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之不同,她内心里有一种比那位学生更坚定的力量给她指引。那种力量,我叫做“诗意与爱的信仰”。
家庭的极度不稳定、妈妈复杂的两性关系,常常会令女孩子内心充满巨大的恐惧,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害怕自己和妈妈受伤害,害怕和男孩建立亲密关系……
幼小的心灵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害怕,于是便转化为破坏性的攻击,转化为玩世不恭的报复心理,故意把自己伪装成刀枪不入的样子,用坚硬的外壳来包裹脆弱的心。
女孩子总是跟妈妈学习怎么做女人、怎么跟男性交往,当妈妈给不了一个健康的临摹范本时,女儿就会在自己的白纸上乱画一气或变本加厉地上演一出一出的“闹剧”。
葵之也一度走失自己,然而,幸运的是,无论走得多远,她的内心始终没有放弃诗与爱,前者给她美好的希望,后者让她最终卸下沉重的壳,与妈妈握手言和。有了诗与爱的指南针,她才能够如雪漫所说:“回到原地”。
回到原地,才会发现:所有的破坏和报复都不是自己的本意,自己要寻找的,也许恰恰是要参与一起建设的。
葵之和妈妈一起,开始建设爱的未来。这样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葵之:
1.保持和妈妈的正向沟通,有了冲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2.尊重妈妈的选择,跟妈妈一起学习如何经营爱;
3.拿出真心与关爱自己的人相处,对所有自己伤害过的人说声“对不起”,包括自己;
4.回到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业中,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16岁花季所必须完成的人生课题。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葵之一样,在心灵深处种植一份诗意与爱的信仰,它是我们找回迷失自我的永远的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