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扬名立腕2 阅读至0%

第122章 扬名立腕2

书名:金庸武侠登录系统 作者:默默的心疼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3:52
    余贺走上前去道:"你们将这些元兵身上的财物搜一搜,各自分了,赶紧逃命去吧.这些元人残暴,要是发现这队兵马死了,一定会牵连你们的."
    这些人这才大起胆子,一个老农起身道:"多谢大侠救命之恩.我们回去一定为大侠供起长生牌位,rìrì念经祈祷.还望大侠赐下贵名"
    余贺道:"我叫余贺,你们赶紧去拿些财物吧.在等就来不及了."
    这些人忙跑过去将元兵身上财物搜索一空,各自逃离此处,余贺在此地呆了一会.开口道:"元人残暴不仁,各大门派各有私心,受苦的还是这些没有自保之力的百姓啊.唉".
    从此刻起,余贺却是真的下定决心,要统一六大门派,联手抗元了.
    余贺带着殷离,继续快马加鞭赶往武当山.
    过了月余,余贺和殷离站在武当山下,只见武当山高耸入云,高峰林立.中间天柱峰一直dú丽,天柱峰是武当山,武夷山,天柱山,雁荡山,衡山等名山的主峰.有名金顶,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山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直通峰顶.余贺抬头望去,只见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一座大殿位于此处.雄浑巍峨.
    余贺在山下观看一会,携着殷离走上山.很快走到天柱峰半山腰,只见一座大石立于路旁,上书五个大字"武当解剑池".石头旁有两个道长把手.
    余贺走上前去,两个道士伸手阻止余贺道:"善人若上武当山,还请将兵器解下,待会下山之时我在将兵刃还给善人.(和尚说施主,道士说善人.度娘搜到的.)
    余贺知道解剑池.位于武当天柱峰的半山腰,武当三面绝顶,千丈滑如冰,进入武当剑派,只有一条通天的小路,而这一条小路的唯一路口,就位于武当的解剑池,.解剑池的由来.却是因为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乃冠绝古今的绝代大宗师,他不但武功卓越,而且人品也无可挑剔,为武林中人所敬重,所以大家自发在解剑池解下武器,以示对张三丰的尊敬.长此以往,就成了惯例,余贺对张三丰这继往开来的武学大宗师也是极为佩服的.何况此次来武当山是向张三丰讨教武学而来,自然不会与这两个道士起冲突,乖乖将腰间长剑解下,递给两个道士.
    两个道士见余贺将武器解下来,心中放下戒心,让路让余贺上山.
    余贺将殷离背在背上,向着天柱峰行去,毕竟殷离人小力弱,又身无高深内力,能坚持跟着余贺爬到半山腰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不过余贺一背上殷离,就觉一阵不妙.不知道是否是古代女子发育要早一些,殷离虽然不过十二岁左右,胸前两个小馒头发育的以颇具规模了.余贺一背上殷离,就感到背后那柔软的摩挲.心中不禁邪恶了一下.
    而殷离初时还不觉得,被余贺背了几步就感觉到了.背着自己的后背是如此宽阔温暖.而且自己胸口被余贺后背抵着也十分舒服.走了一会,心荡神摇,口中嘤咛一声,叫了出来.
    此时余贺也不好动作,只能装作不知,继续背着殷离,不过却将殷离后移一寸,让两人不在挨得那么近.
    余贺脚程很快,不一会就到了峰顶大殿.天柱峰这个大殿才是武当派的内门.而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的那个大殿,却是用于让游客祈神纳福所用.武当内门练武弟子都在天柱峰上.余贺爬上峰顶,忙将殷离放下.带着殷离往大殿走去.
    余贺走到门口.两个道士拦着门,见余贺前来开口道:"阁下来我武当可有名帖."
    余贺自然是没有名帖的.道士便不让余贺进去.余贺进不去,自然也有自己的办法.余贺深吸一口气.蓦然出声道:"末学后进余贺,前来求见张老神仙."余贺这一声乃是运足内力发出.声音浩浩荡荡,在峰顶传播开来,震人心魄.浩浩荡荡竟一直传到半山腰处.
    此时武当大殿内,武当七侠之一的老二俞莲舟正与大师兄宋远桥说话.蓦然听到余贺的吼声.大为震惊,开口道:"大师兄,这余贺是何人,功力竟如此高深.难道是我武当大敌"
    宋远桥也很是疑惑.答曰不知.二人同时急匆匆的赶出大殿.只见一群三代弟子已经纷纷站在大殿前面.手执长剑,如临大敌.宋远桥喝到:"莫要慌乱,来者不知是敌是友.身为武当弟子,怎能如此沉不住气."
    一众弟子纷纷收起长剑,宋远桥和俞莲舟赶往大门外.只见大门口两个道士手执长剑,剑尖对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身后还有一个小女孩.两人顿时十分惊讶,出声之人功力深厚比他二人还要高出许多,难道竟会是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也年轻的过分了些吧.
    两个道士见宋远桥和俞莲舟二人出来,忙收剑后退.
    余贺开口道:"在下余贺,今rì前来拜访张老神仙,结果被拦在门外,只能出此下策了.还请二位见谅.不知二位是."
    宋远桥开口道:"在下宋远桥,这位是我师弟俞莲舟.余少侠不知找家师有何事."
    余贺听的宋远桥的自我介绍,也是一呆.只见面前二.[,!]人,宋远桥文质彬彬,温文儒雅,武功高强,处事又极为公正.在江湖上的声望地位也非常高,远在一般门派掌门之上.老张已经将掌门之位托付于他了.可惜他生下来宋青书这个逆子.杀死师叔莫声谷,有下毒毒害张三丰,最后还投靠峨眉周芷若.最后老宋也因为对他的儿子手软被老张给开革了掌门之位.由老二俞莲舟继位.
    不过余贺在读完倚天屠龙记全文后,却对这个处事极为公正的大侠宋远桥极为鄙视.
    第一,原著中张翠山刚从海外归来之时.各位师兄弟都激动的留下泪水.连老张这个师傅,都是紧紧的搂着张翠山,泪珠落下.而宋远桥是谦恭有礼之士,虽对同门师弟,又是久别重逢,心情激荡之下,仍是不失礼数,恭恭敬敬的拜倒还礼,说道:"五弟,你终于回来了."
    第二,张翠山在大厅中自刎时,张三丰及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四人齐声惊呼抢上.但听砰砰砰几声连响,六七人飞身摔出,均是张翠山身周的宾客,被张三丰师徒掌力震开.当时在场之人有武当七侠,殷素素.张三丰.这九人中张三丰及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四人齐声惊呼抢上.余岱岩身体残废无法动弹.莫声谷和殷素素二人功力乾,不能及时抢上.但是宋远桥呢.他可是武当七侠之首,即使武功不如俞莲舟,但是也强于其他二人.但他却没有出手阻止张翠山自杀.
    这是为什么呢.宋远桥为何会对张翠山心怀不满呢.原著中俞莲舟曾对殷素素说的几句话就能解答大家的疑问了.
    俞莲舟道:"可是我七兄弟中,文武全才,唯你一人.弟妹,我跟你说一个秘密.五年之前,恩师九十五岁寿诞,师兄弟称觞祝寿之际,恩师忽然大为不欢,说道:‘我七个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双全,惟有翠山.我原盼他能承受我的衣钵,唉,可惜他福薄,五年来存亡未卜,只怕是凶多吉少.’你说,师父是不是最喜欢五弟?"
    老张有心将衣钵传于张翠山,这宋远桥自然是不愿意张翠山回武当的了.他巴不得张翠山在海外永远不回来才好呢.
    而且在原著中,他对他的儿子宋青书太过放纵手软.第一次光明顶之役上,宋青书生起愤懑之心,对张无忌这个身受重伤的人下狠手.他事后没有处理.
    第二次,宋青书在峨眉偷窥女子寝室之事被其发现,他还是没有严加看管宋青书.到最后亲耳听到宋青书承认弑杀师叔.他还是对宋青书下不了手.他放声痛哭,挺剑欲杀逆子,却看见他头缠绷带的样子,这一剑却怎么也刺不下去,想到父子之情,兄弟之义,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能挺剑自刎.
    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个懦弱的人.
    余贺通读全书后就很不喜欢宋远桥此人了.
    至于俞莲舟,余贺对此人却是敬佩的,俞莲舟此人性格外冷内热,而且悟性也很高,曾根据张三丰所授之武功加以改良,成为自创的"虎爪绝户手",而且俞莲舟在武当七侠中武功是最高的一人.他深得张三丰器重,武当派上上下下也都对其十分敬畏,后来又尽得"太极拳"真传,最后成为武当派第二代掌门.
    他武功高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第一个就是屠狮大会上与宋青书交手.俞莲舟用太极拳和劲中钻翻,螺旋二劲制住他的九阴白骨爪,最後以双风贯耳双拳把他头骨打得碎裂而成废人.第二件事就是在六弟殷梨亭险被峨嵋派掌门周芷若下杀手时及时跃出,而他武功其实远在周芷若之上,只是由于首次交锋,对于《九阴真经》不熟悉,被攻得出其不意.看穿周芷若的武功不过尔尔后,差点使虎爪绝户手与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同归於尽时,被张无忌架开.连练了九阴真经的周芷若都险些与其同归于尽,虽然周芷若练得只是削弱版的九阴真经,不过俞莲舟的厉害也可见一斑了.
    ;(小说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