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鸡飞蛋打(感谢润德的打赏) 阅读至0%

第933章 鸡飞蛋打(感谢润德的打赏)

书名:炮灰小军嫂养成记 作者:夜絮琴缘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17:30
    李文静恍然大悟,看来是海大哥挡了某人的路了。
    这样不入流的手段,可见傅红雪背后的这个人心术也不正。
    反正随便他鬼鬼魅魅,自己脚正不怕鞋歪。
    “闺女,家和万事兴,咱们干脆就不跟他们打这个官司了吧?”刘大妈忧心忡忡的劝说道。
    总的说起来,自己的闺女跟爹娘打官司,这话说出去怎么也不好听。
    毕竟这个世界上都讲究伦理道德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也不是圣人,他们也会犯错,做子女的也要学会包容。
    虽然她也很同情“顾凡心”的遭遇,可同时刘大妈也是个很传统的女人。
    她觉得在小顾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拿点钱出来拉拔照顾一下娘家人也是应该的。
    反正也没有便宜外人。
    不是有句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么?
    祖祖辈辈,她们所有做女人的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顾凡心”没有说话。
    她听得出来刘大妈是担心她心疼她,怕她跟她们起冲突自己到底会吃亏。
    同时也害怕对她的名声有影响,就准备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吧。
    以前是老实惯了忍惯了,可是,现在她就是不能忍。
    她绝对不愿意重蹈覆辙。
    前世自己忍忍忍,什么都忍了,即便是她都善良得成了包子,结果还不是被人害死,没有落个好下场?
    善良不等于软弱可欺,是女儿也不一定要有义务对娘家所有的人都无偿献“血”。
    既然有机会重来,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再被人欺负了。
    就算是那个女孩子有本事赚钱养家,也不能便宜了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吧!
    所以她不会退缩的。
    这天,两名记者应邀过来采访“顾凡心”。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家的事情,现在我就给大家好好的解一下惑。”
    面对着镜头,李文静表现的也落落大方,毫不扭捏。
    “……一开始来到城市之前,因为家里人的反对,我的裤兜里除了我自己赚来的三块钱,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家当。……”
    李文静用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描述着那个女孩子当年艰辛窘迫的求学经历。
    “那个时候我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非富即贵,他们花钱如流水,说实话吧,我辛辛苦苦一天挣的钱还没有他们兜里的零用钱多。
    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缩手缩脚精打细算着过日子,打饭的时候我也要计算好钱够不够用。
    说起来不怕人笑话,那个时候,我是一分钱都恨不得给扳成两半花。”
    接下来,李文静又很平静的说自己怎么用这三块钱白手起家,神奇版的打造出来一个公司的。
    (这个也是记者们最感兴趣的部分,谁能想这个女孩子竟然用区区三块钱起家,慢慢的积累财富,打造了一个公司创造了一个商业上的神话呢。)
    “穷者思变,我根本就没有时间伤春悲秋望洋兴叹,也没有奢望可以依靠父母帮助我,因为在重男轻女的他们眼里,只有弟弟一个人才是他们的孩子。”
    那时候穿着朴素的她每天都要面对一部分同学的讥讽嘲笑和同情怜悯。
    因为她是通过林教授介绍来的,更有的人以为她是开后门进来的,对她冷漠脸,无视和鄙视。
    甚至在她给皮包公司设计图纸小有成就,用自己挣来的钱给自己添置了新衣服以后,居然被那些妒忌她才华出众的女同学谣传被人“包养”,幸好邪不胜正,污蔑她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不招人忌是庸才。
    真相大白后,她也没有刻意去报复那些人。
    紧接着电视上镜头一转,居然是记者们采访顾家村村长顾忠心的画面。
    电视上,顾忠心和老村长被人众星拱月般围绕着。
    身经百战的顾忠心和老村长一点都不怯场,用了百感交集的口吻给他们讲述着那个女孩子的传奇故事。
    那个女孩子取得了那些成就以后,心怀感恩的她马上用学到的知识和创造的财富回报自己的家乡。
    对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献计献策,出钱出力。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有钱的情况下主动捐款修路,不辞辛苦的给他们家乡招资引商,热心输送社会精英和人才。
    就这样在短短的几年内,顾家村终于被打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所在。
    她靠勤劳的双手和睿智的头脑,带领着人们一步步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就有回报,同样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对于勤劳勇敢务实的人,生活也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
    同样对于那些偷奸耍滑不愿意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人,这个社会也是公平的。
    所以说,没事你就怨天怨地,总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让你干什么总是嫌弃这嫌弃那,觉得屈才了,大材小用了,就没有想过那句话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不愿意去努力,不愿意去付出,干什么你都拈轻怕重,不务正业整天只想着压榨别人的剩余价值,窃取和占有别人努力的劳动成果。
    甚至有的人更是顶着父母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对自己的女儿索要……妄图理直气壮的掠夺。
    这都是什么思想?
    老村长在旁边也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那个丫头我是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的人品真是没的说,小小年纪就知道孝敬老人,要说她不孝顺我第一个不答应。”
    老村长停顿了一下,就拿当年那件事来说吧。
    人都说三岁看老。
    这话一点儿没错,那个丫头因为自小营养不良,三岁的时候走路都不稳当呢,就给她奶奶用大碗盛饭送饭了。
    当时那个情景哟,大家伙看了一眼,都很感动。
    要知道那时候大家都是在村头大树底下乘凉吃饭的。
    ——各家各户带上小板凳或者小马扎子坐在大树底下乘凉吃饭。
    那时候就见顾忠义家那个小丫头摇摇晃晃端着大海碗向自己的奶奶走来。
    小家伙太惹人疼了。
    当时很多人都断言,三岁看老,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肯定孝顺。
    果然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帮父母减轻负担,那么小的年纪就去放鸭子。
    等到后来再大一些的时候,又把许多人废弃不用的贝壳废物利用,制作成了漂亮的风铃。
    并且一点都不藏私,把她自己设计的创意产品都传授给了村民们,带领大家伙一起致富奔小康。
    同时也给她们家添置了很多实用的机器。
    像老顾家的缝纫机呀,自行车呀,录音机,拖拉机呀,这些大件东西都是那个小丫头用自己的血汗钱挣来的。
    还有一件事,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听说她大爷要卖房子,又买下了她大爷家的四合院,送给了自己的奶奶居住。
    这几年更是钱是钱,东西是东西的,朝老家寄。
    旁边立刻又有几个村民一起附和老村长的话。
    都从侧面证实了老村长的话所言非虚。
    因为他们那个地方的邮递员,为了方便,到了大队部以后是统一把村民们的东西放到村委会,然后村委会通过广播喊村民去领包裹和签收东西的。
    住在一个旅社的刘兰芝看着电视上的采访,听着妞妞重温过去艰难创业的故事,再加上老村长声情并茂的回顾往事,不禁心里深有触动。
    老人家那颗犹豫不决左右摇摆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在心里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原来刘兰芝当时并没有能够回成老家。
    在车上坐了一站路的时候,老人家突然被一个非常神秘的男人截了下来。
    然后下了车以后就坐车来这里开房间住下,被安置在这里。
    老人被安置在这里的时候一头雾水,你要说是打劫吧,人家对自己的钱不感兴趣。
    你要说劫色吧,自己一个老太婆有啥好劫的。
    而且那个人对她这个老太婆也还算是尊敬。
    最起码好吃好喝供着。
    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个人也没有跟她透露什么有用的消息,刘兰芝一抬头就看到他像个哑巴似的面无表情,一句话都不愿意给她多说。
    但是老人要想悄悄的离开也不行。
    她试着偷偷的离开两次,走了一截路,还以为人家神不知鬼不觉没有发现呢,可是没等她离开这个范围,那个神秘人就堵住了自己的去路。
    老人家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什么人呢?
    把自己截了胡留在这里干什么呢?
    问他搞什么鬼他还不说话,让人觉得非常神秘。
    直到她又见了那个许郑强后,才明白自己留下来的“任务”是什么。
    许郑强对老奶奶也没有别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老人等到开庭的时候依据事实,凭着良心出来说句公道话就可以了。
    沸沸扬扬的案子终于开庭审理了。
    等到判决一下来,顾忠义和许招娣都傻了眼了。
    没想到忙里忙外,努力策划算计了这么久。
    居然落得这样的结局。
    法院按照现在的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制定出来了判决。
    以后顾凡心每个月给父母500块做赡养费,具体支付方式也可以一个月一结,也可以半年或者一年一结。
    许招娣当时一听判决心里还很喜欢呢,感觉一个月500块钱呢,真的很不错了。
    可是在自己老伴给她算过帐以后,许招娣就高兴不起来了,当时就表示不服气。
    可是申诉被无情的驳回。
    两口子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下子就焉了。
    一个月才五百,加起来一年才六千,这样算起来,还不如当初不打这个官司呢。
    因为那个死丫头寄回来的汇款,每年都差不多有万把块钱呢。
    如果照着上面这样的条文判定下来,他们以后不是要损失了好几千块钱进项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