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番外:帝后一家(二) 阅读至0%

第100章 番外:帝后一家(二)

书名:东宫娇娥 作者:李息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05-20 01:58
    “母后怎么哭了?”小太子不明所以,仰着小脑袋问。书上,“香九龄,能温席”中,黄香因以身替父母取暖,而得大家赞赏,是好事。那他用自己的身子替父皇母后取暖,父皇母后不是该高兴吗?
    怎么哭了……
    小太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惹得母后哭,但他觉得,他该向母后道歉。所以,小太子板着张满是稚气的脸,可爱又严肃,他奶声奶气的认真道:“母后,定是域儿做错了什么,母后这才哭的,都是域儿不好。母后不要哭了,域儿哪里做错了,母后罚域儿。”
    皇后方才的镇定,不过都是装的。儿子突然不见,她比谁都着急。可身为一国之母,遇事不能慌乱,所以她只能沉住气让宫婢太监们去找。起初虽然担心,但的确也是以为儿子不过是顽皮躲哪里去了,很快就能找得着。
    可后来天色渐渐晚了,儿子还不见任何踪影……她便彻底慌了。
    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比如说,会不会是宫里还留有前朝最妃郭氏的余孽,他们把域儿劫走了。又比如,会不会是冷宫里的尹妃寻了机会逃出来,或者是买通了谁来带走域儿的……
    诸如此类,她想了很多。
    她的身份不容许她手忙脚乱,所以,她一直都克制着自己的情感……直到儿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她这是担惊受怕过后兴奋又激动的泪水,也是感动于儿子的孝心。
    “域儿没有错,母后只是觉得域儿长大了,知道疼父皇母后了。”皇后温柔的凑近太子,笑着道,“域儿大了,知道疼人了,父皇母后都高兴。”
    小孩子就是好哄,大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听了皇后的话,太子立马笑起来。
    但他只得了母后的肯定,还没有父皇的,所以他又问父皇:“父皇,儿臣真的长大了吗?”
    皇上方才一直没说话,但他舒展开的眉眼彰显着他的情绪,他是放松又高兴的。面对儿子的提问,他丝毫未犹豫肯定道:“当然。”
    于是,太子彻底高兴了。
    “今天儿臣跟着太傅学了《三字经》中的几句,儿臣想向黄香学习,所以,儿臣就趁着乳母没注意的时候,自己偷偷跑来母后寝宫里。瞧,已经热了,父皇母后,你们赶紧上来睡觉啊。”
    皇上皇后都忙了一天,还没梳洗更衣呢。但到底不想扫儿子的兴致,二人相互望了望,不约而同都脱鞋子上了床去。
    小太子目的达到了,他要爬下床,却被皇后抱住了。
    “今晚域儿和父皇母后一起睡吧?”皇后邀请。
    小太子是既惊喜又意外:“母后说的是真的?”他眨着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可父皇说过,儿臣大了,应该要自己独睡,不能再黏着父皇和母后。”说罢,他慢慢将脑袋扭向自己的父皇,想讨父皇的意见。
    皇上明白妻子今儿怕是吓着了,所以点头同意了:“父皇也同意。”
    见父皇和母后都同意了,小太子立即拍手乐呵了起来。兴奋得已经没了矜持,灵活的身子一滚,就从床沿滚到床最里面去。
    “儿臣要睡中间,既靠着父皇,又靠着母后。”
    皇后冲静候在不远处的两个宫婢点点头,二人立即半垂着脑袋过来铺床。而皇后,这才拉着儿子手语重心长道:“睡前得洗漱,这样才干净,不会生病。”
    小太子实在太兴奋了,连忙什么都答应母亲。于是,皇后牵着太子手,宫婢们帮太子洗漱的时候,皇后也一旁陪着。顺便,给太子说一些道理。
    “域儿今天悄悄睡在母后寝室的时候,母后和乳母她们还有秋意姑姑她们都在到处找域儿。”皇后抛了个开头,然后停了一下。
    果然,小太子认真扭过脑袋来望着皇后。他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也不说话,只看着自己母后,似是想继续听母后教诲。
    于是皇后继续道:“域儿想替父皇母后暖被窝,想效仿古人,这是好事。只是,如果域儿悄悄去做这件事情而不告诉身边的人的话,父皇母后就不知道域儿在哪儿。不知道域儿在哪儿,就会担心。”
    皇后一边说,一边一直在关注太子表情,她想尽量不要吓着儿子,但也要把其中厉害关系说清楚,以免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你知道吗?父皇母后,甚至还有你皇祖母,今儿可都吓着了。我们都不知道域儿在哪儿,以为域儿不见了,都很着急。”
    小太子突
    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他低着脑袋认错:“母后,儿臣知道错了。”
    皇后点到即止,忙说:“那域儿下此不管去哪里,身边必须有人跟着,好不好?”
    “好!”太子答应得十分干脆,“儿臣答应母后,再也不会让父皇母后还有皇祖母担心了。”
    “真是个好孩子。”皇后弯腰抱了抱太子,脸蹭着他脸。
    太子虽已初晓男女有别,可在自己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的。也会想像别的小孩子那样,窝在母亲怀里撒娇,虽然太傅教他要坚强、要独立,可他还是个孩子嘛。
    有了这样的一场插曲后,小太子倒日渐露出些小孩子原该有的天真本性来。太子太师是个严厉的老头子,平时对太子严厉又负责,他肩上担子重,皇上把未来国君交到了他手上,他怕教不好,日后会毁了整个大运王朝。
    但太子聪明又调皮,太师再怎么严厉,他总有自己的法子。起初他还小,好哄好骗,太师教得也轻松,后来他渐渐大了后,没再那么好骗了,每回太师教学,他都有一堆问题等着太师,常常是反问得太傅哑口无言。
    直到一日,太师去皇上面前请辞:“老臣年迈,怕是教不得太子殿下了。”
    有关东宫的一些事情,皇上也有所耳闻。所以,太师此来,他倒也不惊讶。
    “孙太师,坐吧。”皇上笑着赐坐,而后就跟拉家常一样,和孙太师谈起太子的问题来,孙太师汗颜,“老臣教学刻板教条,虽算有点博学,可总掉书袋子却是不行的。太子小的时候还好些,老臣尚能教导一二,可如今太子已长大,怕是该换一个太傅才好。”
    皇上说:“域儿调皮,叫太傅费心了。”
    孙太师忙起身道:“臣不敢。”
    说实话,皇上最近倒的确替太子另外物色了一个人选,教太子学业。不过,孙太师才学渊博,他有其弊端,必然也有其优势所在。且他也德高望重,忽然撸了他位置却换上一个年轻的,怕会伤了他老人家的心,也会给太子造成一大损失。
    所以,皇上也早考虑好了,道:“少师的位置还空着,朕再替太子物色一个少师。到时候,便有两位老师一起教太子课业。”
    太子少师是个年轻男子,没有考功名,但却才名满京华。此人乃是齐王齐王妃南下巡游的时候,从民间觅回来的。此人十分聪颖,家中子嗣多,族中在朝为官的,也有不少。他是自小闲散惯了的,心不在仕途上。
    这回是猜谜比赛,输给了齐王府的云昭郡主,这才被迫跟着入京来的。入了京后,云昭郡主几次三番入宫来在她皇伯父面前提起此人,皇上一时好奇,就宣了他入宫,见到人后,几番交谈,倒也十分赏识其才华、气度。
    再一打听,见原是方阁老的孙儿……便更加信任了。
    有云昭郡主一再缠着她皇伯父,又有皇上的确觉得此人可担重任。所以,便破例提他为少师。
    “皇上,可知近来朝野不安啊?”前朝的事情,皇后也有所耳闻了,“这方信远并无功名在身,怎可担从一品少师这样的大任?若开了这个先例,皇上日后还怎么打理朝政?”
    皇上却是有自己的打算,他道:“这个方信远很是有些傲慢,他不会受朕的施舍的,也不会让外人对他指指点点。可既然朕下了旨意破格提他为少师,他也不能不接旨。既是接了旨做了少师,那他也只能名副其实。皇后放心,明年的春闱,他一定会参见。不但会参加,且还会给朕……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皇上就这么自信?”皇后一边帮皇上脱下龙袍,一边问。
    皇上笑:“他定会全力以赴的。”
    皇后最是了解皇上的,闻声也说:“那臣妾就提前恭喜皇上了,朝廷又得了这样一位栋梁之材。可臣妾怎么觉得那位方公子中了圈套呢?人家志不在仕途,却被皇上和云昭你们伯侄二人赶着上了架。”
    皇上语气悠远:“这样的人才,若不为朝廷所用,朕觉得可惜啊。何况……”
    “何况云昭看上他了,若他只是一介布衣的话,又如何把云昭指婚给他?”皇后把什么都看得清楚,“不过说来也是,云昭都二十了,真真正正的大姑娘了。她一向矜傲,难得能看上一个人,这也算是天赐良缘了。”
    “只是……齐王那么护闺女,他能看得上方公子吗?”
    皇上却是没想到云昭,而是想到了自己闺女庆华公主。想到女儿长大后迟早有一天也会嫁人,他就很难过,虽然庆华公主才六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