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湮灭的11层维度 阅读至0%

第1章 湮灭的11层维度

书名:我有无数传承,出手就是上限 作者:起酥面包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11-11 21:44
    时间:9月10号,上午10点整。
    地点:梦城二中。
    人物:全体师生共计4948人。
    事件:11层维度彻底湮灭,残存遗迹碎片降临主位面,其中一块覆盖梦城二中。
    遗迹碎片类型:恶灵类。
    结局:24小时后,碎片彻底融合,空间开放,生还师生113人。
    事件代号:血腥教师节。
    处置方案:鉴于大部分幸存者已经受到极其强烈的污染,建议……
    钢笔在纸面上划出节奏分明的沙沙声,流淌出来的字迹端正严谨,精确程度仿佛机械打印。
    写到“建议”二字时,那只手微微一顿,很快重新落笔,写下最后几个字。
    【建议全体抹除】
    ……
    “不!”
    汪惟嘶吼着从梦中惊醒,翻身坐起时,浑身大汗淋漓。
    窗外透来一抹晨曦,照在少年苍白的脸上,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折射出点点晶莹。
    汪惟急忙从枕头旁摸出手机,打开屏幕看向日期,然后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
    9月1号,清晨4点55分。
    还好还好,只是梦。
    少年轻声安慰着自己,呆坐片刻,心跳渐渐放缓,梦中的具体场景仿佛被橡皮抹去似的,飞快淡化,只留下丝丝余悸。
    就在此时,卧室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发丝如雪的老太太出现在门口,怯生生望向汪惟。
    “惟惟,又做噩梦了?”
    汪惟急忙起床,快步走过去,搀住老人。
    自责道:“奶奶,我把你吵醒了?”
    老人的手,枯瘦、冰凉、坚硬,让汪惟十分心疼。
    “我没事,可能只是学习压力有点大,您身体不好,快回去歇着。”
    “好好好,没事就好……”
    老人在连续吐字时,嗓音含糊不清,听起来有点像是“嗬嗬嗬”的嘶声,暗哑难听。
    她一边被汪惟扶着往回走,一边絮絮叨叨。
    “咱们家只剩你一个独苗苗了,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现在外面的世道不好,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多,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一会儿多吃点,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
    “嗯嗯!我知道的。”
    汪惟是個孝顺的孩子,尽管感到有些好笑,却还是耐心的应着。
    世道不好?
    战乱早都结束了,老人家的思维还停留在30年前呢……
    把奶奶送回她的房间,汪惟去冲了个战斗澡。
    洗头冲澡刷牙,5分钟不到全部搞定,结束后随意一瞟镜子,汪惟不由一愣。
    镜中的少年,面色苍白,遍布血丝的眼底残存着尚未褪尽的惊惶,发梢的水珠从额头侧面滴落,像是在哭。
    而在几天之前,明明不是这样的。
    汪惟的眼睛遗传自母亲,清澈、干净。
    鼻子遗传自父亲,笔直、挺拔。
    眉毛黝黑浓密又修长,已经有了一点点坚毅的模样。
    不笑时沉静,笑起来健康清爽。
    唯有一点小瑕疵——17周岁的少年尚未完全长开,看起来略显稚气,所以称不上英武,帅归帅,却缺乏气场。
    可如今,整个人从里到外透着不安,有种玻璃般的易碎感。
    “呼……”
    汪惟吐出一口浊气,用力拍了拍脸颊。
    “醒醒!精神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一定能考上帝国理工的!”
    给自己打足了气,少年开始做早饭。
    烤面包、切火腿、煎蛋、热牛奶,动作有条不紊。
    自打父母去世,奶奶卧床不起,汪惟小小年纪就开始照顾自己和奶奶,早就练出了一身足以填饱肚子的家常厨艺。
    三口两口干掉自制汉堡,一口喝干牛奶,汪惟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
    早自习6:20开始,现在有点早,但正好多刷两道题。
    临出门前,他习惯性的走到客厅侧面的灵龛前拜了拜。
    “爸爸妈妈爷爷,我一定会考上顶级名校的,你们如果真有在天之灵,请为我安心。”
    言罢,对着三张遗像分别合十鞠躬,最后,视线在第四张遗像上一掠而过,似是根本没有看到。
    转身,出门。
    关门的一瞬间,带起的穿堂风轻轻拂过客厅,灵龛香炉里的积灰被吹出一点,飘到了第四张遗像的脸上。
    照片上的女人满头银发,笑容慈祥。
    正是刚刚和汪惟絮叨个不停的奶奶。
    那一点香灰,恰好沾在她的左眼正中间,给瞳孔蒙上了一抹灰暗。
    ……
    “惟哥,粗大事了!”
    汪惟刚刚来到班级,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前桌王胖子就神秘兮兮的转过头,满脸写着八卦。
    “哦?”
    汪惟整理着书桌,摊开《挑战压轴题》,漫不经心反问:“莫非是你的女神终于官宣有主了?”
    “啊呸呸呸!”
    王胖子大感晦气,气得瞪大眼睛。
    可是没过三秒,他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对八卦的渴望,选择原谅汪惟这个顶好的传谣对象。
    “我跟伱讲,隔壁八班的渣南,忽然疯了!”
    汪惟没当回事:“他哪个月不得发两次疯?”
    “那不一样!”
    胖子急了,信誓旦旦的道:“这回啊,都踏马送到精神病院去了!”
    “啊?”
    汪惟愕然抬头:“什么情况?”
    “谁知道呢?”
    胖子耸耸肩:“他是在晚自习上发的疯,忽然喊着‘血、全是血,死、全得死’,然后一路冲回了家。
    听说都在医院里折腾一个晚上了,一点没见好,不打镇定就咬人的那种……”
    听到“血”和“死”,不知为何,汪惟的心脏忽然开始狂跳。
    “除了他呢?”
    汪惟急切追问:“有别人出事了么?”
    “咦?你这么一问,咱们班的鹿姐好像也有点不对……”
    “怎么了?”汪惟心里一紧。
    胖子紧皱眉头,忧心忡忡的叹息道:“她都两天没对我笑了,你觉得这正常吗?”
    靠!
    汪惟气得竖起中指,不再搭理他,埋头开始刷题。
    明年6月份高考,他距离梦想中的帝国第一理工尚有20分差距,哪有时间陪死胖子发春?
    学习学习!
    疯也要疯在刷数学题的路上!
    额……不作不死,早自习结束后,小汪确实离疯不远了。
    胖子回了两次头,然后在那儿嘟嘟囔囔:“怎么会有人想不开跟数学死磕啊……”
    其实汪惟也不想自找折磨,但是……
    数学能够让人静心。
    ……
    早自习在安静中过去一半时,班主任来了。
    周老师是教语文的,古文造诣很深,每天早晨都会在班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学生需要单独指导。
    快到下课时,她转到汪惟面前,停在侧面,为隔壁同学释疑。
    汪惟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臭味,不由困惑抬头,再次吸了吸鼻子。
    确实有点臭。
    像是什么东西腐败了,有点类似于臭鱼烂虾。
    让汪惟特别不能理解的是,那股臭味居然是从周老师身上传出来的!
    怎么可能啊?
    她今年40出头,风韵犹存,平时极其注意形象,衣服一定要整洁端庄,香水从不直接喷在身上,而是在衣柜里腌着直到入味又不浓烈……
    两年多以来,汪惟第一次在她身上闻到香气之外的异味。
    为了防止是自己的错觉,汪惟捅了捅胖子后背:“嗳,你闻到什么味道没有?”
    胖子吸了吸鼻子,然后用一种看变态似的眼神看向汪惟:“挺香的,但是我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狗子……口味挺重啊?居然喜欢这个年龄段的?!”
    妈的智障!
    汪惟摆摆手,懒得再搭理他,然后目送着周老师一路走到教室门口,重点观察附近同学的表情。
    可是,没有任何人展现出异常,似乎那股味道真的只是他的幻觉。
    汪惟心里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不安,但又不知道因何而来,搞得他烦躁极了。
    幸好,整个上午,没有再出现任何别的问题,他很轻松的在数学题中获得了安息。
    嗯,刷得快要哭了,根本没心思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中午回家,自己炒了两个菜,奶奶又没有吃。
    晚上回去的时候,剩菜仍然一动未动。
    汪惟不由有些悲伤,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叫她去医院却又怎么都不肯,恐怕……唉!
    心情沉重的汪惟,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早早上床。
    开始睡得尚算安稳,一到午夜,噩梦忽然卷土重来。
    ……
    仍是那只好看的手,唰唰的书写着漂亮的字体。
    事故复盘:
    编号为11-28C的遗迹碎片,锚定梦城二中的时间,应该早于8月28日。
    按照遗迹碎片与蓝星融合的一般规律,曾经长期在校园里活动的一切生灵,一旦在锚定期重新出现在校园里,都会被遗迹规则标记为自身所有物。
    高二学生刘某,曾于8月28号下午,前往二中办理转学事宜,之后转去省实验就读。
    9月10号早上,刘某自行坐车回到梦城,步行走进二中。
    事后,从残骸中发现了他的校服、校牌、手机,DNA对比显示确为本人。
    事实再一次证明,不可能有任何生命逃离遗迹的标记,也不可能有人抵抗得了融合期间的强烈污染,悲剧早已注定。
    此即……
    钢笔微微一顿,随后重重写下最后两个字——
    命运。
    ……
    “不!”
    汪惟又一次嘶吼着从梦中惊醒,翻身坐起时,浑身大汗淋漓。
    窗外透来一抹晨曦,照在少年苍白的脸上,汗水和泪水混在一起,折射出点点晶莹。
    汪惟急忙从枕头旁摸出手机,打开屏幕看向日期,然后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
    9月2号,清晨5点05分。
    “还好还好,只是梦……”
    少年轻声安慰着自己,呆坐片刻,心跳渐渐放缓,梦中的具体场景仿佛被橡皮抹去似的,飞快淡化,只留下丝丝余悸。
    就在此时,卧室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发丝如雪的老太太出现在门口,怯生生望向汪惟。
    “惟惟,又做噩梦了?”
    汪惟一愣,有一种强烈的既视感,油然而起。
    **********
    新书尝试写一个更能放飞幻想的故事,求收藏,求追读。

下一章

目录