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AI】 阅读至0%

第16章 【AI】

书名:人类高质量生活 作者:虚福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12-27 04:38
    徐福看这些书,完全是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一下写作方法,好帮忙整理出《建筑学概论》的写作大纲而已。
    但是技能升级到精通LV5,却让他初心萌动。
    “写小说也就那样,似乎,我上我也行啊。”
    是不是也动笔写几本网络小说呢,最好还能赚点饭票钱?
    他脑子里故事片段挺多,都是这一年来,做梦的梦到的记忆碎片。
    可真要想写,却也挺困难。
    他毕竟无法做到将所有杂乱的东西,凑成整体。
    “你学会了吗?”
    姜南笙一脸闷闷不乐。
    “学废了。”
    在写书上,又投入了他足足35点功德。
    要是这都还不废,就干脆放弃吧。
    “笔记本带了吗?”
    姜南笙赶紧取出自己的粉红色苹果。
    徐福稍稍沉吟,很快便有了思路。
    【慧眼】一开,十指如飞,落在键盘上。
    姜南笙期待的看着电脑屏幕,只觉他完全不需要思考似的。
    各种文字信手拈来,耳边听着噼里啪啦的落键声,一个个方块字便快速被打出来。
    眨眼功夫,已经打出一大片。
    她佩服不已,但这敲键盘速度,就让人望尘莫及了。
    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可爱的暖水瓶,里面泡着温茶,还特意放了两片人参。她整齐的将茶杯摆放好,等着一会儿给徐福进补一番。
    一刻钟后,徐福停下技能,甩了甩发酸的手指。
    “看看吧。”
    姜南笙一愣,“这就好了?!”
    她看了一下统计的字数,三万三千字,顿时怔住。
    平均五分钟一万一千字,就算乱打一气,也没这个速度啊。
    她拉过电脑,然后便见详细大纲井然有序的出现在眼前。
    甚至连时间线,人物出场,人物性格,故事场景都一一罗列,分明有致。
    这是人能做的事情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效率,哪里像她自己写的时候。
    脑子一热就开始写,光一个开头就足以让她杀死无数脑细胞。
    费尽心机,写出一篇自以为华丽的辞藻堆砌之作,在徐福眼里,却成了浪费稿纸的垃圾。
    她算是彻底服了:“不愧是过目不忘的大神。”
    见徐福有些疲惫的捏眉心,她赶紧帮着倒茶,恭维道:“你快喝点参茶,补充一下营养。”
    徐福也不客气,一饮而尽。
    有点甜。
    便自己动手,又续上一杯。
    “有吃的吗?”
    “有的。”姜南笙又从百宝包中取出各种小零食。
    于是,徐福便再在周围一群人侧目眼神中,优哉游哉翘起二郎腿,悠闲品着茶吃着零食。
    图书馆里看书,竟然能得闲饮茶,还有美女伺候端茶倒水。
    “这生活,就上流。”
    有了详细大纲,姜南笙也开始做“填空题”了。
    徐福扫了一眼,“你想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吗?”
    “不行吗?”
    “不得不说,很有想法。但是这个故事,我建议你最好使用第三人称来写。”
    “为什么?”姜南笙不明白。
    徐福道:“不是每个人都是村上春树,第一人称终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第一人称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通过对话能解决一部分这方面的问题,但不能完全弥补这一局限。那种波澜壮阔的史诗第一人称就很难写来。
    “而且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大多数在内容广度上都比较有限,比如说不能超出主角的一生。娓娓道来的细腻情感,使用第一人称,也只能写出一方的感受而忽略另一方。这个故事的读者不仅是女性,你不是要有太多的主观表达,否则会使得故事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出现偏驳。”
    “原来这样。”
    姜南笙从善如流,乖巧点头,“那我用第三人称好了。”
    看着高材生小姐姐点头葱似的点着小脑袋认真码字的模样,又觉得这功德花得值。
    徐福摸摸头,补充道:“当然,如果你以后想尝试一下悬疑类作品写作,第一人称的优点会让悬念保持到最后。”
    姜南笙脸蛋一红,埋头装鹌鹑,也没推开他的手,闷声道:“村上春树吗?”
    “对。村上文体,有空我也会研究一下。”
    姜南笙道:“我高中时候就最害怕写作文,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想自己写小说,世事真是神奇。”
    “写作不是容易的事,你先写着吧。等到要改稿的时候,你就知道该有多烦!”
    姜南笙不以为意,“说的好像你写过小说似的。”
    “没准前世就写过。”徐福笑。
    痞帅痞帅的,眼睛里像是有光,姜南笙只觉自己心跳加速,不敢与他对视。
    赶紧低头码字。
    她这台电脑配置不低,以前只是学习CAD绘图时用过一些。
    现在正儿八经的第一次工作,竟然是用来敲键盘码字。
    她倒不觉的大材小用,反而兴致勃勃。
    遇到问题,还不时地与徐福讨论。
    等她渐渐入了神,徐福也没闲着。
    继续翻看昨天未看完的书单。
    等他将昨日准备的书单全部看完了,技能等级也成功提升到【专业】级别。
    就专业技能而言,相当于,他已经可以从清华毕业了。
    专业级别之后,每升一级,需要的经验都是以千计。
    到了这个阶段,寻常的大学教材书籍,给的经验已经很少了。
    徐福开始查漏补缺,涉及经典。
    一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黑皮书系列,被搬了出来。
    这些“板砖书”,无论是用来垫显示器还是桌子腿,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计算机科学算法导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现代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编译原理》、《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它们在网上评价颇高,却并不适合初学者。
    徐福现在看,倒正合适。
    此外,《编程珠玑》、《重构:修改代码的艺术》、《界面设计: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交互设计:交互设计精髓》。
    《硅谷之谜》、《数学之美》、《编码》、《极客与团队:软件工程师的团队生存秘笈》、《人月神话》……
    这些老外的书,有时候很厚,看着挺吓人。
    其实很多还是比较深入浅出的,算法导论之类的网上也有免费公开课。
    不知看了多少本书,功德值“哗哗”的燃烧。
    直至剩下两位数,才不舍地停止看书。
    至此,徐福已经差不多完全掌握了代码、软件、数据方面的内容。
    他的【计算机编程】技能经验,又开始快速提升,也已经达到专业LV3(1980/3000)级别。
    且称之为“专业三级”吧
    取出纸笔,写写画画。
    专业三级的【计算机编程】技能,在一些本科院校里,也足够他考研、考博了。
    可他耗费这么大精力,这么勤奋用功的苦学,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把这门技能提升到“专业三级”,难道只是为了应付学业考试吗?
    以他目前的专业知识,也是时候该考虑一下,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深入研究了。
    “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图形学、人工智能、系统结构”等等计算机主要分支。
    在他脑海中一一划过。
    宛如一道光,最后落在“人工智能”上!
    也必须是“人工智能”。
    徐福立刻做下定论。
    全球市值最大的五家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开始兴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隐隐有下个风口的苗头。
    国内的互联网,目前还局限在抄袭国外网站的阶段,但未来迟早会迎头赶上。
    那么,人工智能是什么?
    书面上的解释,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
    “人工”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
    “智能”,则涉及到诸如意识、自我、思维(包括无意识的思维)等。
    现实中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
    航天飞机需要人工智能,银行系统需要人工智能,联想的宽泛一点,仓库配送货,连菜市场买菜,也一样可以使用人工智能。
    就像是人们说电脑要从哪里开始一样,你可以从学操作系统开始也可以从学打字开始。
    不要把人工智能想的太高科技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应用领域。
    说到高科技,就又都在看神经网络。
    首先你要知道神经网络是在解决什么问题。
    神经网络就像是编程的一个算法,数学里面的一个公式。
    有专门研究神经网络的人,也有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这些都是人工智能。
    不能说前者就多伟大,后者就多没用。
    就像一个木桶,那一边漏水实际上都是没法装满水桶的。
    除了那些教授,科研工作者,会专门去研究某个领域。
    普通人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应用开发者,最重要的是要去看人工智能目前有哪些成熟而且技术,比如说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等。
    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等你把这些都弄明白,估计你的人生也就结束了。
    寻常人会去找一个你需要解决的需求,为了这个需求,然后去解决问题,然后缺什么补什么。
    徐福显然不止是这样的野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