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fanniemae?”贾鸿渐愣了一下。这名字不就是房利美?这个房利美不就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出现破产可能的“两房”?然后后来美国政府赶忙给他们注资了,是吧?贾鸿渐没记错的话,所谓的两房就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啊!一个英文是fanniemae,一个是freddiemac啊!擦,这房地美里面曾经还有所谓的第五级经理人?
“在大卫麦克斯韦上岗之前,房利美每个交易日都亏损100万美元,但是他最后离职的时候,这公司每个交易日都净赚400万美元!”这次柯林斯倒是没有说太多的经历什么的,而是简简单单的用数据表明那个麦克斯韦的成功。不过这更加引发了贾鸿渐的好奇,“教授,这人也是所谓的我们这种性格的?说真的,为什么我们这种性格的人才是所谓的第五级经理人?我们这种性格很稀奇么?性格怎么样跟水平怎么样没关系吧?哪怕一个人暴躁如雷。他有能力就是有能力,不是么?而且低调什么的,到底怎么影响了公司前途了?”贾鸿渐此时算是打消了觉得教授是来“拉赞助”的想法了,但是他还是满头雾水啊!所以此时的他干脆直接就开问了!反正对面的是一个美国人,不是么?美国人都应该是直肠子,对吧?
结果谁知道这么一问之后,柯林斯却说出来了一个颇有道理,但是贾鸿渐却从来没想过的原因“低调影响公司前途,影响这么一个经理人的水平的原因就在于这个人是不是太看中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不仅仅包括薪水、福利,不仅包括分红、股票。同时也包括名誉!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在乎自己的名誉。可能会压制公司里面其他有可能代替他的人的发展,会压制整个团队里面人的水平。换句话说,在挑选有可能的副手以及继任者的时候,这样的一个领导人能不能够把公司教导最强的经理人手中呢?如果交了。可能以后他自己还是默默无名。如果给一个一般点的人。可能这个退休的经理人就可以出去各种宣传自己。可以到处去开讲座赚钱……甚至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一个家庭医生,他从最早就开始建议你要多健身。少吃高热量的东西,不让你抽烟喝酒,尽量降低你句话说,在挑选有可能的副手以及继任者的时候,这样的一个领导人能不能够把公司教导最强的经理人手中呢?如果交了。
嚯!这么一说到时让贾鸿渐想起来了扁鹊的那个说法了!像是魏文王问扁鹊他们家里三兄弟谁最会行医,谁医术最高。结果扁鹊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就很诧异,为什么这样扁鹊反而最出名呢?扁鹊就解释,因为大哥治疗是在发病之前,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把病治好了。所以他的名气小,平常人都不知道他是在看病,只有家人才知道他的医术高超。而二哥则是在发病以后马上就治病,平常人以为他只能治疗小病,所以只有乡里知道。而扁鹊自己则是只能到病重的时候看病,所以一般人看到的他都是各种大型治疗方案,看到经过他妙手回春,病人起死回生。所以他的医术被人认为最牛掰,名声响彻全国!
如果这么说的话,难道柯林斯的意思是跟扁鹊的意思一样的?是说好的经理人在位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就解决了企业一个又一个的毛病和危机,如果没有外界过来的大危机的话,那么企业可能顺风顺水的一路平安发展的越来愈强。在所有人都没意识到的时候,这一切已经从普通的树长成了参天大树了!而其他的什么喜欢个人英雄主义的,可能会为了个人“清名”而故意等到公司问题大了,再“力挽狂澜”,并且压制公司里面其他人,好让他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从而让集体利益让道,让个人利益站到了集体利益之前?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还真有点哲理嘿!甚至从大的角度来说的话,这都算是民族性不同但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那种赶脚吧?居然跟几千年前的扁鹊看法一样了!
不过贾鸿渐并没有完全被柯林斯说服,“美国这边的ceo不至于这么龌龊吧?哪怕爱名声,也不至于做出来伤害企业未来的事情吧?否则故意压制企业内部人手,故意破坏企业的内部团结,让自己才能压制一种不稳定平衡的话,别人都能看出来吧?”没错!在贾鸿渐看来,别人都不傻,谁这么欺世盗名的话别人看不出来啊?就像是明朝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清流们,一个个故意顶撞皇帝,就为了被皇帝打屁股好换个不畏强权的名声,这真当别人傻看不出来么?回头这事儿传出去了,比如董事会传出去了,别的公司董事会能不知道?以后谁还会聘请这样的ceo?
哦,是这么回事儿?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赶脚还是有逻辑的,对吧?当然这种思路一直不被所谓的“主流学界”所认可。很多商业界的人都认为如果形势不好,亏损的厉害了,那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裁员以及降低各种费用,卖大楼换钱,把亏损的业务卖掉等等等等,为的就是短时间之内止损,降低报表上的亏损数字,然后经过整顿之后,一两年内快速开始扭亏为盈。不过问题是这样是快速扭亏为盈了,可是盈的就多了么?这就有点像是国企的大下岗一样,下岗了之后如果是私人老板买了,那可能扭亏为盈了什么的。可是如果没有私人老板买,还是那么一个国有企业,还是那么一帮工人,效益能一下好的多么?如果说这帮下岗的工人并不跟历史上一样是之前退休金什么的都靠企业呢?如果这些工人退休金都是靠社会,在企业只拿工资呢?
反例就像是任天堂这么一个公司。这公司从95年开始主机方面就一路亏损,就靠着掌机吊命。人家有快速的剥离主机业务么?没有,人家从96年撑到了06年,等到了wii这个主机出世,一下子大赚特赚!不仅把10年里亏的钱都赚回来了,而且还多赚了可以亏几十年的钱!要是当年任天堂把主机业务剥离了,把人员、工厂什么的都给卖了,他们06年会有这种翻身仗打么?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反例之前的那个什么世界最大的纸品公司的那个ceo,就是把传统的铜版纸业务什么的都给卖了,不过人家没开掉员工啊!人家是换了钱进入新的产品线,人家可没大量裁员啊!而且要进入新的产品线,什么生产线之类的那都是大投入啊,这短期内的报表能好看的了?估计一段时间内报表都是赤字连天吧?这要放在其他很多公司,估计ceo都立刻开始裁员然后想办法让报表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