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阅读至0%

第143章

书名:嫁给表哥之后 作者:秀木成林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04-25 12:05
    梁嬷嬷有些担忧:“可,这少夫人她……”
    此事太重要了,楚玥曾不驯过,哪怕最终被降伏,她的聪敏总让人生出了一丝隐忧。
    楚姒淡淡道:“无妨,她并不知晓福寿堂往前院送物事的关窍。”
    这并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情,而有所猜测的仆妇都有点脑子,没人敢在这上面嚼舌根。若是楚玥待久了,她大约会自己观察出来,但现在她不过是个进门三月的新妇罢了。
    这般想来,其实今日这变故还是好事,若非傅缙突如其来了这么一出,楚姒还始终下不定决心要动手。
    “那此事,可要吩咐少夫人?”
    “不可!”
    楚姒眉目冷厉,不管楚玥是否已真心驯服,她都从不欲告知对方。
    一者非心腹;二者,知情人越少越好。
    附耳仔细吩咐一番,她将药包交到梁嬷嬷手里,紧紧按住,低声道:“嬷嬷,小心些,你莫亲自去交药。”
    和从前一样找个面生的去联系即可,切切不可暴露身份,“你告诉她,如了我的意,我保证她男人孩子一辈子富贵平安。否则……”
    “最好能赶在侯爷归京前办妥。”
    ……
    日子忽忽而过,转眼踏入腊月。
    大雪初霁,一出凝晖堂稍间的隔扇门,久违的夕阳撒在廊道上,楚玥深吸了一口沁冷却新鲜的空气,心情很不错。
    “我们走着去吧。”
    她舍弃了软轿,直接步行,往福寿堂而去。
    楚姒却没有去,两人不是一个请安日子。
    老太太吩咐每十日一请,楚玥自然不敢怠慢,不过这日子却是不和楚姒重合的,张太夫人也没有调整归拢的意思,于是二人便各有各请。
    说起楚姒,上次请安她却没去,病了。
    想来是傅缙的漂亮转身对她震撼极大,足足病了好几日才见好,怕是焦躁极了。楚玥一直小心应对的,楚姒眉目隐带阴霾,反复询问她傅缙的细节,又令她以关怀挂心形式,多多去傅缙外书房走动。
    楚玥不敢怠慢,一切言行举止俱按照傅缙的指示去做,回来就汇报当日所说,这么一折腾,连商号都少去了不少时候。
    她揉了揉眉心,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沿着大花园的边缘,一路散心很快到了福寿堂,还未进门,就听见傅茂的声音响起:“这个我做了,先生都说不错的,说是明年就可下场试试了。”
    “……那在你兄长跟前,你怎么就答不好了?”
    少年声音清澈,带了些许苦恼,老妇含笑问他,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楚玥不禁一笑。
    傅茂很崇敬兄长,被哥哥考据学问一紧张就回答不好,于是就被出了好几个题目,让回去加强巩固。
    “嫂嫂来了!”
    傅茂一见楚玥,如蒙大赦,赶紧从榻上跳下来,深施一礼,“阿茂请嫂嫂安。”
    楚玥忙叫起,微笑回了一礼,又转身给老太太福身问安。
    “起罢。”
    张太夫人寡淡的面庞残余些许笑意,看着没平时般清冷。她叫起楚玥后,太婆媳二人说了两句,她吩咐:“
    承渊入营常常与人较量,怕身上难免有些淤伤,你好生伺候,日常膳食多备些驱寒汤羹。”
    老太太很少说这么长的一句话,偶尔说了,也是嘱咐照顾傅缙的。楚玥并不好说傅缙从未在她房中用过饭,日常也不怎么劳动她照顾,只得唯唯诺诺应了。
    说罢这一段,后续的就不咸不淡又与平常无异,傅茂不好久留已退了下去,不过楚玥照例也没待多久,小半个时辰,张太夫人就让她回去了。
    楚玥忙站起,福身:“孙媳告退。”
    出了福寿堂,她微微吁了一口气。
    其实也不是说老太太不好,在张太夫人身上,楚玥并没有感受到恶意,老太太也未为难人,是一个很省心的长辈。不过吧,她对这种清清冷冷的功课式相处,实在不怎么热衷。
    不热衷又得提劲,有点折磨人。
    “好了,我们回去吧。”
    楚玥眺望远处白雪皑皑,暖阳处处,心情重新畅快,环视一圈,走走停停折返禧和居。
    刚转过廊道,忽听到后面有脚步声跟上,回头一看,一中年嬷嬷提了个食盒,领着两个小丫头急急赶上。
    “请少夫人安。”
    这嬷嬷楚玥认得,是福寿堂一管事嬷嬷,仿佛姓陈。
    其实她也不怎么熟悉福寿堂的仆役们,主要十天一回,每回小半时辰,接触太少了。而张太夫人喜静,每每堂内也就留一两仆妇。
    不过到底出入多次,有些头脸的媳妇婆子,她都脸熟能把人认出来。
    陈嬷嬷福了福身:“太夫人命老奴给世子爷送驱寒羹汤。”
    楚玥并不觉得有异,毕竟老太太刚刚才嘱咐过她,而这嬷嬷确是福寿堂的人如假包换,福寿堂篱笆历来扎得严谨的。
    楚玥闻言,也未打算吩咐孙嬷嬷接过,她和傅缙怎么回事自己清楚,这汤羹经了她手,他绝对不会再喝。
    “嗯。”
    她点点头,率先转身往东。
    陈嬷嬷三人紧随其后。
    福寿堂的人,历来极有其主的风范,嘴巴蚌壳一般紧,非必要的话从来不说,不拘言笑,颇清冷。
    如意等人被这一带,也挺背肃容,不再嬉笑。
    楚玥赏雪的兴头大减,索性加快脚步,很快回了禧和居。
    沿着廊道拐进去后,左手边是回二进正房的路,而往右边望过去,已能看见通往前院内巷的月洞门。
    陈嬷嬷停下,福身:“婢子告退。”
    楚玥点点头。
    双方分道扬镳,楚玥一行返回二进正房,而陈嬷嬷三人落后一步,也转身往月洞门而去。
    这一切,看着都十分平常,然而楚玥走到廊道拐角时,无意一瞥,脚步却顿了顿。
    “少夫人?”
    孙嬷嬷落后半步,就站在主子身畔,也顺势望过去,正好看见月洞门里小丫鬟的杏色裙摆一飘,消失于门洞左边的高墙后。
    “怎么了少夫人?”
    孙嬷嬷奇,她看来看去不觉得有啥好看的。
    楚玥眉心却微微蹙起:“她们怎么往左边去了?”
    月洞门后面,就是通往东路外书房的内巷。当然,它也不仅仅只是通往东书房。
    往右边,走二三十米再拐个弯,就是东书房的东角门了,可以直接进去。
    而左边呢,则是通往中路前院的。当然了,也通傅缙外书房,就是稍远一点。那是个正经的内仪门,中路前院过来傅缙处的,就是走这个
    门。
    陈嬷嬷这是舍近求远了。
    楚玥心里立即升起一种违和感。
    按理,福寿堂的管事嬷嬷都是多年老人了,不可能不知道右边的东角门。
    可这是为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她定定立了片刻,不知为何,楚姒的脸忽在眼前一闪而过。
    她一惊。
    心脏跳得有点快,电光火石一刹那,她忽想起了一个人,以及噩梦中的一件大事。
    傅茂。
    傅茂之死。
    梦境这一段很混乱,她根本不知道傅茂是怎么死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傅茂死时,刚满十六岁没多久。
    傅茂今年十五,距离十六岁生辰还有将近四个月。
    傅茂之死,是梦中直接导致“她”被傅缙深恶痛绝,恨不得寝皮吃肉,耗费数年时间也誓要亲手刃之的关键事件。
    楚玥很重视的,她屡屡告诫自己需小心再小心,万不能当了人家手上的刀。楚姒每一个涉及她的言行,她都有自己私下琢磨过。
    她一直准备着,为四个月之后。
    本也应该是四月后的,但不知为何,想起傅茂,她心脏立即怦怦狂跳起来,有什么呼之欲出。
    思绪纷乱如潮,用力捏了捏拳,掌心骤刺痛,她忽又忆起一事。
    傅缙生母张氏的死。
    明面上,张氏是病死的,染病卧榻,病势缠绵数月,而后不起,香消玉殒。
    但她知道,实际张氏是被毒死了。
    楚玥从前一直以为,久卧病榻上的张氏被喂了毒,然后毒性一发,她就死了。
    想在想想,还有可能是慢性毒!
    楚姒和张氏一直有交情,守寡后交往更深,俨然已是密友。张氏病中她也是常常探看,数月不断,一直至张氏病逝。
    如果是慢性毒,那也同样解释得通!
    呜呜风声起,一阵寒风卷着枝头的雪沫子灌入廊下,她闭了闭目,手足冰凉。
    如果真是这样,那傅茂之死,有没有可能也是中了同一种毒?
    假设这陈嬷嬷是楚姒的人,那盅羹汤,会不会?!
    要知道,梦中的“她”完全沉浸在温润夫君慈爱姑母的包围中,她肯定是依姑母嘱咐,常常出入傅缙外书房。
    遇上了陈嬷嬷的话,她大几率会亲自领对方去。
    傅茂,也是时常出入东书房的,听是祖母送来的羹汤,会不会嘴馋想尝尝?
    或者他不嘴馋,是“她”热情邀请,招手让他尝尝,那个腼腆少年肯定不好拒绝长嫂的。
    一碗羹汤下肚!
    然后……
    心念电转,短短一瞬,楚玥额际已见了汗,她顾不上抹,提起裙摆。
    “我们到前头去!”
    ……
    楚玥在得了傅缙允许的情况下,去他外书房转过几圈,一路顺畅,并无阻滞。
    她先绕左路追上去,一问守门仆役,果然陈嬷嬷三人刚进了去。
    离得远远,便听见前头陈嬷嬷道:“这是太夫人特地命人炖的羹汤。”
    这冬季用的食盒,有夹层有棉絮,保温二三个时辰不成问题,冯戊跟去京郊大营了,一个楚玥不认识的侍卫小心接过食盒,捧着进了去。
    陈嬷嬷寒暄两句,正要折返,忽听
    见身后一阵脚步声。
    她眼睑微微一垂,复又抬起,立即转过身来。
    原来是少夫人。
    陈嬷嬷微诧:“请少夫人安,您不是……?”
    动作从容,不紧不慢,转过头来见了楚玥,一诧,有些惊奇有些莫名,但还是第一时间恭敬见礼。
    从眼神到表情,从言语到动作,都非常自然,不见半点惊慌。
    楚玥一直紧紧盯着对方,不放过一丝一毫,见状不禁微微一怔。
    难道不是?
    是她联想过分丰富了吗?
    楚玥惊疑不定,又见陈嬷嬷身后两个小丫头对视一眼,一脸不明所以。
    难不成真是自己疑心病太重了?这么厉害的慢性药,真可能有吗?
    她蹙了蹙眉。
    正在这个心有困惑之时,忽听见一阵脚步声起,傅茂特有的清澈少年嗓音带了些许惊奇。
    “嫂嫂?”
    粗粗听罢,如意惊惶,忽她瞪大眼睛:“少夫人,咱们可以去信邓州!”
    她面露希冀,急道:“老太爷和大爷不会让她这么做的!”
    楚家可是男人做主的。
    楚温当然不会,可祖父……
    楚玥张了张了嘴,却发现,自己竟无法一口给出肯定答案。
    楚源一生致力重振楚家。
    淮南楚氏,数百载名门,一朝遭遇重创,沉入谷底。后父亲病逝,他毅然给嫡长子聘了商户女,得巨资让楚氏走出泥沼。早年瘟疫横行,人人避走不及,他冒险留守,最终熬过去跃升为一州刺史。
    从下州刺史到上州刺史,也非简单过程,幸近年有了女婿镇北侯的助力,这才顺遂了许多。
    一个镇北侯外孙,代表着太多太多的东西。
    假如楚姒去信,告知她母子与傅缙,二者只可存一。
    那祖父将会如何抉择?
    孙女守寡,可以再嫁,但一个如日中天的侯府,却不可再求。
    权衡过后,会不会直接让楚玥配合呢?
    楚玥怎可照做?
    那事情恐怕就回到了原点。
    她的母亲,她的母亲!
    甚至,其实也不用真动她的母亲,邓州京城山高水长,来几封难以考证的信,就可以了。
    楚玥敢赌吗?
    她不敢。
    上辈子亲缘淡薄,今生得一慈母,大幸也,自爱之重之,如何能冒险?
    “楚姒,楚姒!”
    楚玥牙关紧咬,只是不待她再说什么,忽外头一阵动静,“世子爷回来了。”
    ……
    傅缙眸光沉沉。
    今日一回家,被父亲叫了去,说罢朝事,傅延忽道:“听你母亲说,你与儿媳尚未圆房,夫妻和合,人之大伦,当重之。”
    这并不是小事。
    只圆房,还有这个“母亲”,傅缙下颌绷了绷,须臾,他道:“父亲说的是。”
    楠木大书房后,傅延正奋笔疾书,点点头,抬首缓声:“圆房后,身子慢慢调养不迟,一年半载的,子嗣不急。”
    他正值壮年,长子也尚年轻,镇北侯府的第三代确实不很急切,“去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