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坚决,不为妾 阅读至0%

第1章 坚决,不为妾

书名:倾世毒妃 作者:紫极光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8 22:48
      沈青瑶走出船舱,白玉般的小脸正对上天边的夕阳,她不由得微眯起妩媚的杏眸,用长长的睫毛遮挡略嫌刺眼的光线。
      饶是初儿自幼生长在王府,见过无数美人,也被眼前这位周身笼罩在淡淡金色光晕之下、如同下凡仙子一般的丽人给震慑住了心魂,恍忽之间浑然忘了呼吸。
      直到沈青瑶出言示意她引路,初儿才醒过神来,心中不由大窘,真是要羞死了,自己居然看女人看得傻了眼!可是,沈姑娘真真是沉鱼落雁啊,比思婳郡主还要美上三分!难怪世子爷会要求姨娘,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将沈姑娘留下。
      沈青瑶虽不知初儿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婆婆何氏找她所为何事,她倒是大体上能猜测得出来。再过几日,楼船就能到达京城的渡口了,今日,想必得告诉我实情了吧?
      果不其然,婆媳二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何氏就将话题绕到了儿子的身上,“辉儿此番入京赶考,无意中寻到了亲生父亲——襄阳王……”
      其实,来接她们婆媳俩入京的这条楼船上,一应吃食用具无不精致华美,不是一个出身贫寒、刚刚高中状元、在翰林院任编修不足一年的小官能置办得起的,沈青瑶心中早就怀疑了,这会子却配合地露出极为诧异震惊的神色来。
      何氏十分满意开场语的震慑效果,继续道:“其实,当年我只是无意中与王爷失散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不知该如何去寻王爷,这才委曲辉儿流落在民间……好在菩萨保佑,辉儿终是认祖归宗了,且王妃所出的嫡子因病离世,因此,辉儿就是世子了。”
      说到这里,何氏顿住话头,细细打量沈青瑶的神色。
      沈青瑶连眨了几下眼睛,一脸慒懂,仿佛还没从襄阳王的名头中恍过神来,既不显兴奋也不显胆怯。
      何氏不禁有些失望,这样让她如何继续呢?沈家,毕竟对她们母子有恩……
      数十年前,家贫如洗的何氏应选入宫为宫女,十余年后,挺着个大肚子回乡,乡亲们都猜测,何氏是给某位大人做小,被大妇给扫地出门了。
      乡下人纯朴,并没怎么轻贱何氏,只是何氏双亲都已离世,独自带着个儿子生活不易,只得求到了远房表姐、沈青瑶的母亲夏氏的跟前,夏氏就将何氏母子接到沈家的外院里居住,于富裕的沈家来说,不过是添两双碗筷而已,却是能积德的善事,还能给小儿女添一个伙伴。
      何氏的儿子梁应辉,自幼聪颖沉稳,沈父让他与儿子们一同进学,梁应辉果然出众,年仅十七岁,就连中两元,轰动了整个县城。沈青瑶与梁应辉年岁相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兼之梁应辉相貌才华均十分出色,沈父就与何氏商量,为他俩定了亲。
      原是约好,待梁应辉高中进士之后,再迎娶沈青瑶,偏偏在梁应辉要离乡赶考之际,何氏染上了沉疴,那时的沈青瑶还未满十四,却也只得先成亲,以媳妇的身份,为婆婆侍疾。当年何氏可是病得几乎死去,沈青瑶衣不解带地服侍了三年,才让何氏缓缓痊愈。
      正因为有着这三年的侍疾之孝,兼之“前贫贱后富贵”的三不去之条,何氏实是难将后头的话说出来,但是,为了辉儿的前程,这事儿必须得在入京前解决了。
      好在……这里没有乡里乡亲,没人说道自己薄情势利,至于瑶儿嘛,她是媳妇,一个“孝”字压着,难道还能指责自己这个当婆婆的么?
      思及此,何氏清了清嗓子,和蔼地握住沈青瑶的手道:“是这样的,辉儿身份高贵,且已入朝为官,他的妻子须得是能帮衬他前途的大家闺秀才是——当初我替辉儿娶你为妻,辉儿的父王和母妃都不知情,于理于法上,都是说不过去的,因此王府那边,并不认同这门婚事。”
      沈青瑶又惊又恼地睁大眼睛,不及说话,何氏就叹了一口气,抬手轻抚她的秀发,神态亲昵中透着疼惜和安抚:“当然,这是王爷和王妃的意思,不是辉儿的意思,辉儿还是很念着你的,几次三番同王爷王妃求情,终是让王爷和王妃同意让你进府。只是,王爷和王妃已经为他看好了一门亲事,睿亲王府的郡主,出身高贵、正经的皇室血脉,还是京城中闻名的美人儿,辉儿不能太过忤逆了父王母妃的意思。嗯……你就退一步,日后,在后院之中,你和郡主不分大小,以姐妹相称,至于名分,都只是对外人而言的。”
      顿了顿,何氏又补充道:“这女人呐,名分什么的,都是虚的,只有男人的疼爱才是真的,辉儿心里头有你,这比什么都强,况且,不让夫君和公爹婆婆为难,也是为人媳妇应尽的本分。……你说是不是?”
      虽然说得隐晦,但意思已经十分明白,要沈青瑶让出正妻之位,在外人面前,她是妾室,在府里,“可以和郡主不分大小,以姐妹相称”,而且梁应辉会疼爱她的,因此那个虚假的正妻名分,就请果断地抛弃了吧!
      其实,从七里镇上京的这一路上,婆婆总在她耳边嘀咕什么女子当三从四德、敦厚柔顺,沈青瑶早就有了不妙的预感,如今听到这话,没有太过震惊,可是,仍然觉得万分气恼,一团怒火,在胸间肆意燃烧。
      这样无情无义的话,也好意思说出口!
      沈青瑶挑高了秀丽的眉梢,正要反唇相讥,何氏却抢先喝斥道:“瑶儿!你这般横眉竖眼的,是要对我这个婆婆不敬么?这等泼妇样,没得让人指责你缺少教养!”
      闻言,沈青瑶的火更大了!与梁应辉虽然没有爱到刻骨铭心的地步,可是她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若是没有几分真情,若不是他一口允诺了她,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哪会轻易答允下嫁?
      她替他照料寡母,让他安心读书考功名,拿出最大的诚意来经营这段婚姻,他居然跟她玩抛弃?
      “婆婆!我与应辉青梅竹马一同长大,虽然成亲后只相处了几日,可是三媒六聘没有少一样,当年应辉落榜后想留在京城继续求学,我二话不说变卖了嫁妆供他读书,还衣不解带地服侍了你三年,于情于理都不曾亏欠你们母子,自问无任何错处,王爷凭什么不认我?现在,你们逼我下堂为妾,我连呼一声冤都不能么?恐怕是尊泥菩萨,也会发火的吧?
      再者说,妾通买卖,纵使是良妾,正妻也可以打骂责罚,没有半点尊严,我明明是应辉三媒六聘迎娶的正妻,凭什么要让位给那什么郡主?若应辉真是亡情绝义,想改娶郡主,就好生好气来向我道歉、求我和离。想左拥右抱?别说门,窗都没有!”
      何氏早猜测到她不愿,沈父可是七里镇的镇长,在小山窝里,镇长就是当地的土皇帝,沈青瑶上头有五位哥哥,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在家时,跟小公主没有区别,这一入京就得屈居人下,换谁也不会答应。不过,何氏没想到她的反应会这么强烈,也难怪,湖湘的女孩从小吃辣,那脾气也是火辣辣的。
      只是,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决不能休妻或和离。何氏在宫中服侍了近十年,知道什么都能降,就是气势不能降,因而便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恩赐般地道:“你须得知道,你父亲不过是个镇长,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吏,辉儿如今是郡王世子了,身份上差得太多,你这样的妻子,只会令辉儿蒙羞。况且,原本依着王爷和王妃的意思,是直接不认这门婚事的,他们身为父母却连媳妇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不认你也是合情合理的,到那时你待如何?
      辉儿用尽方法、说好说歹地给你求了个名分,你为何还不知足?你也知道,他从小未曾与父母亲处在一块儿,亲情本就淡薄,却为了你几番与父王母妃辩驳,对你的这份心意,难道还不够真诚?还不够好?难道你就不能为了辉儿,受这一点点委曲?”
      这小妾一当就是一辈子,还会连累到孩子,哪里是一点点委曲?况且糟糠之妻不下堂,从来只会被人传为佳话,何来蒙羞一说?明明是你们想攀附权贵,却还要将自己说得这般伟大;明明是你们不想担着“抛弃糟糠之妻”的恶名,却反过来要逼我自动让位!
      若真是个土生土长的小镇姑娘,这般反复施压并劝说之下,大约就会委曲求全了吧?可惜啊,我这个从现代来的穿越人士,最讨厌的就是种马男,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休想让我当小妾。
      沈青瑶心里鄙视,却只低头不语,她要省点口水,留到京城骂梁应辉去,几年的感情,几年的全心全意付出,他休想凭一句身份不配就抵消!
      何氏见状,微蹙了下眉,心中不耐,声调拨高了几度:“你二哥三哥都考上举人了吧?日后也要入京大比的,可别是人还没上京,就将京城中的权贵给得罪了,日后就算中了进士,也很难混个一官半职。”
      拿二哥三哥的前程来威胁我?
      沈青瑶是最受不得威胁的人,当下那团好不容易熄灭的怒火,又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是笃定我无法反抗了么?
      也是,一个小小的镇长之女,还能拧得过堂堂的郡王么?况且,这事儿在七里镇时不提,拖到如今,离乡上千里,我沈青瑶就算想找娘家人相助,也没地儿找去,恐怕你们都在心里头认定,我只有老实受欺负的份了!
      拖到这时才摊牌,还不就是怕乡亲们鄙夷你们母子,不顾收养之恩、不顾侍疾之孝,忘恩负义!乡下再偏僻,也总有几个读书人,而读书人又最是好事、最喜打抱不平,若是将此事传扬开去,恐怕御史会狠狠地参上一本,到时这位新鲜出炉的襄阳王世子,恐怕名声就会大毁了。
      既然你们怕担恶名,我又何须白白担心兄长的功名?从来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今你们是精细瓷器,我却只是粗瓦罐而已。
      沈青瑶拿定了主意,还有什么可惧的?她本就不是个怕事的人,也没有忍气吞声的高超修养,当下扬起白嫩的小脸来,故意呐呐地翕动樱唇,似乎有一点动心,却又拿不定主意。
      何氏见了她这番表演,以为她怕了,放下心来,命令道:“一会儿你将婚书拿来交给我,写好自请下堂的契书,咱们两下便宜。”说罢姿态优雅地品着茶,用那种高高在上的眼神,斜斜地睨着沈青瑶,仿佛在告诉她,你根本配不上我儿,能嫁他为妾,已经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就在何氏笃定沈青瑶一定会屈服之际,沈青瑶忽地眼神冰冷,何氏蓦然一抖。
      沈青瑶看着何氏惊疑不安的老脸,嘴角噙起一丝笑纹:“我和应辉成亲之时,整个七里镇的百姓都来观了礼,婚书在官府也有备案,我若不写这下堂书,你又待如何?”
      何氏明显地呆滞住,沈青瑶缓缓轻笑:“其实,我知道你担心的是那位郡主能不能进梁家的大门,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对应辉的前程有利的事,我不会反对。那位郡主我会允她进门,敬茶时就不必磕头了,在府里也不必分什么大小,跟我以姐妹相称,对外也不必说得太明白,到底是亲王府的郡主,明着说是妾,也太过意不去了。”
      ------题外话------
      某紫开新坑了,希望亲们喜欢,本文一对一,HappyEnding。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