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破迷障 阅读至0%

第99章 破迷障

书名:长公主上位指南[三国] 作者:漱流枕石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05-20 02:30
    屋里头戏志才几个早就排排坐,菜都备好了,等着郭嘉买酒回来。见堂前有动静,戏志才头一个起身,正想叫嚷奉孝你太慢了,转角走来的却是刘意。
    后头自然是郭嘉。
    戏志才挑眉,转头问屋里,“美酒佳肴,缺了什么?”
    说罢不等荀谌回答,自言自语,“我觉得还缺美人。”
    等刘意站在荀谌面前,荀谌倒吸一口冷气,心想戏志才够胆大的。
    这是不怕他向长公主告状吗?
    怀揣着那点小心思,将刘意迎入上座后,荀谌几个坐好,仆人有序添座加筷,刘意瞧了眼外头的天色,入夏后白日拉长,这个点屋里头还是一片亮堂。
    郭嘉是半点没客人的自重,专心捣腾带来的美酒,醉心佳酿。刘意见了笑问,“好杯中物?”
    郭嘉理直气壮,“嗜酒如命。”
    说话间刘意也分到一杯酒,她低头轻嗅,比起外头的浊酒,郭嘉带来的的确是佳酿,不过这度数……
    刘意大约知道这伙人的千杯不醉是怎么来的了?
    “闲时折腾了些酿酒器,提纯度数……”刘意说到一半就见郭嘉眼睛发亮,她改了口,“算不上什么好物。”
    郭嘉对刘意口中的提纯很感兴趣,笑问,“是在邺城吧。”
    刘意点了点头,心里做了备忘录。
    你敢来我就放荀彧。
    闲话聊到这里,刘意提起方才在门口的话,“足下所言守株待兔,是等何人?”
    郭嘉夹了几口菜,比起对面规矩的荀谌,他是在自家般放松,能和刘意边吃边聊。
    “嘉以为,长公主更焦心当下局面。”
    刘意脸色不变,“我的确心急。”
    “那还问嘉私事。”
    刘意回道,“我有求于君,开口直言恐君不悦,因而打算先与君把酒言欢。”
    郭嘉了然,“这是在讨好?”
    “正是。”
    这一席话听得荀谌眼皮直跳,真的是一个敢说一个敢答,得亏长公主脾气好,换上其他人,他郭嘉还能坐在吃菜。
    还吃的这么香。
    戏志才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边吃边看,末了还能添油加醋,“长公主式微时,奉孝尚在袁绍麾下任职,他断言长公主有心取冀州,袁绍不纳,于是奉孝弃官。”
    明明白白说了这厮记仇。
    荀谌一口酒差点没喷出去,等他痛苦咽下,郭嘉又来了句,“长公主今非昔比,不爱哭了。”
    荀谌,“……”
    刘意扫了眼不远处的郭嘉,持箸拣了块烤肉,慢条斯理的,“奉孝倒是脾气渐长。”
    郭嘉点头,觉得自己没有错,“年少轻狂。”
    你原谅下呗。
    荀谌瞧着比郭嘉还小的刘意,最后慢慢按住胃部,什么都不说了。
    文若,苦了你。
    好在这两人知道什么叫适而可止,怼了几句后,默契不再多嘴。戏志才吃够了拉开正戏,“你是随袁军一同来的?”
    郭嘉慢悠悠道,“袁将军广纳贤才,嘉颇有感触,欲为明主效命,于是自告奋勇同行。”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袁将军什么都好,就是不发俸禄。”
    荀谌心道你这叫一厢情愿。袁术指不定根本不知道你。
    郭嘉继续道,“嘉在军中徘徊数日,本是一腔热血报效明主,可惜腹中空空。为贪图享受,便来投奔昔日好友,蹭吃蹭喝。”
    最后几字那个叫理所当然,好似不知道什么是厚脸皮。
    荀谌蹙眉,还未明白郭嘉的话,戏志才搁下筷子,“奉孝的意思,是袁术手下的人各自为政?”
    刘意其实根本不熟袁术,除去昔日的不愉快,她知道的就是袁术是袁绍兄弟,地盘也不小。
    但是袁术军中具体如何,手下又有什么能人,刘意一概不清楚。因而郭嘉的到来,算是帮刘意弥补了信息差。
    郭嘉收起玩笑话,“袁氏四世三公,袁术生于世家,袁氏门生遍天下,袁术虽不及袁绍,可毕竟是袁家之子,遍交好友。后董卓作乱,袁术以南阳起家,引得天下英雄相聚,虽有名士,但少闻奖罚。其后名士相继离去,今虽势大,多义气之士也。”
    袁术这厮看上去没脑子,实际上脑袋瓜聪明得很,南阳这带物产丰饶,还盛产铁器,打仗的年代拥有铁器是什么概念。更何况他能在孙坚追击董卓的时候做后勤,可见吃穿不愁。
    要不是和孙坚闹翻了,凭借孙坚的战斗力,先拿下荆州,再图兖州,江东这块也是他袁术的,比袁绍不知道好看多少。
    要知道袁绍这会也就块渤海郡,边上刘意还在和他掐架。光看地盘大小就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袁家后继者。
    荀谌嗅出郭嘉话里未尽的意思,“名士离去?”
    郭嘉笑得很暧昧,“袁将军好华服,喜美食。”
    平民不叫平民,叫贫民,穷到吃土的那种,灾荒时有发生。指望他们给袁术生产丝绸不太可能。实际上刘意更清楚一些,她和荀彧谈过,这年头的世家大族已经有庄园式经济的苗头,即大部分物资自产自销,贫民不可能,那在世家下的佃农呢?
    袁术的漂亮衣裳很有可能来源于此,至于袁术和地主的关系……要知道荀谌这类名士翻译过来就是世家大族,地主家。
    事实上徐庶这种寒门子弟非常少见,有文化还有名声的,背后家底不是一般殷实。那么这样看来就很清楚,殷实的地主家代表名士来了又走,这就说明袁术和当地豪强关系不太好。
    刘意猜八成就是打劫过来的,因为郭嘉还说,袁术手下多义气之士也。
    翻译过来就是强盗比较多。
    郭嘉越扒刘意就越惊叹了,不是,袁术你好歹也是名门望族,和山贼混在一起真的好吗?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乱世还是真的好,事实就是袁术地盘扩张极为迅速,隔壁的袁绍说不羡慕是骗人的。
    这种急速扩张后带来的治理成了一定麻烦,按理来说派那些名士去再好不过,不巧的是,投靠袁术的名士跑了。
    郭嘉嘴里的徘徊数日,估计就是大部分名士写照,在看清袁术后,一不做二不休辞职跑路了。
    所以袁术势力很奇怪,他在军事方面无可挑剔,但是出色的谋士一只手数的过来。
    这意味着袁术的内政可能不太好。
    袁术不太好了,刘意就好了。
    聊到最后郭嘉点评,“外强中干,一时强盛,难成大业也。”
    刘意若有所思,荀谌突然道,“长公主可随袁术回豫州。”
    “袁术内政不得人心,长公主可静待时机,和江东孙坚联手,趁不备之时反客为主。”
    郭嘉先前离开冀州,情况可能不太清楚。孙坚和刘意关系要好,江东还有沮授等人,完全可以搞事。
    刘意现在的窘境是没兵,假使和袁术回了豫州,无非是第二次长安之变,这一次有孙坚,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冀州那边有刘备和荀彧,还有大将麹义,能不能守住另说。再说刘意非常放心刘备。
    只不过有一事荀谌需提醒刘意,“袁术名望有损,今他迎天子,为保稳定,或许会做联姻之举。”
    刘协年纪还小,又是天子,一旦娶就是皇后。可能有点麻烦,但刘意不是。
    “长公主若与袁氏联姻,恐添是非。”
    刘意笑了,“你要我嫁人,还是去豫州之前嫁?”
    这年头流行早婚早育,就怕迟了人嗝屁了,种都没留下。像刘意这种快二十了还没结婚的,真的很少见。
    郭嘉突然道,“长公主可先纳人,以堵众口。”
    刘意盯了郭嘉半响,屋里静悄悄的,不知道是谈女儿家的婚事羞涩,还是怕刘意发火。最后刘意起身道,“此事我还需思量。”
    等刘意走后,荀谌才出声,没有外人他直接瞪郭嘉,“胡闹。”
    还没嫁人就玩男人,刘意名声直接败了,回头让其他人怎么看刘意?
    郭嘉继续吃菜,半点不慌张,“成大事不拘小节。”
    他瞧上去气定神闲,好像凡事胸有成竹,戏志才一脸贱笑靠近郭嘉,“奉孝,你来自投罗网?”
    在颍川时还说要再寻明主,见了袁术就跑来找刘意。可见货比货得扔,郭嘉他没得挑。
    郭嘉停下筷子,认真思索一二,冷不防问荀谌,“想问友若一事?”
    荀谌莫名其妙,“何事?”
    郭嘉点头,“昔日友若转投长公主,想来心中必有感触,不知友若是否有感而发,嘉愿一观,也好做个准备。”
    戏志才爆笑出声,荀谌脸色奇差。当年郭嘉走的时候荀谌觉得郭嘉耍性子,结果转头他被刘意套路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成了刘意的人。现在郭嘉来问自己的感想。
    标准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更生气的是戏志才还和郭嘉咬耳朵,“友若心如磐石,袁术入兖州,我问友若是否要离去,友若言他对长公主忠心耿耿。”
    荀谌声音特别大,“多谢款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