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南越王墓 阅读至0%

第364章 南越王墓

书名:天命风水师 作者:白羊不是羊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12-31 10:40
    一个星期之后,广州机场。
    “森哥!马一道的人什么时候来呀,咱们可等了好久了,怎么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赵无庭一脸的不耐烦,朝着我抱怨。
    自从上次知道了幕后黑手是陶谭峰,以及针对于我家的原因,已经过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难得的平静,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今天是我们出发的日子,此时,我和赵无庭,江衍刚刚下了飞机。
    等待马一道安排,和我们一起下墓的人,过来接我们。
    周围的行人人来人往,但是就没有一个事找我们的,就在我想重新再打电话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我带头一看,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儿,年龄大概刚刚二十出头。
    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满头大汗,双颊绯红,眼睛圆圆的,看上去很像林间的小鹿,单纯的清澈见底。
    “对不起呀!我我找错地方了,来晚了,太抱歉了,你们是林雨森,赵无庭,还有江衍大哥吧!”男孩儿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慌忙的道歉。
    我笑着点了点头,对他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不知道你怎么称呼?我是林雨森。”
    男孩儿笑着抬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我叫梁宇轩,你们叫我大名就行,咱们走吧,我带你过去。”
    说你别说着,别拉着我们的行李箱往机场外面走去,带着我们来到了停车场,只是外面的车说:“走吧,上车吧。”
    我不禁有些怀疑,这人到底有没有驾照,成年了吗?
    梁宇轩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小声的跟我们解释说:“你们放心,我成年了,我都已经二十五岁了。”
    毫不夸张的说,我当时肯定露出了一副惊讶的表情。
    因为下一次的我就张开了嘴巴:“你看他签名真的不像呀,我还以为你刚刚二十多岁,看上去怎么会差这么多?”
    梁宇轩仿佛有一些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可能我长得比较幼稚吧,周围人都这么说我。”
    随后我们上了车,梁宇轩开车带我们向前走。
    在车上,梁宇轩给我们介绍,这次和我们同行的一共有三个人。
    除了梁宇轩之外,还有一个是他们的老大。
    李兆烨,男,二十八岁,另一个叫董磊峰,男,二十七岁。
    他们昨天就到了,在宾馆等我们,汇合之后就一起出发。
    在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
    现在已知的南越王墓,地址是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是西汉初年南越王第二代王赵昧墓,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
    他的墓穴已经被人公开早出了,而且列为国家保护展览馆,里面有大量的陪葬品,比如说,金银铜器,青铜器,陶瓷器具,玻璃制品,玛瑙水晶,玉石等等。
    都是曾经出土过的。
    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赵佗的墓穴。
    我们此次目标就是他,南越王朝开国之人。
    据历史上记载,南越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我国岭南地区的国家,现在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澳门这一段地方。
    相传赵佗曾经秦朝南海郡尉,他趁着秦国将要灭亡的时候。
    封住关卡,拦住来往的道路,自立为王。
    据统计,当时他说领的军队至少有50万人,随着国家军事力量非常强。
    他与历史上所有的国家不同是因为,南越王朝的士兵种类不一样。
    主要是以步兵,舟兵,骑兵为主,而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舟兵,非常的善水。
    他自立为王之后,就开始大量修建关防,城池。
    而南越王朝是历史上从火种进入农耕文明的象征也是开端。
    据说已经出土的文物当中,有许多猪牛羊的骨头,标志着已经开始有畜牧业。
    还有大量的青铜器,冶炼,铸造,锻造的技术都非常的成熟。
    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竟然还有玻璃,当然和现在是没法比,只是他锻造的是铅钡玻璃,属于玻璃的范畴之内。
    其实便是这样,其成熟的技术也让人惊讶不已。
    玉石之类的更不用说,因为有非常强的舟兵,所以经常海上作战。
    因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鉴定了基础。
    而我们要找的是座位,秦朝末年南海郡赵佗的墓。
    据马一道的小道消息,做出年轻时曾经历过一场战役,而其中的一个战利品,就是碧绿血沁古玉,被他当做陪葬品收入墓穴之中。
    我并不知道他具体的地点,而显然,和我们一起下去的这三个人知道。
    我有些好奇,这三个人的身份。
    所以在车上的时候忍不住问了出来,虽然说有些不礼貌,可是我还是不想跟私下贩卖文物的人沾染上太多的关系。
    当时马一道告诉我,他们竟然对身份都还算是比较干净,不会有什么后续问题。
    我也已经早早的想好了,要是我找到碧绿沁血古玉是文物的话,在我解完尸斑之后,就会捐献给国家毕竟我要的只是身为冥器的气。
    好在梁宇轩笑咪咪的告诉我们,他们也属于编外人员,只不过不能放在明面上。
    要知道,之前看他们这一行的就是有关加盖章的,什么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等等。
    我刚开始还不知太理解,后来他解释了之后我才明白。
    因为这样的墓穴一般下面都很危险,尤其是第一次,里面的歌是机关重重。
    不可能让那些考古的专家们直接下去,而若是将部队拉过去,第一,他们并不懂这方面的,所以只是消耗人员罢了,第二,会白白的浪费了兵力。
    所以,上头一般,会私下里委托他们这种善长于此道的人,作为探索者,这里面的结构机关什么的都研究探索一番。
    然后会总结出经验,以及攻略方法,上交上去。
    这时候上头才会派士兵,大规模的进行挖掘,如此听来,我才放下心来。
    原来还会有这种事情,之前我是万万不敢想象的。
    我心中不禁感慨。
    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有个正经的营生,而且国家也能够把人才纳入其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