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阅读至0%

第111章

书名:她的小龙椅(重生) 作者:容千丝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11:27
    宋鸣珂记得李太医曾说, 宋显琛躁郁甚重,是以常服宁神静心之药, 或多或少令他提不起劲儿。
    她如鲠在喉, 说完正事,勉力安抚几句, 不再叨扰, 携同下人告辞。
    行至院落外, 深吸山林清新空气,方觉舒爽。
    转头见元礼手提药箱, 亦步亦趋,她迟疑半晌, 招了招手。
    元礼会意, 跟随她身后,提裙钻入马车。
    马车之内, 活泼小女娃伪装成老成持重的小少年, 沉稳少年则打扮成娇美小娘子, 四目迥然相对,各自尬笑。
    车轮滚滚驶向蜿蜒山道,宋鸣珂拨帘,眺望夕照下的春日山野。
    繁花盛放,锦绣斑斓,已和初临时的银装素裹大不相同。
    遗憾兄长病情竟无丝毫起色。
    “元医官,他……”宋鸣珂在称呼上犯难。
    “长公主为先帝离世而悲痛,为自身苦难而积郁,如李太医所言,棘手。”
    元礼骤然改称宋显琛为“长公主”,且嗓音轻柔得如像女子,宋鸣珂倒佩服他的细心。
    毕竟,护送他们上山的卫队并不知晓内情,倘若碰巧被听见,大为不妙!
    低叹一声,她小声道:“委屈元医官打扮成宫女,往后还望多费心。”
    “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他语气凝重,又顿了片晌,“至于打扮成宫女,谈不上委屈,微臣早已习惯。”
    宋鸣珂汗颜,莫非此人有异装癖?
    “微臣从五族出逃至中原,期间有六年以煎药婢女身份,在李太医府中学医。”
    “……”
    宋鸣珂目瞪口呆。
    怪不得此人扮演女子全无违和之感,原来是年月之功。
    可他好好一个男儿,何以非要冒充婢女?还演得如此之像?为躲避杀身之祸?
    元礼淡笑续道:“这两年男子特征愈发明显,且追捕风声渐不可闻,才敢以男子面目,进入太医局学习。”
    “为何要对朕坦诚?”
    “只因陛下,远比想象中平易近人;而微臣,很能理解陛下与长公主的不易。”
    元礼嗓音温润,略带低醇,隐隐透出几分相惜之意。
    余下种种情绪,数尽淹没于一对沉静眼眸中,藏而不露。
    未留心他微小的变化,宋鸣珂绷紧的心弦,在那一刻稍松。
    她浅浅一笑,与元礼聊起五族境内状况,沉闷气氛便在轻声问答中消散。
    …………
    翌日上朝,宋鸣珂在朝会上提出,赵太妃玉体欠安,定王暂不就藩。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宋显扬既惊且喜,欣然领命。
    然而,宋鸣珂补了句:“既留京尽孝,该放下俗务。”
    宋显扬执笏躬身的身子一僵,而安王的眉梢也极快掠过凛然。
    宋鸣珂正色道:“定王所监督的城防与修正河道要务,分别交回禁军统领与工部全权主理。”
    “臣领旨。”左右相关文武官员同时出列。
    “朕登基前,曾在京城街头遇刺,至今未能抓捕刺客。虽说巡防漏洞已填补……”
    宋显扬只道小皇帝要将“谋害储君”之罪算在自己头上,不由得汗流涔涔,撩袍而跪:“陛下!臣监管不力!甘愿受罚!”
    “此事已翻篇,定王不必自责。朕的意思是,加赐定王两队府兵,如无旁的事,只需在定王府与太妃的延福宫走动。”
    宋显扬不知该喜该怒。
    喜的是,小皇帝不追究他的疏于职守。
    怒的是,他的职权全数被剥夺,被对方以“保护”名义监视着。
    他一肚子气无处发泄,还得装作感恩戴德,出口全是冠冕堂皇之词。
    宋鸣珂端量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二皇兄,从他竭力隐忍愤怒与失落的情绪中觉察到一个事实。
    上辈子,宋显琛死了,她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四弟行走不便,六弟幼小,宋显扬根本没对手,所以越加跋扈。
    今生,他处处受制,怕是难获翻身机会了。
    退朝后,殿外细雨未停,内侍们步履匆忙,以伞护送朝臣前往殿外楼阁歇息。
    宋鸣珂自后殿行出,透过如落玉般滴答不停的雨帘,远望宋显扬雨中伫立的身影。
    那轮廓明晰的俊美愁容,半掩在水雾中,前生的嚣张猖獗,仿佛只存在梦中。
    宋鸣珂秀眉轻扬,念及削其职务的理念,源自霍睿言一句提醒,她暗为自己留下二表哥的英明决断而骄傲。
    前世,她幼时与两位表哥十分亲近,因兄长死于定远侯府的广池内,其后七年,她刻意遗忘霍家的种种美好记忆。
    重来一世,有关霍锐承和霍睿言的印象,在相处中得以重建。
    是时候为他们二人考虑前程问题了。
    宋鸣珂回书房后,瞥见上贡的一套文具,白玉笔格、笔床、湘竹笔筒、官窑笔洗、牙雕笔觇、松烟老墨等一应俱全,件件精美。
    她一时高兴,命人连同壁上一张精制雕弓,即刻送去定远侯府,赐予霍家两位表兄。
    刘盛提醒道:“陛下在朝堂之上收回定王权限,当日便大张旗鼓下赐恩赏之物给定远侯府,只怕惹人闲言。”
    宋鸣珂笑道:“那……朕便借此机会,给诸位弟兄都赐点小玩意好了!”
    她赏了晋王两套古籍手抄本,送宁王一把嵌宝匕首,却给宋显扬捎去几册清心寡欲的佛家论著。
    幻想宋显扬领赏时的尴尬表情,她笑得如花枝乱颤,笔下字迹歪歪扭扭。
    …………
    定王府内,锦簇花团被雨打落一地,粉的、白的、黄的、紫的……
    水溅残香,凄清飘零,似繁华梦散,恰如宋显扬的颓然心境。
    府内庭院由他亲自督造,各类珍稀花木更是亲手打理,此刻目视最熟悉的一切,他小心翼翼绕过水渍与落红,弯腰拾起石径上的春兰,抖落泥泞,却抖不掉心头烦闷。
    “殿下当真不再争取?”
    乐平郡王从廊下匆匆行近。他挂闲职,今日无须上朝,想必为传闻急忙赶来。
    宋显扬嘴边勾起无丝毫欢愉的笑:“争取?能争取什么?”
    “自古兄弟阋墙乃常态,只是没想到,今上优柔寡断,竟狠得下这心!”
    乐平郡王迈步走至他身边,压低了嗓门。
    宋显扬见他踏花而行,微感不悦,忿然道:“想来,此前是我错估了他!今有安王叔辅佐,定远侯手掌兵权,再加上霍家兄弟一文一武,他的确有强硬底气。”
    “霍家人是谢太后的远亲,还说得过去;安王爷乃殿下的叔父,没开口求句情?”
    “哼!”宋显扬恼怒,“我这叔父!精得很!再说,他凭什么为我求情?”
    “唉……早劝殿下拉拢安王,殿下偏不听。”
    “我不想吗?是母妃不让!她说赵家昔年与安王结了梁子,互生嫌隙,一贯面和心不和。
    “我得势时既不与他深交,失势后更不该给他羞辱。好在……外公威名犹在,宋显琛和宋博衍一时半会动不了咱们!”
    乐平郡王听他直呼皇帝与安王之名,大惊失色:“殿下!今非昔比!切忌祸从口出!”
    “不用你提醒我‘今非昔比’!”宋显扬怒而一甩袍袖。
    乐平郡王自知失言,赔笑道:“或许,圣上只是担心位子未稳,而殿下气焰太盛,才以此打压。待风波平息,殿下定能东山再起。”
    “那倒不会,他藏匿如此之深,害我真认定他懦弱无能!我俩素来不待见对方,我嫌他假仁假义,他恨我事事高他一头。可我有错吗?又不是我乐意比他早生五年!”
    宋显扬近年自恃生母得宠,又比宋显琛年长几岁,私下冷嘲热讽,没少使绊子。
    他曾因霍睿言当众让他不好过,暗地里给霍家人造了不少谣言,但此事尚未起太大作用,按理说宋显琛不至于过早收到风声。
    他原想借除夕家宴郑重赔礼道歉,好让对方放他一马,不巧赵太妃突然吐血。
    母妃这病来得稀奇,他大致猜想,此为权宜之计,好让他多在京城逗留。
    此事到了皇帝眼中,铁定成为他阳谋阴算的计策,因此狠狠打击一番……可恨!
    乐平郡王看他神色不善,怕再聊下去会刺激到他,硬着头皮岔开话题:“殿下是时候物色王妃人选了。”
    宋显扬明白他话中含义。
    即便他要等上两年多,才真正迎娶王妃,但提前敲定,表露意向,即获未婚妻娘家势力的支持。
    他闷声道:“依照惯例,理应由新君先挑,我现在选了有何用处?”
    “我倒听说,龙椅上的那位,对立后封妃兴趣全无,连定远侯大力举荐,他亦果断拒绝。或许殿下可借年龄优势,占个先机?据我所知,饶相千金年方十四,乃绝色;舒家的几个小妮子,全是难得一见的可人儿……”
    乐平郡王笑吟吟地对他挤眉弄眼。
    “你倒好!”宋显扬翻了个白眼,“赶在十月初便成亲纳妾!如今坐拥娇妻美妾,风流快活!”
    乐平郡王撒手摇头,连连否认:“殿下别冤枉我!我不过尝了几日甜头!国丧期内,自是安分守礼。”
    宋显扬嗤之以鼻,却因其一席话,对娶妻之事上了心。
    负手而立,他环视花草零落的园子,烦躁略减。
    春会尽,夏会临,秋去冬来,冰霜飘降又会无声消融,周而复始,且看谁能熬得到最后。
    偏厅内炭火正旺,两名丽人静然端坐,分别是华服焕然的皇后,和女装打扮的宋显琛。
    宋鸣珂既难过,又觉滑稽,对母亲施礼,还装模作样问:“晏晏身体好些了吗?”
    宋显琛瘦削的脸泛起红意。他这两月寸步不离在昭云宫,此番迫不得已,才改穿粉绫裙,薄施脂粉,佩戴南珠翠玉,随皇后同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