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闷就天天把孩子抱上去下地干活,天热了,把孩子放在大树下的阴凉处,天冷了,把孩子放在靠近崖边的避风处,这样饮天上之甘露,睡大地之土席。女儿慢慢的长大啦。老闷也求婆婆告奶奶的让大队的头们点头同意,女儿上小学啦。一天天过去,孩子小学上完啦,学习成绩使老闷很高兴,全班前五名。就要上初中啦,村子没有初中,要到山外去,其他都好说,就是钱缺啊。
老闷那段时间吃不下睡不着,钱从哪儿来啊?地里打不下粮食,再说就是有那时候不能卖,叫做投机倒把,要判罪的。那不让上学,孩子就永远呆在山里,和自己一样,世世代代开山挖地啦。老闷后来出山外看了看,回来后早晨早点进山,晚上回来。利用孩子暑假的空闲,他悄悄的把坎的柴火挑到县城卖了。一分一分赚了下来,到开学时,他领着孩子到县城中学报了名。一回到村里,许多人都数落起老闷来,女孩子念写书就够啦,上啥中学,再说你老闷有啥本事啊,大队的头儿也给老闷说,你把娃叫回来吧。让她给你当帮手好好种地,以后找个婆家嫁出去。你自己轻松点,也别老向大队伸手。老闷听了很难受,不知道他是否做错啦!
一晃三年过去啦,孩子也出落成漂亮的大姑娘啦!山里孩子念书迟,初中毕业时老闷的女儿十八啦。苦心不负老爸的梦,女儿终于考上了一所电子技术学校。在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可能是父女两最高兴的日子,山里的水好像更清,山里的鸟叫也觉得好听,而不是烦人啦。暑假结束,孩子像鸟儿一样飞走啦!再没有回来,伴着老闷的是孤独,是流言,是蜚语。说女儿可能跟人跑啦,可能地位变啦,不认你这山里的窝囊废等等,老闷除过淡淡的一笑,不去争辩。怎么争辩?女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