两个月的时间,三地就可以正式展开生产了。
    罗立粗略的计算过,
    一旦三地的生产正式开始,那么腾飞饮料公司的销售规模将会成三倍数的增长。
    原因是三地的流水线不仅使用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新设备,而且流水线的数目也比鹏城和羊城工厂提高了两倍。
    这一切,都得益于罗立炒股得到的巨额资金。
    只要钱到位,
    那么生产只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罗立回想起当初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时,
    许飞还激动的声称,到年底利润有望达到两千万。
    可看着电脑上的财报预算那个达到9位数的利润目标时,
    他不由得对公司飞速的发展感叹了起来,
    2000万,
    多么保守的数字!
    心情激动下,罗立又接到了来自余杭的电话。
    柳鹏兴奋的告诉他,余杭的基建项目已经正式启动,
    而且来自扶桑的技术团队也已经就位,今天将会直飞鹏城。
    电话中,柳鹏信誓旦旦的表示,
    原计划预计一年才能完成的基建项目将会在6个月内完成,
    由于余杭基建项目是由罗立自己掏腰包,
    所以自然免去了许多浪费在审批上的时间。
    6个月,足够让PHS手机实现量产。
    因为罗立知道,制造小灵通手机的技术难度并不高。
    那些核心配件只需要批量从扶桑采购就可以了,运回国内后只是进行简单的组装。
    虽然技术问题罗立并不擅长,
    但模具这一块儿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前一世,那些销量惊人的手机无一例外都是外观经典,让人爱不释手。
    过去十多年后依旧会让人回忆起来感触良多。
    作为曾经在索爱工作过的罗立自然明白外观的重要。
    在苦思冥想了一夜之后,
    罗立找到了通讯器材厂的技术总监刘泽阳,向他提供了一份自己亲手画的草图。
    草图上,几部与扶桑PHS手机外观截然不同的样式赫然在列。
    如果还有重生者在的话,他一定能够认得出,
    这几个草图上画着的手机,
    分别是NOKIA 1100、NOKIA 3210、NOKIA 1200和摩托罗拉V3,
    只不过这些手机的额头上都多出了一根短短的天线。
    罗立告诉拿到草图后,立刻仔细研究起来的刘泽阳,
    他只管按照自己绘制的草图生产模具即可,并不需要进行改进。
    尽管刘泽阳看到这些草图后震惊不已,但出于风险考虑,他还是多次提出建议,先生产一批试试水,如果市场认可的话再进行批量生产。
    但他的建议却被罗立断然拒绝。
    因为这四部手机,在前世的历史中一共销售了8亿多部,
    它们根本就不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前世,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
    它们本身就代表了市场,代表了潮流。
    “小刘,今天来自扶桑的技术人员将会入驻工厂,
    未来的一段日子里,
    他们会按照协议将PHS技术教给我们,请你一定要派出合适的人选与他们接洽,不仅要把技术原原本本的学过来,而且还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知道吗?”
    面对罗立的叮咛,刘泽阳面色凝重,点了点头。
    “罗总,这件事会由我亲自带队,您放心吧。”
    刘泽阳并非是无的放矢,因为PHS技术对于他来说,的确只是小儿科罢了。
    那些核心的芯片只能依靠进口,所以在他看来,扶桑来的技术团队只是教他们垒砌积木而已。
    “那就好!”
    罗立见刘泽阳说的信心十足,便放下了心。
    在与刘泽阳简单交流了几句后,
    罗立突然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提出让刘泽阳试探在手机中添加音乐模块。
    他想要让小灵通变成一部可以听歌的多功能设备。
    因为现在mp3还没有出现,
    如果小灵通中内嵌可以听歌的功能,那一定会大卖起来的。
    刘泽阳对罗立提出的要求和想法叹为观止,
    作为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的高材生,刘泽阳立刻明白罗立想要什么。
    他清晰的记得,罗立的公司在两个月前曾经派人来硅谷各大学院招揽华人学子的情景。
    那时罗立公司开出的薪金实在不菲,而且提出的那个“科技兴国”的口号更是令人热血澎湃。
    所以在大学拿到了全A等级毕业的他毅然决然拒绝了思科、朗讯、苹果公司的邀请,回到了国内。
    漂洋过海来到罗立的通讯器材公司后,
    他与四十多位来自海外的同学立刻就看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具有科技感的建筑正在施工,
    而且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增高。
    虽然这段日子里,他们只能挤在简陋的临时工厂中搞研发,但他们对于罗立公司的神秘感却是越来越强烈。
    因为他发现罗立从海外招募来到人员无一例外都是电子工程领域的精英,而且研究半导体的居多。
    从元素半导体到无机合成物半导体,从有机合成物半导体再到非晶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仿佛罗立的公司更像是个研究中心,而非生产企业。
    刘泽阳冥冥中感觉得到,罗立公司或许真的会如微软、苹果一样,顺势崛起。
    入职后,刘泽阳和几位同学负责半导体通信系统的研发。
    虽然他们从别人的口中获知,罗立已经获得了PHS技术的授权,极有可能生产PHS技术的手机。
    但他们却奇怪的发现,罗立似乎还是将技术重点放在了CDMA手机技术的开发上。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刘泽阳凭借着高人一等的技术能力,很快获得了技术总监的职务。
    而今天,则是他与自己老板的第一次会面。
    初次印象,刘泽阳就感觉罗立像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
    每一句话都像是能够预知未来似的,让人不容分辨。
    “在手机里装上***,然后从电脑上提取音乐软件,这样的思路应该可以成功的。”
    罗立想了想后,向刘泽阳建议起如何在手机中内置音乐模块的途径。
    看到对面的年轻人听到自己的话后怔在了当场,罗立站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加油干!小伙子。”
    说完话后,罗立走出了公司,开着那辆二手奥迪,扬长而去。
    没有开会,
    没有动员,
    没有大道理,
    只有简短的几句叮咛,
    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就这样交给了刘泽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